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如何破解开价600万的“暗杀”?

来源 :金色年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_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发展受到来自公众评价、同行业竞争等多方面的压力,其面临来自内部及外部的各种危机事件也逐渐增加,企业危机管理也渐渐引起了企业高层的注意。但能否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这对于国内绝大部分企业来说还只是一个管理名词,一个概念而已。
  企业危机管理是指应付企业突发的危机事件,通过有计划、专业的处理系统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成功的危机管理还能机智地将“危害”转换成“机会”。企业危机具有三个特性,一是突发性——危机一般具有隐蔽性,来势凶猛,出乎意料;二是严重性——可能直接或间接地迫使企业停产,甚至倒闭;三是扩散性——在特定的时空迅速蔓延将企业置于不利的境地:公众形象受损、经济损失巨大、员工信心动摇、客户管理失控等。而国内知名企业蒙牛最近就遇到了一次有计划的“暗杀”,幸好,危机最后被化解了。
  
  有步骤的扼杀计划
  
  2003年6月,蒙牛的竞争对手与北京某品牌传播机构签定将蒙牛扼杀成“死牛”的协议,制定了六个步骤的扼杀计划。
  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对蒙牛进行新闻诽谤,打击蒙牛企业的诚信,压制蒙牛公关动作及市场发展,拖延其上市时间,缓解蒙牛对竞争对手XX造成的压力;弱化央视2003年度中国经济人物之后蒙牛的宣传声音及削减牛根生的社会形象;营造2004年XX良好的竞争环境。在这个阶段针对蒙牛的新闻诽谤达到高潮,波及数十家媒体、数百篇文章。蒙牛经过顽强抗争,于2月份,将一个由竞争对手出资600万元扶植的新闻诽谤团伙一举粉碎。但蒙牛顾全大局,放弃了自己对这家企业的诉讼权,但这次打击极大地损害了蒙牛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造成的巨大损失,险些影响了蒙牛的上市进程。
  2004年2月至4月,竞争对手XX继续按照原计划执行“产品投毒”,组织人员以向企业、政府和媒体发匿名信件、打匿名电话的方式,连续制造了湖北恐吓事件、广东恐吓事件、武汉恐吓事件等一系列事件。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企业与产业链上的西部百万奶农随时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此期间牛根生与他的管理团队坐镇北京,为正义而战,熬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最后在党和国家重要领导的直接关怀和亲自部署下,由中宣部控制相关媒体,并由公安部直接指挥,通过北京、内蒙古、广东、湖北四省公安机关的连续奋战,所有恐吓分子全部落网,最终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2004年11月18日,央视招标蒙牛意外成为标王,媒体上开始出现对蒙牛质疑的声音,而且这些文章内容大同小异,有的文章连标题都没改。12月份蒙牛公司企划部的孙先红找到文章的来源——北京某品牌传播机构,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发现了准备扼杀蒙牛的行动计划,至此由竞争对手策划的不正当竞争产生的企业公关危机得到了全面化解。
  经历企业危机的蒙牛成为了社会和全体员工的蒙牛。牛根生决定在他有生之年将自己股权的50%以上收益拿出来,成立老牛基金会。基金会用来奖励对蒙牛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另外低于50%的收益用于他的工作。牛根生死后的股权不能由家人继承。
  蒙牛成功应对并化解此次企业面对的媒体危机和公关危机,为我们提供了处理企业危机的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企业在应对企业危机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蒙牛人如何“反围剿”?
  
