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的消逝》,是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1982年出版的书,是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尼尔·波兹曼是世界知名的批评家和媒体文化研究者,媒体生态学专业的首创者,生前任教于美国纽约大学。这本书的出版,引发了人们对于儿童问题的热切关注。尼尔·波兹曼运用历史和社会学的方法对童年文化现象进行审视,向我们展示了童年概念的产生、发展、逐渐消逝的过程。
  童年的概念,既有生物学上的意义,也有文化学上的意义。作为文化概念的童年,它可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也可以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消失。通过一些学者的研究,我们知道当今的文化正处于从文字为中心向以形象为中心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众媒介正在对人们的生活尤其儿童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纵观《童年的消逝》这本书,不禁让我想起维维安娜·泽利泽所写的《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泽利泽所写的这本书描述了在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关于儿童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文中细腻的探讨了人们对于儿童死亡的态度的转变、对儿童保险的推行等等,这都表明儿童的社会文化属性。
  一、对《童年的消逝》的文本解读
  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表述“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也就是说,童年期初没有,后来发展成为不可避免的存在,它们各自的传播条件是什么。第二部分揭示在现代时空中,印刷术、电报、电视机等媒介使得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已经难以维持下去并且在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了。
  波兹曼在引言中指出,“如果我们把‘儿童’这个词归结为意指一类特殊的人,他们的年龄在7岁到----比如说----17岁之间,需要特殊形式的抚育和保护,并相信他们在本质上与成人不同,那么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儿童的存在还不到400年的历史。”童年是一种社会的产物,它不同于婴儿期,不属于生物学的范畴。童年的概念既是一种社会概念,也是一种文化概念。他指出,童年概念的发明是文艺复兴的伟大成果之一,也许是最具人性的一种发明。那这就说明,童年这个概念在文艺复兴之前并不存在。
  波兹曼对古希腊、雅典时期的关于童年的看法进行了论述。发现古希腊文中对“儿童”和“青少年”这个词是含糊不清的,几乎包含了从婴儿期到老年的任何人。古希腊人发明了“学校”这个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童年概念的出现。罗马人把成长中的孩子同羞耻的观念联系起来,这是超越性的前进。“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这是童年定义的重要含义。波兹曼在文中对“羞耻心”高度重视,他认为,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但是在罗马人之后,欧洲社会便步入了黑暗的中世纪,所有的这些对于童年的一切观念都烟消云散了。而中世纪童年不存在的原因,波兹曼也指出,是因为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
  到了16世纪,印刷机的发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而这个符号世界却要求确立了一个全新的“成年”的概念。成年人指的是有阅读能力的人,那么相对的,儿童则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印刷术的发明,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组织内容的方式,也就推动了组织思想的方式的发展;可以反复使用,并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也使得方言引入大众媒介。波兹曼指出,有了印刷术,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人。高度重视识字能力的地方,就出现了学校,在学校里童年的概念就能迅速的发展。人们通过学校、教育和宗教等来监督儿童。当成人和儿童的区别越来越明显的时候,人们也就接受儿童不会、也不能共享成人世界的语言、学识修养、爱好和社交生活。工业化的发展对童年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就像泽利泽《给无价的孩子定价》文中指出的,儿童充当了廉价的劳动力。
  儿童经历了它的旅程,通过欧洲教育家关于儿童在18世纪的发展便可知。洛克提出了一种教育,主张把儿童视为珍贵的资源,他对童年概念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继洛克之后,对童年的概念产生知识性影响的教育家非卢梭莫属。卢梭提出“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儿童看作儿童”。之后的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蒙台梭利和皮亚杰等他们都认为儿童的心理状态不同于成人。
  但是,电报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范围,也使得信息变得无法控制。它在争夺本来属于家庭和学校对信息的控制权,它的对象是大众而不是某个个人。儿童开始逐渐接收一些之前为成人所控制的社会信息。电视机的出现使得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界限没有了。电视对观众的要求不高,不需要观众具备特殊的技能,对电视的使用权利不需要通过区分“成人”和“儿童”。波兹曼认为,现代技术在无形中导致了童年的消逝。总之,印刷时代在童年与成年之间建立了一道文化鸿沟。而电视时代的来临则重新填平了这条鸿沟,儿童不再需要长期的识字训练就能够与成人一起分享来自电视的信息,两者之间的文化分界被拆解,于是,童年便消逝了。波兹曼对童年消逝的担忧,直接是对这种孩童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消逝的担忧,间接是对造成童年消逝的传播环境的担忧。
  二、《童年的消逝》所引发的几点思考
  (1)童年真的消逝了吗?
