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提取工艺过程中糖类成分变化趋势

来源 :中国现代中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uian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5种糖类成分(葡萄糖、果糖、蔗糖、棉籽糖、水苏糖)在丹参提取工艺过程中含量的变化情况,为丹参提取工艺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UPLC-ELSD),测定丹参提取过程中提取、浓缩、醇沉、收膏工序5种糖成分含量及转移率,并对不同糖成分含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对不同年份丹参提取物5种糖成分测定结果显示,总糖平均质量分数为40.5%,批次间波动较小,其中水苏糖质量分数最高,为24.70%;各工序糖成分转移率结果显示,单糖(果糖、葡萄糖)与二糖(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专利文本分析,探讨名老中医中药专利授权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提升我国名老中医中药专利质量提供启示。方法:以2010—2017年名老中医中药专利数据为样本,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我国名老中医中药专利授权的影响因素。结果:独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实施例数量、专利说明书中记载的实验数据及药效对比实验等均对我国名老中医中药专利授权产生影响。对名老中医中药专利申请文本分析得出,中药专利审查标准有所提高,这种提高与名老中医的保护需求及专利管理能力缺失存在矛盾。结论:中药专利审查个案实践应兼顾名老中医这类创新
目的:基于特征肽段建立鹿茸及其混伪品种的专属性鉴别方法.方法:针对鹿茸的主要成分蛋白质,采用胰蛋白酶对正品鹿茸(梅花鹿、马鹿)及伪品鹿茸(驯鹿)进行酶解,利用超高效液相
目的:研究紫苏叶表皮腺毛的类型和分布,以及产生和贮藏挥发油的腺毛类型。方法:以紫苏叶片为材料进行组织化学及透明叶观察。结果:紫苏叶片上的腺毛有2种类型,分别为头状腺毛和盾状腺毛。盾状腺毛的头部由8个分泌细胞组成,大量分布在叶背面;头状腺毛又分为短柄头状腺毛和长柄头状腺毛,仅分布在叶背面的叶脉。萜类成分主要在盾状腺毛的分泌物中。盾状腺毛在幼叶期已经有较大的密度和分泌程度,至成熟叶时密度开始降低,且非叶脉的叶表面上盾状腺毛密度较大。结论:在幼叶即将完全成熟时对叶片中部盾状腺毛密度进行观察,盾状腺毛发育情况可用
目的探讨血清miRNA-145(miR-145)、miRNA-21(miR-21)和miRNA-197(miR-197)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5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6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miR-145、miR-21和miR-19
目的:建立枸杞水提取物中37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并对不同食品安全等级的枸杞子提取物进行测定及其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方法: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FLC-MS/MS),通过对5种前处理方法的比较、色谱和质谱检测条件的优化,选择分散固相萃取为前处理方法、多反应监测和时间窗分段监测为质谱条件。结果:37种农药在0.001~0.100 mg·kg-1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75%~115%(多菌灵为63%),精密度、重复性均良好。不同等级的枸杞子及其提取物之间农药残留存在差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