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无声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yum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面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让他的心情更加郁闷。门外那棵树又开花了,开得雪白雪白的,在细雨中,几朵小花打着旋儿往下落。枫不知道这叫什么花。以前从没见过。雪儿把这花叫做雪花。那是因为她觉得小花飘落的时候轻飘飘的,就像下雪一样。而且她说自己也想像那小花一样,纯洁雪白。雪儿,一个让枫心痛的名字。雪儿,一个让枫一生恨自己的女人。
  枫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人。像所有怀着梦的人一样,来到了这块被外地人叫做天堂的城市——深圳。因为没读过几年书。他只能在这座繁华的城市砌大楼。他也不会想到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会收获到自己的爱情。而且对方还是个漂亮的女子,那个女子就是雪儿。
  当他从几个流氓手里把雪儿救出来时,他看到了雪儿的眼神里流露的不只是感激,还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他不知道雪儿起初是感激自己还是要报答自己,总而言之,雪儿说喜欢上了他。他也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女人。雪儿告诉枫她是一问电脑公司的经理。的确,从她的衣着可以看得出来,那是枫花光一个月韵工资也买不起的。一个砌大楼的男子和一个女白领的爱情在这座物欲横流的都市是不被人看好的。那次,在雪儿朋友的拖拉下,他进了一家大酒店,结账时,酒店小姐拿着一张一千多元的单叫他付款,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尴尬。可是,他是这张桌上惟一的男人。这单此时就像一张可恶的鬼脸一样看着他出差。他看到了雪儿朋友眼中流露出来的鄙视。枫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最后还是雪儿笑了笑结了账。让枫第一次尝到了作为男人的失败。也感受到了作为雪儿男朋友的压力。他只是打工阶级中最底层的一份子,而雪儿却像一位高贵的公主。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这段不被人看好的感情。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枫重新对自己这段感情树立了信心。
  年尾,枫不想回家过年。确切地说,他不是不想回家。而是没有多余的钱回家。雪儿知道他不回家,也决定留下来陪他。还有十来天就是大年三十,枫很意外地接到了父亲的电话,说母亲突发脑溢血。无奈,枫急忙收拾好几件衣物,还没来得及跟雪儿告别就匆匆上了开往家乡的列车。回到家的时候,母亲已经躺在医院,说不出话来了。望着那厚厚的一堆欠款单。枫是那么的无助,医院说如果不付清欠款,就准备停药。他四处奔走。找遍了所有的亲戚和朋友。可当他提出要借钱时,平日里总是笑盈盈的亲戚朋友这时的脸色都很难看。枫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人情比纸薄。夜里。他躲在被窝里哭了一宿。冬天的天空总是亮得迟,外面的天空还只有朦胧的一点亮。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枫从梦中吵醒。会是谁?在农村里。如果不是有什么急事是不会天还没亮就来敲门的。枫披了件衣服去开门。门外站着的人让枫久久呆在那里。是雪儿!
  雪儿怎么会到这里来?雪儿一进门就哇地哭了起来。她骂枫一句话不说就丢下她走了。她问遍了所有认识枫的人才知道枫回了老家。自己一个人买了一张火车票就找来了。枫可以想像得出雪儿一路上所受的罪。他内心开始责备自己。责备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深切感受到雪儿对自己的真情。枫一句话没说,紧紧地抱着雪儿。
