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重庆兵工企业的发展

来源 :山西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时期,由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诸多兵工企业也随之迁移到了重庆地区。此时的重庆兵工企业汇集了一支专家队伍,研制了一系列高效的武器设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在梳理抗战时期兵工企业内迁情况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重庆兵工企业员工在兵工生产方面的贡献,及其对于后世的深远影响。
其他文献
载桑养蚕经济效益可观,比较效益明显,但一些老蚕区在长时间养蚕过程中,由于传统思想守旧,一直沿用过去传统的养殖模式,使得蚕桑的生产能力较低。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工
阐述了膜结构建筑除能满足一般传统的功能外,还具有诸多的优越性,从充气膜结构、张拉膜结构、索穹顶结构等,介绍了膜建筑的结构形式,并提出我国膜建筑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交通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尽管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城市公共交通依然滞后于社会发展。另外在
目的分析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 以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武汉市第十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3例脑梗死患者及111例非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彩超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划分为颈动脉硬化组和非颈动脉硬化组。同时记录两组对象的基本情况及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72.32%(162/224)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