  “童年真的消逝了吗?”这是我在读完这本书最想问的问题,也是我最想解决的问题。英国研究者大卫 · 帕金翰的《童年死亡之后——在电子媒介时代成长》一书于2000年的出版,这本书预示了一個特别的征兆,表现了有关童年概念的乐观主义的心态。在这本著作中,帕金翰提出了与波兹截然相反的观点:童年并不会因为电子媒体的存在而消逝,在新的环境下,它以新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社会和文化之中。他认为,波兹曼似乎陷入了一种对未来夸大的宿命论中去了。
  波兹曼认为,儿童说着和成人一样的话,看着和成人一样的电视,穿着和成人一样的衣服,做着和成人一样的事,成人和儿童之间没有秘密,这就说明童年消逝了吗?其实不然,儿童虽然和成人之间没有秘密,但是儿童又自己发展的特点,并不会因为大众媒体的发展而消逝。社会对成人有什么要求,对儿童就有另外一种要求,从这个意义上童年就消逝了吗?波兹曼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想到,电脑、信息化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在西方的文化中,对促成“童年”、“成人”等概念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卢梭、培根、伏尔泰等知识分子,而不是印刷机的发明者;印刷机的发明只是为知识分子传播他们的思想起到了作用。
  波兹曼为了引起人们有关“童年的消逝”的关注,提出儿童的犯罪率在激增、少女怀孕率增加等现象。青少年的犯罪率在增加,有心理疾病严重,这就足以说明“童年”消逝了吗?而这些现象则正好可以反过来说明,青少年犯罪、存在心理疾病等问题正是他们没有学好的表现,也说明是我们在教育青少年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也有可能是教育理念的问题,也许我们更应该重视德育、人格教育,“童年”又怎么会消逝呢?
  时至今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童年作为一个已经被确立起来的现代文化概念,的确没有消失,它或许永远也不会消失 ;但随着童年的“发明”而得到传递和建构的现代文化精神,却在今天的童年文化中不断流逝。这才是“童年消逝说”应该引起我们警惕的最重要的原因。
  (2)是童年的消逝还是童年的转型?
  所谓“童年的消逝”并不是说特定生理年龄的生命群体不复存在,而是指“童年”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特征已经模糊不清。进入20世纪以来,儿童赖以生存的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这都在影响着童年的变化。在今天的社会,大众传媒飞速发展,互联网、手机、电视、广播等媒介无时不刻不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儿童也置身于这样的信息化的世界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主动的信息搜索者。或许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也许大众传媒可以帮助儿童能够学会如何选择信息,学会如何紧跟时代的脚步,学会如何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
  波兹曼捍卫的是18世纪的童年,那生活在现代的社会中的儿童能够回到那个时代吗?也许大众媒体对童年造成的不是冲击而是使得童年发生了转型。人们对童年的看法发生了变化,童年存在的社会发生了变化。因此,童年自身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必须改变,也就是说必须发生转型。阅读时代有阅读时代的“童年”概念,信息时代有信息时代的“童年”概念,如果人类社会真的能进入娱乐时代,娱乐时代一定有娱乐时代的“童年”概念。
  (3)童年是被发明的还是被发现的?
  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他们强调尊重儿童,反对把儿童当作“小大人”。其实,儿童是客观存在的,是启蒙思想家们“发现”了童年,但是,那不是他们“发明”的。如果童年是被“发明”的,那么在启蒙思想之前所说的“小大人”是从何而来的呢?
