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命题初探——以2019年宁波市考纲一道圆的翻折问题命题经历为例

来源 :上海中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考查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是中考命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动态问题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此类问题可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考查分析、综合、探究、逻辑推理能力及知识整合能力.笔者以2019年宁波市考纲中一道圆的翻折问题为例,初探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命题.
其他文献
晋西北地区作为我国北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其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但其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基于此,运用最近邻指数R、α指数、β指数、γ指数、通达度指数、平均路径长、紧密度指数等测度指标对晋西北地区主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晋西北地区旅游资源的类型效应较强、强度效应一般、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旅游交通网络整体上连接度、通达度较差,旅游交通网络不发达,旅游设施设备接待能力不强,在这些方面亟需改进.
基于2000年~2016年山西省11个地市的年度面板数据,构建了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研究科技创新和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2000年~2016年山西省各市科技创新和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上以缓慢上升和维持稳定为主,各地市两系统间发展不均衡,差异较大;(2)2000年~2016年山西省各市科技创新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大致处于稳定水平,与两系统发展具有较强一致性;(3)山西省各市科技创新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受到科技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新型人
基于山西经济转型的大背景,统计相关客观数据,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分析太原市旅游业和生态文明的耦合关系发展情况.研究结论如下:①2012年~2017年,太原旅游业发展水平、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同比上升,呈逐年增长态势;②2012年~2017年期间,太原市旅游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度属于拮抗阶段,耦合度值处在0.4405~0.4946之间;③2012年~2017年,太原市旅游业与生态文明两者之间的整体协调度往好的方向发展,2017年呈现勉强协调发展.太原市旅游业与生态文明需要加大耦合效益,联动发展,终极目标是实现太
通过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12年~2016年呼伦贝尔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2年~2016年呼伦贝尔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从发展水平来看,呼伦贝尔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等级较低,虽有上升趋势但仍不明显;(2)从耦合类型来看,文化产业稍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属于文化产业滞后型;(3)从静态来看,呼伦贝尔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受到两大系统各项评价指标的综合影响
受气候和降雪条件的制约,冰雪旅游具有非常强的季节性.冬天雪季,各知名冰雪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较多,致使雪场游客拥挤,游客安全感和满意度下降,也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时预测预警冰雪旅游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在客流量超载时积极采取超载应对措施有助于冰雪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代表景区网络关注度的网络旅游信息搜索量,与冰雪旅游景区的实际游客接待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联.因此文章以西岭雪山景区为例,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验证了网络关注度数据用于冰雪景区实时客流量预测的可行性.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以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1年~2008年、2008年~2015年两个时段的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结构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游览、市内交通由结构效益较优,竞争力处于劣势,转为结构效益较差,竞争力处于优势;长途交通、住宿、娱乐、其他服务由竞争力处于劣势转为竞争力处于优势,但两个时段结构效益均较差;邮电通信由结构效益相对较差转为结构效益较优,但两个时段竞争力均处于优势;商品销售没有发生变化,仍是结构效益较优且竞争力处于劣势;餐饮没有发生变化仍是结构效益较差,竞争力处于优势.全国
面对时间少、任务重的教学状况,讲评课必须兼顾教学进度和数学思维提升.动点压轴题需要师生在充分认识题目的 价值和功能的基础上对条件进行分析,对图形进行研究,观察变化的规律,挖掘不变的因素,同时结合变式训练巩固知识间的联系,发展数学能力.
基于PSR模型构建甘肃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综合评价法、综合指数法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该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和安全等级进行评价研究,并对其未来5a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预测.研究发现:2008年~2017年,甘肃省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略有小幅波动,从0.2647增加到0.7732,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状态转变为较安全状态,土地生态安全整体状况得到改善和提升.通过运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甘肃省未来5a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预测结果为甘肃省2018年~2022年
针对网页内容信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特征去噪和DOM树的网页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将网页解析成DOM树,使用视觉特征和正则表达式过滤的方法去除噪声信息,通过重复水平、垂直拆分过程对网页进行分区得到组成块,最终将两个启发式规则加权平均计算组成块的分数,获得信息块.为了提高方法的通用性,在分数的计算公式中增加了系数并且可调系数权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PPR方法,该方法的准确率提高了13.69%,同时提高了网页信息的提取速度.
物候是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生长发育节点.长时间地面物候观测数据表明,近50年全球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春季物候期受温度升高、降水与辐射变化等影响,以每10年2d到10 d的速率提前.但因植物物候响应气候因子的机制仍不清楚,导致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植物物候变化预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控制实验成为探究气候因子对植物物候影响机制的重要手段.综述了物候控制实验中不同气候因子(温度、水分、光照等)的控制方法.总结了目前为止控制实验在植物物候对气候因子响应方面得到的重要结论,发现植物春季物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