  一是公司最高层领导统一指挥,整合有效资源应对突发的企业公关危机,有力保证了企业进行危机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在应对投毒事件的过程中,公司董事长牛根生亲自挂帅,将竞争对手在零售终端各超市等卖场中对蒙牛产品投毒,不仅会影响社会公众排斥蒙牛产品,给公司造成企业形象和经济收入等多方面的损失,而且会危害上游产业链、地方支柱型产业的存亡及会危害广大消费者食品安全这个关系社会稳定大局的关键问题上报中央最高领导层,得到本省政府的鼎立协助,并得到中宣部支持,控制了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为取得应对企业公关危机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应对过程中配合有关省份进行统一的、有步骤行动,从而取得“反围剿”的胜利。
  二是及时应对公关危机,抑制了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和扩散。蒙牛公司在2004年3月3日接到武汉蒙牛公司汇报,在武汉超市中发现投毒奶包,当日立即在呼市公安局报案,这不仅使蒙牛公司从危机的开始就采取了相应的法律手段,而且为蒙牛公司及时控制危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的蔓延和扩散奠定了基础。
  三是主动出击应对企业公关危机,深究产生危机的根源,防范危机的再次发生。蒙牛公司在遭受新闻诽谤和产品投毒事件后,针对危机寻根求源,最终发现了一整套有预谋的打击、压制蒙牛发展的行动计划,从而从根源上铲除了企业公关危机爆发的“定时炸弹”。
  四是在企业员工同心协力化解企业危机后,增强企业凝聚力,将危机转变成企业做成百年企业的契机。通过应对企业危机,锻炼了蒙牛的管理团队,提高了企业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牛根生将自己的股权收益用来成立激励蒙牛人不断前进的老牛基金会,为做成百年企业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
  