  雪儿知道枫是为了母亲而回来后。没有再责怪枫。她还帮枫把医药费全付清了,枫母亲的病也在医院的治疗下一天一天地好起来。一家人总算过了一个安稳的年。枫对雪儿充满了感激,他说一定会把钱还给她,雪儿板起脸来骂他是猪,一家人还说两家话。枫听了这句话,心里说不出的甜。也许是出于嫉妒,村里有人说像雪儿这么漂亮的女孩子怎么会跟上枫这样一个穷小子,还愿意嫁到这种大山沟。一定不是个干净的女人。枫恨不得给那些人一个嘴巴子,还是雪儿拉住了他。雪儿问枫相不相信她,枫想都没想就点了点头。他还记得雪儿那时笑得很开心,看着四周的山说,只要枫相信她就足够了。
  两人再次回到深圳的时候已经是二月了。枫换了一份工作。他决定要努力赚钱,还要自学多读点书,这样才不会和雪儿相差太远。他不再理会别人的眼光。因为他已经明白雪儿是真心喜欢自己的,别人怎么说是别人的事。爱情只是他们两个人的事。两人在平民区租了一间单房,过起了小两口的日子,房子虽小,但他们过得很甜蜜。枫还向雪儿承诺以后要买一栋大房子给雪儿。房间的窗外。还要有一棵开着雪白小花的树,那就是雪儿说的雪花。就这样。他们一直过得很开心,如果不是那一天,枫想,现在他们也一定很幸福。
  一个朋友过生日,把枫和十几个同事都请到了“168酒吧”。“168酒吧”在这一带算得上是比较高档的场所。枫从没到过这种地方,喧闹声和强劲的音乐让他很久都没有适应过来。他只能在朋友的推拉下站在舞台中间乱扭。不知扭了多久,朋友凑到他耳边说好戏要上场了。枫不明白他的意思。在一大堆男人的尖叫声中,几个带着面具,穿着三点式的女人走了出来。站在舞台上扭动起来,风骚的动作让枫不禁看得面红耳赤,全身一阵躁动。原来这就是朋友们所说的好戏,枫哑然了。枫毕竟是从大山出来的男人。这样的情形他还适应不过来,他退到场边的桌上看着舞池里的“群英会”。那些男人随着那几个女人的动作发出一阵阵的尖叫。过了一会,那几个女人退场了,朋友们都围过来喝起酒来聊天,聊来聊去也是在谈论那几个跳舞女郎。枫觉得很无聊,起身说要上厕所。其实他只是想去透透风。他经过酒吧后面的化妆间时,从里面走出几个女人,正是刚才跳舞的那几个女人,枫没敢抬头看,只是用眼角瞄了一下,这一瞄却让他再也移不动步子了。雪儿,他看到了雪儿,一个让他不能相信的人。可真的是雪儿。另外的那几个女孩他也认识,正是上次拉他去酒店的那几个女孩。枫有一种头晕目眩的感觉。这时雪儿也看到了枫。两人久久都说不出话来,气昏了头的枫一个巴掌打了过去。贱人!这是枫留给雪儿最后的一句话。
  枫把自己关了一个多星期。什么经理。都是骗子。贱人!枫在心里重复着这几句话。心在滴血。被最心爱的人欺骗了感情,这是件多么痛苦的事。雪儿,雪儿,这个曾经被他奉为仙子的女人。此时已被践踏。想着家乡那些人的风言风语,枫再也找不到理由来抵抗,因为他们没有说错。想着雪儿在舞台上那些风骚的动作,暴露的衣衫,连木讷的自己都会有躁动的感觉,更何况那些垂涎欲滴的男人。想着朋友们和那些男人的尖叫,枫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雪儿。我曾经的仙子,为什么?为什么?他在心底问了几千遍。
  这期间,雪儿不断打电话过来,枫一个都没接。他觉得自己还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最后,雪儿的电话不再打来了,却让枫又开始期待起来,此时的他已冷静下来,想听雪儿的解释。一天两天。雪儿的电话却再也没有打过来,枫说服了自己打过去,那边却已经关了机,这倒让枫有点措手不及。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雪儿的消息,枫再也按捺不住,他决定到“168酒吧”去找雪儿。他到酒吧的时候,没有见到雪儿,却见到了和雪儿一起跳舞的一个女孩珍。珍把枫拉到一边大骂了一顿,骂枫不懂得珍惜雪儿,不错,雪儿不是什么经理,只是一个跳舞女郎,可是她是真的爱上了枫,从枫救了她起,她就一往情深地爱上了枫。在酒吧见到枫的那一晚,就是雪儿在这间酒吧跳舞的最后一晚。雪儿为了枫。决定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可是枫却没有给雪儿解释的机会,现在雪儿已经走了,带着痛苦走了,背着枫的那一句“贱人”走了。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珍用手指着枫的头骂,骂他才是贱人。骂他们这些男人才是贱人。说跳舞女郎怎么啦!又不卖身,也算是靠本事赚钱,如果不是他们这些男人,会有跳舞女郎这种职业吗?枫呆呆地立在那里。任凭珍怎么骂他都不说话,他此刻脑子里只想着雪儿。他已经不再恨雪儿了,珍骂得也不错,雪儿是真心喜欢自己的,自己为什么不能给雪儿一个机会,给自己一个机会呢?
  雪儿,雪儿。枫心底呼唤了千百回,却依然没有雪儿的回答。他走遍了深圳的大街小巷。也依然没有雪儿的踪影。我的雪儿,你究竟在哪里?枫对着天空大喊着……
  窗外那棵树又开花了,又一个春天来了,雪儿,她还会回来吗?
