巧用顺风车解决潮汐交通

来源 :信息化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App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潮汐交通”,顾名思义指的是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而晚上出城方向交通流量大的交通现象。尤其是在北京特别明显,早晨大量的人从城外涌向城内上班,晚上下班时大量的人又会从城内涌向城外去休息。这是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城市都会存在的情况。
  潮汐交通特点
  近几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导致大部分城市的市政交通建设尚未非常完善的情况下,潮汐交通现象如洪水般涌入,从而给道路交通运输造成非常大的压力。
  天天用车的创始人、CEO翟光龙归纳出了“潮汐交通”的三大特点:第一,固定时间出行需求激增;第二,通常为固定路线,以北京市为例,有数据显示,每天在国贸大厦附近与燕郊开发区之间路段来回通行的人有上百万人,这是非常大的体量;第三,人们的大量时间浪费在上下班的堵车中。
  所以,翟光龙认为“潮汐交通”对于大部分的城市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应用之前,各国政府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解决“潮汐交通”问题,包括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想要平衡或控制车辆行驶数量时,最有效的经济手段是提高油价和停车费。因为油价关系到众多因素,所以不可能频繁调整。虽然,停车费是一个好杠杆,如在纽约停一小时可能需要大概100元人民币的停车费,而国内的停车费也在不断上涨中。如在浙江杭州,自2014年8月调整停车收费标准后,在杭州市区道路泊位中一旦停车时间超过一小时,停车费就开始大幅上涨,核心区域的停车费较之前翻了一倍。又如,汽车车牌尾号限行、使用可变车道、我国国内的公交车专用道,以及美国的一些城市中,如果汽车中的乘客多于2人时,可以使用单独的拼车车道等行政手段。即便如此多的经济手段加行政手段,都不足以完全解决困扰着全世界人民的“潮汐交通”问题。
  顺风车缓解潮汐交通
  面对日益严重的“潮汐交通”问题,翟光龙认为应该使用“经济手段+互联网手段”。除了上述的经济手段外,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段对供需进行平衡,例如,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提高单车的运力,利用各类打车移动APP,让愿意开车出行的用户能够继续开车出行,让不想开车或者尚未买车的用户也能不用去挤公交,更方便地出行,这既满足了用户体验,同时也能缓解道路拥堵的“潮汐交通”问题。
  翟光龙将利用如滴滴打车、Uber、天天用车等各类打车移动APP的出行方式归纳为专车、出租车和顺风车三大类。翟光龙说:“顺风车是唯一一种降低了在路面上行驶的车辆数量的出行方式。”从本质上看,无论是出租车,还是专车,他们都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搭载行为,就是只有当有需求时,这个服务才会产生,当没有需求时,这个服务就不会产生。所以,传统的出租车和现在新兴的专车每天的行驶过程中,都可能有数个小时的空驶时间,因为它需要去尝试搭载更多的客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使马路上行驶的汽车数量更多而增加了交通的压力。而顺风车的本质,是当车主开车上下班时,顺路把乘客送到后,自己也到了办公室或者回到家中,这时,这辆车就停在了某个地方,不再需要上路空跑,从而减少了路面上的行车数量。
  有数据显示,如果减少10%的车辆可以提升10%的效率。以北京为例,由于北京地面交通压力巨大,居民出行速度缓慢,以平均每人每天出行所需时间为1小时为例,按照提升10%的效率计算,每人每天可减少6分钟的出行时间。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职工年平均工资为77560元,即每月6463元,每天(按22天计算)293元,每6分钟(按8小时计算)3.66元。若以2014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1万人计算,按50%出行人数计算,每天可提高效率的价值为3900多万元。每年按照200个工作日计算,则顺风车每年可提升效率带来的价值为78亿元。同时,顺风车出行还可以增加人与人的沟通信任,增进友好、互助的人际关系。
  制度障碍需要解决
  首先,目前,顺风车之所以得不到更多民众的响应,很大一个原因是没有制度的保障,使很多想开顺风车的人望而却步。搭顺风车看似简单,但必须考虑如何把需求和供给有效结合起来,如何区别顺风车和非法营运问题,避免黑车钻顺风车的漏洞。因此,有关部门需要重视顺风车的问题,使顺风车制度化,尽快提出解决方案。
  其次,顺风车出行的安全问题。顺风车安全问题涉及两个层面,一是车主或乘客对另一方主动造成的抢劫等蓄意伤害。二是发生交通事故,如何避免和降低顺风车的安全问题,保障车主和乘客双方的安全,是顺风车发展的关键。
  最后,是信任问题。不用耗时排队,符合节能减排、有助于减少路面交通压力,但是需要一点勇气去搭乘陌生人的“顺风车”,在信任缺失的时代中,仍有一部分人选择拒绝,所以一直无法常态化、可持续化发展。目前,各类打车软件都相继引入了互评系统和身份证实名系统来确保安全,但是还是有一些安全漏洞需要完善。
  总体来讲,通过互联网技术解决潮汐交通问题,是未来智慧交通的大方向,通过互联网手段加经济手段去平衡,一定比通过相对来说较严苛的行政限制手段能更好地调节路面上的汽车数量,也许不久的将来,上下班时可以达到时速60码,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其他文献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在过去的35年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工信部怀进鹏副部长认为,中国的工业门类已经形成世界最为完整的体系,工业门类在世界工业体系中占比超过22%,其中大型门类中有七大门类属于世界第一。而与此同时,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甚至超过了工业的发展速度,目前已形成强大的市场和应用规模。工业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带来期待,现在中国在互联网和工业发展中处于一个难得历史机遇期!  在互
互联网+,瞄准的就是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改造,是“新常态”下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必备要素、更是一次不可错失的机遇。尤其是对于传统工业企业来说,互联网+更是治愈转动不灵、调整缓慢、效率低下的一剂良药。  工程机械行业多年的龙头老大——徐州工程机械集团(以下简称“徐工集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智能化机器”的探索,承接国家863自动化领域项目“徐工机器人化工程机械现代集成制造应用示范
目的:对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痹)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诊所收治的114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其治疗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应用逐渐集中部署,信通机房成为承载大量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电力供应设备、信息线缆等通讯设施的基础单元。这些信息基础设施极具重要性,决定着电力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持续运行能力,以信通机房为单位,考察信息基础设施的外在威胁、自身弱点及潜在的影响,能够量化评估信息通讯基础设施整体安全性,是确定信息安全需求的一个
本刊2015年第8期总第204期第51页,文章标题《创新服务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起飞》作者排序原“顾新建 姜展鹏”更正为“姜展鹏 顾新建”。第54页对应作者单位为“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 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特此更正。  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之一,滴滴快的公司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应用,整合各类城市交通资源,目前已经成长为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最快的创业公司之一。作为企业届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