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机折叠翼气动特性分析

来源 :飞行力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yaoyaosa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折叠翼技术是舰载机与航母相匹配的关键,研究折叠翼的气动特性对舰载机飞行动态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离散化的思想对折叠翼进行建模,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AE软件Fluent对其进行数值计算,从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变化及压力分布分析舰载机折叠翼的气动特性。结果表明:当折叠角为75°时,外翼的升力系数及侧向力系数将达到最大,阻力系数最小;一旦折叠机构失效,外翼的折叠将导致机翼整体升力系数及阻力系数大幅度下降,气动特性变差;与折叠机构失效前相比,折叠后的机翼失速迎角变小,且在失速后升力系数有缓慢上升趋势。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设计从"情境与问题"入手,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过程,体会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抓住数学内容的主线,在"思维与表达"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并在整体结构中确保知识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在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反思",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以"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单元教学为例,探索单元式教学设计的路径、方法和策略.
折叠翼飞行器作为先进智能飞行器的代表,近年来备受国内外专业人士的关注,研究折叠翼的气动特性对于飞行器的机动性能、安全性能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基于准定常的思路,将舰载式折叠翼的折叠过程分解为若干角度的工况,分别进行建模和求解,考虑粘性作用,利用Gridgen建立含边界层的气动网格,基于CFD软件使用S-A湍流模型开展气动仿真,将相同的建模和求解思路应用于M6机翼跨声速验证算例中,所得结果与公开文献基本
<正>汪晓明同志现任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管理者代表。他十分重视我公司质量体系建设和质量管理工作。他多次强调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人员素质的综合反映。坚持每年一度的质量管理小组提案评审和小组活
会议
高超声速飞行器拥有绝对的速度优势,是未来远距离快速精确打击以及战略威慑的重要手段,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需求,着眼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趋势,从高超声速飞行器布局优化设计、高超声速飞行器折叠翼设计及其展开过程研究、高超声速飞行器舵效分析、折叠翼缝隙热环境研究等方面开展折叠构型高超飞行器布局设计及展开过程研究。研究结果为未来折叠构型高超飞行器设计提供理论技术支撑,具体工
将项目化教学与单元整体教学结合,能促进学生的主题式大单元学习,既有利于学生开展单元主题探究,更有利于学生分散单元难点,将单元认知转化为能力与素养。在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运用项目化教学法,以提升学生主题式大单元学习的能力。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特征,造成了打击犯罪的许多困难。本文总结目前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特征,基于犯罪经济学的成本收益模型对犯罪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成本较低,犯罪查处概率、刑罚处罚较轻导致了预期惩罚成本的不足,是促使犯罪人犯罪的重要原因。因此预防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应以提高预期惩罚成本为主,提高查处概率和处罚力度,对于特殊人员和相关行业要
为了减小微型无人机的横向尺寸并在有效空间内部署更多的无人机,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微型飞行器的折叠翼机构。以曲柄滑块机构为基础设计了折叠翼机构,采用SolidWorks建立了折叠翼机构的三维模型;采用ADAMS对折叠翼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以拉力弹簧为驱动进行驱动力建模,以展开时间、接触力等为评价指标对折叠翼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了在特定拉力弹簧作用下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拉力弹簧作用下折叠
目的 建立酶法定点偶联制备抗体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 ADC)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单抗-澳瑞他汀(MMAE)的质控方法。方法 建立适宜的方法对抗体偶联药物的纯度(分子大小变异体、电荷变异体)、偶联修饰位点和偶联比(antibodydrugratio, DAR)、结合活性和
我国是全世界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受其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这些重特大突发事件的难以预测性、高发生频率和高社会危害性来看,对应急救援工作的研究迫在眉睫。2021年3月,《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加强核心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应急物流是灾后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而由自然灾害引起的交通路段的损毁往往会给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不
琴歌这种传声未绝的音乐文学体裁,保存于明代别集与琴谱,兼具诗、乐双重特征。明代琴人或坚守为琴曲配词的弦歌传统,或因崇雅黜俗而贬低配词,都使琴歌的歌唱方式与作品风貌受到俗乐的影响。明代诗人面对古乐不存以及诗、乐或离或合的情况,通过对琴操的续补和新题,彰显“以文存声”的传统,意在重建琴操的音乐性。这些有关琴曲歌诗的声、文论题,正体现声情、词情这两种审美取向在古今、雅俗等视野下的互动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