  蒙牛给我们的教训
  
  一是企业缺少防范公关危机的思想意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置身于其间的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和要应对的各类问题错综复杂,因此应该从认识上高度重视,把危机当作一种社会常态,即企业时刻要保持危机意识,随时准备应对危机,只有这样才能把危机“扼杀在摇篮里”或者及早发现危机并采取相应措施。蒙牛公司没有意识到在激烈竞争的乳品行业,自己的每一次公关活动取得的轰动效应,对于竞争对手来说都是沉重打击,并有可能遭受不正当竞争的危害。另外过分地相信“曾经是朋友”这个信条,缺少居安思危的防范意识。
  二是企业缺少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蒙牛缺少根据公关危机发生征兆来预测危机发生几率的预警系统,还是停留在根据企划部门人员的经验来判断、预测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容易被个别人的主观臆断所干扰。
  三是企业缺少应对公关危机发生的管理体系。蒙牛公司作为国内乳业的行业领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没有建立自己的公关危机管理机制和相应的支撑的体系。在危机爆发的时候,公司董事长亲自披挂上阵.从另外的角度来讲,这是企业疲于应付突然出现的危机的不得以的一种应对方式。
  通过前面对蒙牛事件的剖析,我们认为企业应该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树立企业公关危机意识,同时建立公关危机预警机制和应对危机发生的管理体系,并根据危机事件的不同阶段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例如如果将危机分成四个阶段,那么在第一阶段——危机潜伏期,应与媒体保持友好关系,并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这一阶段主要保证信息沟通畅通;第二阶段——危机突发期,应该启动媒体应对策略,主要是用一种声音、一个渠道传达同一个信息;第三阶段——危机扩散期,应该利用政府、行业专家等权威限制或更正不准确的信息肆意传播;第四阶段——危机解决阶段,利用媒体树立正面影响,变危机为契机。
  总之,预测危机的存在、应对危机的突发、化解危机的影响已经成为企业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它既能将危机转换成契机,也能让企业没落,因此加强危机管理成为现代企业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
其他文献
最近,笔者应朋友所在的北京央视调查咨询中心(此为中央电视台下属的一家全国性信息公司)盛邀,就“超前消费”之专题在笔者寓居的城市南宁作了一些调查、采访与分析。于是便有了“透支未来”这个创意。说白了,“透支未来”就是“今天花明天的钱”。  其实,透支未来在现实生活中正逐渐正常化。或为了购房,或为了求学,或由于置业,或由于患病等,因为手头暂时资金不够,只好向亲人、朋友挪借,或者从银行、单位贷款,待事情成
期刊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世界经济学界的最高荣誉,其历任得主被公认为在经济学上取得崇高学术成就的人士。    到手的奖金有多少?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 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1895年,诺贝尔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留下遗嘱。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
期刊
房地产泡沫化已成为业内人士每每必谈的话题。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泡沫经济”的概念。所谓“泡沫经济”,其核心含义是: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也就是说出售价格远远高于商品价值。记得张元端教授说过:“泡沫”就是价格的恶性上涨。一般来讲,房地产产生“泡沫”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开发商通过大幅涨价而产生“泡沫”,另一种是销售商通过炒作使价格不断上涨而产生“泡沫”。无论是何种原因,都可以推断:“泡沫经济”是
期刊
A    有点力不从心高速打转的工作,有点难以呼吸写字楼里污浊的空气,有点鄙夷OFFICE暗地里的拳打脚踢,有点厌倦一年到头的日子都摇摆在朝九晚五的课表里。打拼的信念一点点瓦解,回家的念头一点点升起。  很难形容现在上班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态,特别是每天例行公事的打卡,特别反感。每天早上闹钟一响,我简直要疯狂。  我在办公室里做着一份完全不适合我的工作,而我喜欢的有能力胜任的,被单位领导的七大姑八大姨
期刊
街上被老外牵着的虚荣女人或牵着老外的虚荣女人    我并不反对涉外婚姻(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不反对跨民族跨国界的恋爱,因为婚姻毕竟还带有些功利性,而真正的恋爱则纯粹得多),毕竟它有着多种好处。从生物学角度说,生个混血儿算得上优生优育,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往大的说呢,对中外文化交流也是件大好事。可是为什么我要把这种被许多人羡慕的风流好事列为十大恶俗之首呢?原因就是你经常走在本城街头,特别是如今万达商业
期刊
台湾人邱永汉,人称“赚钱神仙”。他既是实业家,又是经济评论家,著作颇丰。他著有《我的赚钱自传》、《赚钱未来学》、《成功的法则》、《赚钱密室谈》,《赚大钱的故事》、《女性经商成功秘诀》等等。    秘诀一:不动产比股票更有利    捷足先登买土地,再等待土地涨价,是赚钱的高明方法之一。股票的不稳定因素多,而土地呢?即使可“填海造地”,却不能像工厂出产品那样生产土地,因此,土地常能维持高价。不过,并不
期刊
1985年以前,他是广东番禺县大石镇的一位普通农民。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他洗脚上田,当过泥水匠,后来骑着一辆自行车上门给宾馆酒家送猪肉;之后开了间大排档式的香江酒家,凭着优质的服务和出色的菜式吸引顾客;再而投资建设了另一间有餐饮与旅业的高级酒店。最后,他创办了目前全国最大、拥有珍稀动物最多、饮誉海内外的香江野生动物园,以及中国首家、世界第二家乃至目前世界最大的长隆夜间动物世界。他,就是全国人大
期刊
耶鲁的毕业生们,我很抱歉!如果你们不喜欢这样的开场白,我想请你们为我做一件事:请你,好好看一看周围,看一看站在你左边的同学,看一看站在你右边的同学。  请你设想这样的情况:从现在起5年之后,10年之后,或30年之后,今天站在你左边的这个人会是一个失败者;右边的这个人,同样,也是个失败者。而你,站在中间的家伙,你以为会怎样?一样是失败者。失败的经历,失败的优等生。  说实话,今天我站在这里,并没有看
期刊
房地产泡沫化已成为业内人士每每必谈的话题,也成为当前房地产业关注的热点。那么我国房地产业是否真的“泡沫”泛起?房地产泡沫的表现是什么?什么是“泡沫经济”?我们如何判断中国房地产是否会发展成为泡沫经济呢?  “售楼处像个超市,人来人往!”“卖楼就像卖菜,熙熙攘攘!”这话在北京、广州、上海以及杭州、天津等城市常常听到。倘若这还不足以说明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狂热,请再关注如下数字:2003年,天津市主流
期刊
哇噻!那堆栽花的泥土里居然藏有商机    1999年10月穆燕高中毕业不久,就和男友到深圳打工。男友在花场上班,隔三差五总喜欢给穆燕带些诸如海棠、山茶花、马蹄莲之类的小盆景来放到她宿舍的阳台上。有时也会用编织袋从花场提回半口袋泥土,作为花卉换土时用。  2000年8月的一天,穆燕走到编织袋旁边,发现有不少绿油油的嫩芽从那些编织袋的缝隙里钻了出来,很漂亮。男友说泥土是从水仙花圃里挖的,可能是泥土里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