  波兹曼认为,“童年是社会产物,而不是生物需要”。他认为,成人具有他们的秘密,并且以“羞耻心”这样的手段不让儿童了解成人的世界。如果我们遮遮掩掩,不让儿童知道,那这会不会更加刺激儿童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探索呢?如果不让儿童了解成人的世界,那又何必让儿童学习准备进入成人的社会呢?这样会不会引起价值观的混乱呢?
  对于波兹曼提出的“童年的消逝”,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如他所说的一样,童年的游戏消失了,童年的衣服不见了等等情况确实出现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也在经历重大的变化,儿童属于这个社会,那么儿童也在经历着变化。
  是波兹曼对童年的关注、这种感情以及这种忧伤,才使得《童年的消逝》能够冲击人们的心理。如何走出对电子媒介技术的依赖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表面上看传播媒介和童年似乎是完全两个不相关的概念,实际上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人的整个一生都以及被传播媒介所包围,无论你是否感受到、是否承认,传媒正在潜移默化的发挥它的作用。在波兹曼看来,传媒如果不受到节制,那么童年就会没有羞耻心,没有秘密可言,童年就会失去天真和好奇,那么童年的确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整个社会都在积极地努力为童年创造有利的环境,我们相信“童年”这个值得珍惜的阶段不但不会消逝,而且还会逐步成长起来。
  三、总结
  波兹曼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童年,他认为童年是“一种社会产物”,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水平的提高而被发现的。波兹曼认为,“在童年概念的演化过程中,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它表明罗马人已经意识到儿童与成人是不同的两类人,成人社会的整个状况是不能毫无遮掩地向儿童敞开的,有些在成人社会中被许可的东西,对于儿童来说可能是羞耻。譬如说在对性的问题上,成人就应该对儿童保守一些秘密,维护“保持缄默的密约”。联系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波兹曼认为儿童与成人从生理学和生物学的意义上说,处于同一的社会环境之中,但从文化和文明的意义上说,成人社会与儿童社会是不同的。区别主要在于,童年社会预示着未来:“儿童是我们发送给一个我们所看不见的时代的活生生的信息”,因此,儿童社会具有理想主义色彩和烂漫气息就不足为怪。成人社会的某些方面之所以要对儿童“保持缄默的密约”,并不是说相关的知识儿童完全不能认识和了解,而是说在现实社会中这些方面凝聚了太多成人社会的阴暗面,却没有理由作为留给下一代、留给未来的东西。如果这样的秘密不能向儿童保守,就无异于在文化上扼杀了童年。
  波兹曼在以忧虑、沉痛的心情论述童年的消逝时,至少提出了两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
  深思。第一,“成人化的儿童”。这个问题使我们看到了童年对于一个健康的社会所具有的重要的文化价值。它表明,如果一个社会从文化意义上扼杀了童年,也就意味着文化的堕落和人格的扭曲。这并非危言耸听,儿童和童年在我国的文化生成过程,就是一个实际的例证。
  第二,电子媒介与童年的消逝。在电子媒介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时,应该如何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这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严肃回答的问题。首先,电子媒介消解了文化的深度模式,解构了所有的文化秘密,系统完整的文化体系,变成了纷飞的文化碎片。其次,电子传媒中的色情和暴力对儿童的负面影响更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充分的个案事实证明,当今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未婚母亲数量增多、犯罪年龄呈低龄化倾向、恶性犯罪事件的大幅度攀升,都与电子媒介的负面影响直接有关。
  波兹曼在书的结尾处对解决个人、家庭应对童年生活中出现的危机,表达了殷切的期望。
  尽管他也认识到现在大部分家长还没有对儿童生活给以应有的关注,但是他相信,那些坚定不移地抵制錯误文化指令的家长将促成一个所谓的“寺院效应”,为社会的未来培养精英。
  参考文献
  [1]伍香平.童年体验的追忆与童年的本质及其消逝[J].学前教育研究,2011(08):29-32.
  [2]郑聪聪.童年的召回——基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0):67+69.
  [3]徐萍.童年消逝带来的道德困境与应对措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03):40-43.
  [4]童年的消逝[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著, 2004.
