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菏泽市主要气候事件及灾情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nge_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2014年为例,利用气候学的原理与方法,介绍了菏泽市出现的主要气候事件,并对事件灾情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菏泽市全市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平均年降水量比常年稍偏少,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少;主要气候事件冬季有积雪、雾霾,春季有大雾、阴霾,夏季有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秋季有连阴雨等,其中暴雨、洪涝、大风、连阴雨灾情影响较大。总体来看,2014年极端天气较少,尚属较好年景。
  关键词菏泽市;气候事件;灾情;影响
  中图分类号S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7-215-02
  The Major Weather Events and Disaster Analysis of Heze City in 2014
  LI Na
  (Liangshan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Jining, Shandong 272600)
  AbstractUsing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climatology, the main climatic events of Heze in 2014 were introduced, the disaster effec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2014 the average air temperature was higher than usual, the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was slightly less than all the year round, sunshine time was less than normal of Heze City. The main winter climate events are: snow, fog; spring are: fog, haze; summer are: rainstorm, flood, wind, hail; autumn has: sounds, etc. the rainstorm, flood, wind, sounds have large effects on disaster. Overall in 2014, extreme weather is less and is a good year.
  Key wordsHeze City; Meteorological events; Disasters; Impact
  近年来,我国对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和时间变化特点进行了许多研究。已有的研究包括采用过去几十年气候资料和统计技术对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年代变化特点及长期趋势的分析,以及采用气候模式模拟技术对未来可能气候极端事件发生频率变化的分析等[1]。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交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平均气温为13.9 ℃,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多集中在夏季,水热同季,适合大多数作物的生长。菏泽是气象灾害天气的多发地区,旱涝、暴雨、霜冻、大风、冰雹等时有发生,且近十年来气候变暖趋势明显。笔者在此对2014年菏泽市主要气候事件进行全面分析,初步总结了有关极端气候变化观测研究的若干进展,并简要讨论了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方向。
  1积雪
  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2014年2月4~7日菏泽市全市出现一次较大的降雪天气过程,最大积雪深度在9~14 cm,积雪日数在8~12 d,此次降雪天气导致全市大部分路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道路结冰,积雪给交通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2雾霾
  2014年菏泽市多次出现雾霾天气,冬季全市平均出现大雾8.2 d,霾日数在4 d(单县)~68 d(定陶);春季共出现大雾天气49站次,出现霾145站次。雾霾天气分布范围广、浓度大、持续时间长,不仅影响公路交通,由于空气质量差,对人民生活和身体健康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暴雨、洪涝
  受低涡切变线的影响,2014年7月3日夜间至5日菏泽市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达36.2 mm,其中鄄城、郓城降雨量较大,形成洪涝灾情。最大降雨量鄄城旧城镇达159.0 mm,其中鄄城10个乡镇、郓城6个乡镇不同程度发生涝灾。此次降水因降水过程短、降水量大,主要造成了路面积水、农田积水、房屋倒塌等灾害。
  据统计,鄄城从7月3日晚到7日05:00,连续降雨形成害情,洪灾范围涉及鄄城10个乡镇,200多个行政村,500多个自然村,受灾户数10万多户,受灾3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2万hm2,成灾面积9 610 hm2,大面积农作物积水严重,直接经济损失4 894万元;因灾倒塌房屋10间、损毁房屋210间,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因灾冲毁桥涵360座,直接经济损失360万元;冲毁道路20 000 m,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损毁瓜果120 hm2,直接经济损失540万元;损毁苗圃150 hm2,直接经济损失658万元;因灾转移人口 3 605人。造成总经济损失6 862万元。受灾情况尤以旧城镇和李进士堂镇和董口镇最为严重。郓城全县受灾人口95 910人,紧急转移人口2 29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 290 hm2,成灾面积927 hm2,严重倒房64间,一般倒房97间,直接经济损失1 186万元,其中杨庄集镇最大降水量126.3 mm。城区及田间积水严重,部分农作物受灾。
  4大风
  受高空槽及切变线影响,2014年7月14日17:18~20:45菏泽市各县区出现了强对流天气,全市出现了雷雨大风天气,最大风速为曹县,达17.7 m/s,全市平均降水量10.0 mm,最大降水量出现在菏泽市区水利局雨量观测站,为62.8 mm。受此次强对流天气影响,巨野、曹县、单县等30个乡镇受灾严重。据统计,全市受灾人口67 91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 983 hm2,成灾面积1 027 hm2,大风刮倒折树木10 000余棵,损坏蔬菜大棚70多个,倒塌房屋30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 400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 205.3万元,基础设施损失10万元,家庭财产损失34.7万元。此次天气过程造成巨野的章缝镇、独山镇、田庄镇和董官屯镇4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0 30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 000 hm2,成灾面积490 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造成曹县18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40 17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 430 hm2,成灾面积397 hm2,倒塌房屋30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50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715.3万元,家庭财产损失34.7万元;造成单县8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7 44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53 hm2,成灾面积140 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490万元。   