  
  责编 谢荔翔
其他文献
这几年回家过年,我发现父母亲欣慰的神情里隐藏着孤独和伤感。我们兄弟几个都不在父母身边生活,只好经常通过电话来和父母联系,免得他们挂念。父母一生劳动惯了,到了晚年仍不肯停止劳作,时常不在家。  有一天,我们打电话给父母,从早晨打到晚上家里一直没人听电话,我们只好把电话打到邻居家,才得知父亲突发急病住进了医院。等我们第二天纷纷从外地赶到医院时,父亲已脱离了危险,而母亲却累得睡在了病房的地板上。我们兄弟
期刊
这几天,工地材料跟不上,工人们就闲了,有的在宿舍打扑克,有的去公园欣赏大姑娘小媳妇。宝华说没意思,叫小灿子跟他一起找点零活,弄几个钱。小灿子说:“对,弄几个钱,哎,怎么弄?”  宝华拿了一块胶合板,用粉笔刷刷刷写了几个字:房屋修补,保证质量。小灿子说:“好啊好啊,就怕有些人家付钱不爽快。”宝华说:“凭手艺吃饭,怕什么,只要我们把事情做好了。收拾一下走吧。”  两人走到工地对面的新港路与赤岗路交叉口
期刊
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沿岸的百姓深受其害,都纷纷搬出村庄,寻找比较安定的地方落脚。但也有没搬走的人家。湖岸边有个叫刘家山的村庄,本有二三百号人,可战争一来,逃得只剩下几户人家。其中有一户人家还是母女俩过活。女儿叫小云,只有16岁,只因父亲死得早,母亲又是个瞎子,搬迁多有不便,只好听天由命。  那天,小云正在山上打柴,抬头一看,只见远处烟尘遮天蔽日,人喊马嘶,一支大队人马正在追赶着另一
期刊
正午的太阳像个火锅悬在头顶,阳光像锅里沸腾的开水泼在地上。马路两边。到处都是疾步行走、企图跟阳光赛跑的人。远处有一个赤脚行走的少年,他的赤脚刚落到地面,马上以最快的速度抬到空中。远远看着少年,我心想少年此刻的愿望。肯定是他的背上,能够长出来一对帮助他脱离地面的翅膀。  这便是1998年深圳的夏天。1998年深圳的夏天极度炎热,我和侉子的情况却极度恶劣。夏天开始不久,因为打工的那家工厂,老板的效益日
期刊
韩香    天有情,地有情,我在等待你的好心情。期待来自军营的自信的你,限18—25岁。不怕你错过,只怕你不敢来电。(13420276347)    阿杜    80年生,1.63米,中专文化,现在深圳从事仓管,爱好学习、看书、听歌等,戴眼镜,但度数不高。每个人的爱情之路都是自然的,特别的,对我而言更是特别和认真的。渴望认识21周岁以上,比较文静,重情孝顺,通情达理,勤劳上进的女性。一生之事,三墨
期刊
丢掉那薄薄的脸皮    这辈子,我注定成为新“出家”人。  春节回家乡省亲,一位朋友开玩笑说,你们长期漂泊在外,也算另一种“出家”人了。我一听,在感叹朋友比喻的新奇和形象的同时,竟有些心酸。是啊,长年漂泊在外,一年到头才回一次家,有时甚至不能回去,这难道还不算是“出家”人吗?  记得在异地求学和在家乡工作的时光,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漂泊在外头讨生活,以为那是别人的路子,跟自己扯不上关系。几年后,命
期刊
打工者说    注定要成为一个背井离乡的人  你看铁路的两根绳子  已经伸到井边了  你简陋的蛇皮袋 准备好了吗  今夜 我将告别父母和妻儿  买票 挤车 藏好微不足道的盘缠  我将带着一个几千万人共用的名字  进入城市 叩开职介所的大门  我将用砖头换“砖头”用汗水换薪水  我将每月上邮局每周给家里报平安  除了报喜不报忧以外  还要打肿脸充胖子  还要打破牙齿往肚里吞  我将告诉他们
期刊
妮妮是三年前来深圳的,当时才16岁。花骨朵似的。在南来的火车上。妮妮憧憬着自己远行能改变家里的面貌,对未来的一切充满美好的幻想。  三年里,妮妮从深圳到东莞,从东莞到深圳,大大小小换了七八个厂,没回过一次家,也很少给家里打电话,因为家里没电话。每次要打到邻居家。妮妮不想父母看邻居的脸色。  2007年春节过后不久,妮妮给家里打电话,说自己要回家了。想爸想妈想哥想妹都快想疯了。她这三年来除了帮助家里
期刊
那天早上7点多钟,黄大伯做完晨运后就去菜市场买菜。一辆黑色小轿车从后面开过来,停在黄大伯左侧。小车玻璃窗慢慢摇下后,车上一个中年男人用广州话对黄大伯说:“早晨!阿伯。请问去开平市政府的路怎样走?还有多远?”  黄大伯停下脚步,耐心地回答说:“这里过去还有5公里左右,你们沿着这条大街往北走,过了祥水桥。往右转。沿着江边走500米左右,过了三江桥再转左……”  那男人见黄大伯说了一大串。一时难以记清楚
期刊
春节过后,我总觉得四肢酸痛,但因赶货,还得忍痛上班。4月20日这天,实在疼得厉害,我就请假去医院检查。检查完回来时,路过“百年好合”摄影楼前,我接了一张宣传单,仔细一看,是一张免费券,原来,该影楼五一期间搞活动,免费为在此地打工的夫妻拍摄6张7寸的婚纱照。  看到免费券,我不禁一阵遐思:年轻时。人人都夸我漂亮,说我像《新白娘子传奇》里的白娘子。可我没有化过妆,没有照过这么大的照片,更没有照过婚纱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