  作者简介:
  王从从(1992-),女,河北邯郸人,中央民族大学课程与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福建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在全国范围内有着较好的声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推动了福建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带动有关产业的稳定运行。当前,福建工艺美术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工业化发展目标不明确、存在不良竞争、不具备高素质专业人才、不能大力开展创新等,政府部门应该在福建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中承担必要的职责,针对上述问题制订针对性解决策略,推動福建工艺美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
期刊
摘 要:天启年间是明朝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时期,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激烈程度达到历史最高点,在这场权利的角逐中,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大获全胜,占据权力顶峰。关于魏忠贤,近年来网络上流行着褒扬魏忠贤,认为他代表农民阶级,是一个伟大革新者,打击了以东林党为主的腐朽文官统治的说法。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缺乏史料支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史籍出发,探讨魏忠贤的公众形象,并在历史大背景下,对从文献中总结出的魏
期刊
摘 要:在服饰设计中,运用贵州苗族蜡画纹饰的关键在于能否灵活运用传统纹饰并加以创新。传统纹饰的创新不是简单的复制或者重复组合,而是在根据纹饰本身的艺术特点和样式,迎合时尚需求的变化,有目的的加以创新。本文以艺术学为研究平台,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针对在服饰设计中“如何用”、“怎么用”贵州苗族蜡画纹饰,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结合以符合市场需求进行系统的阐述与论证。  关键词:蜡画;纹饰;服饰设计;应用  一
期刊
摘 要:印象主义画派是19世纪后半期西方重要的绘画艺术流派。莫奈是印象主义最杰出的代表,对印象主义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 印象主义之父”。文章分析了莫奈绘画的艺术特征,明晰莫奈及印象主义在西方绘画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莫奈;印象主义;自然;光和色;诗性  一、讴歌大自然  莫奈是大自然最忠实的描绘者。纵观他的整个创作历程,大自然始终是作品永恒的主题。他善于将大自然的湖光山色、芳草绿树、田
期刊
摘 要:教育是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最佳途径,我国《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弘扬民族音乐,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音乐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祖仙们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促使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名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情操,努力学习,奋发图强,让我们的民族精神一直传承下去,让后人们去发扬光大。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重要性;教育;传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社会
期刊
摘 要:曾风靡全球的公益广告《one day》是由美国纽约的非营利性组织Life Vest Inside利用一镜到底的手法拍摄的一则公益广告。讲述了一个传递爱心的故事,从一位摔倒的滑板男孩儿得到了善良的帮助开始,每一个主人公用自己的举手之劳将这种善良延续下去,以小见大地诠释了爱是如何传递的。本文将从叙事创新、艺术特色、国内外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公益广告《one day》的创意特色。  关键词:《one
期刊
摘 要: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急待提高。综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文学教育,因而外国文学教育对外語专业学生而言意义非凡。本文从外国文学教育的意义入手,试论外国文学教育的功能,认为外国文学作品大致具有增进文化理解、实施德育美育、明确世界观方法论的功能。相信明确了对功能的认识,能够更好帮助我们设计外国文学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育功能;文化理解;德育
期刊
摘 要:蒙古族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蒙古族音乐更是以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蒙古四胡是蒙古族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文化中的瑰宝。旋律悠扬、古朴、欢快,是从事半农半牧生产方式的蒙古族人民杰出的音乐创造。本文主要论述蒙古四胡的传承、创新、发展。  关键词:蒙古四胡;创新;传承;发展  一、蒙古四胡简介  蒙古四胡,拉弦乐器,因有四根弦而得名。蒙古语称“
期刊
摘 要: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除了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外,更加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支撑。群众文化的基础比较广泛,并且有着比较深厚的历史渊源,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众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载体。群众文化中包含了巨大的社会创造力,这也是实现中国梦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想要更好地发挥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就需要结合群众文化建设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更好地传递社会的正能量,培育良好的社会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对于旅游,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下车-看景-上车”这样的传统模式,而是更加注重旅游的体验性,体验旅游已悄然深入旅游市场。旅游演艺顾名思义是将“旅游”和“演艺”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了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新方式,成为了当代旅游业的强大推动力。本文将借鉴西安《长恨歌》和杭州《宋城千古情》这两个成功的旅游演艺项目,与文君井所在地——邛崃实地情况所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