受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影响,7月19日17:00~20日08:00菏泽市全市大范围出现地区雷雨大风天气,郓城、成武、单县出现强风,瞬间风力达10级。受此次强对流天气影响,郓城、成武、单县等县区8个乡镇受灾严重。据统计,全市受灾人口6 424余人,转移群众124人,玉米、棉花等农作物部分出现倒伏现象,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59.67 hm2,其中成灾面积8 hm2,严重损坏房屋42间,大风刮拆大树约5 000余颗,20余个养殖大棚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1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98万元。此次天气过程造成郓城县黄堆集、张营、杨庄集3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 18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47 hm2,严重受损房屋42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3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94万元;造成白浮图镇受灾,受灾人口达2 700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06.67 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0万元;造成高韦庄镇、李新庄镇、黄岗镇、东城街道等4个乡镇受灾严重,全县受灾人口1 54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6 hm2,其中成灾面积8 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8余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04万元。
  5连阴雨
  2014年9月14~18日,菏泽市持续5 d出现连阴雨天气,此次连阴雨天气全市平均降水量98.2 mm,多数县区区域站降水量累计超过100 mm。 此次持续阴雨天气给秋收带来不利影响,对玉米灌浆后期生长、棉花的吐絮及采摘影响较大,同时还造成棉铃烂桃,降水使农田湿度较大导致田间病虫害发生,最终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据统计,全市受灾人口200 750余人,转移群众30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3 694 hm2,主要为玉米、棉花、大豆等农作物,严重损坏房屋117间,一般损坏房屋483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 323.2万元。连续降雨使郓城县、曹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灾害,此次连续阴雨天气造成郓城县受灾人口66 400人,紧急转移人口107人,分散安置人员10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 946 hm2,严重损坏房屋57间,一般损坏房屋329间,直接经济损失1 038万元;造成曹县受灾人口134 350人,转移人口19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 748 hm2,倒塌房屋60间,一般损坏房屋154间,直接经济损失1 285.2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 209.8万元。
  6小结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及自然因素等的综合影响,全球气候不断出现大范围异常现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笔者全面整理阐述了2014年菏泽市主要发生的气候事件并分析了其造成的灾情及影响。由此总结引申出对抗极端天气的方法和对策,目前涉及极端气候变化研究的资料处理和分析方法方面还需改进,对于区域极端气候变化的综合分析仍然比较薄弱,在极端气候变化机理的研究方面应得到加强[1]。此外,除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有关预测和防范,人类还必须得改变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养成科学环保的生活习惯,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2]。
  参考文献
  [1] 任国玉,封国林,严中伟.中国极端气候变化观测研究回顾与展望[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0,15(4):337-353.
  [2] 廖妙婵,孙雅坤.论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3):59-60.
其他文献
在工程建设中,帷幕灌浆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其施工技术得到不断的提高。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保证灌浆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达到防渗效果。根据工程实例,阐述大坝基础
平原区河网组成复杂,科学合理地布设水文站网十分重要。通过对杭嘉湖平原区水文站网的评价和测验方法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平原区水文站网的布设要综合考虑防洪排涝、
回顾了长江流域水雨情自动测报技术、流量监测技术、泥沙监测技术、河道地形快速监测技术、水质监测技术、资料整编技术、水文技术创新、水文预报预测技术、水文分析计算和水资源调查评价等水文监测与研究的进展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展示了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60年来长江水文技术应用研究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水文监测技术、水文预报,预测技术和水文分析计算与水资源调查评价方面的发展趋势。
古语“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的说法,的确能道出做人的一番道理。
针对洪水灾情等级评估问题,建立了投影寻踪(PP)多项式函数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分段线性混沌映射的混沌差分进化(CDE)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同时采用罚函数法处理约束条件,求出了
佳芦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对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结合水资源
为了使无线通信系统短距离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 Gbit/s,利用光电结合技术以THz波段为载波,建立了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为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设计了带有高增益天线和波导
提出了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最佳滤波方法应用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电源控制的方案。给出了加速器控制系统中加速器电源控制的通用模型,用matlab对卡尔曼滤波算法在该模型上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