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蜀安东方髹饰与西方光影的完美邂逅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n78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1年生于江西婺源,1989年取得四川省高级工艺美术大师资格,1990年授予中国漆艺家称号,1990年应邀日本讲学访问,1992年评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在重庆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工艺美术创作设计四十余年,四川成都艺术职业学院任教授十七年,从事漆画创作五十余年,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各大展览并获奖、收藏。在国内发表多部美术作品,连环画等书籍。出版有《七彩·詹蜀安作品集》《詹蜀安磨漆画集》。
  2014年秋,我和朋友结伴前往四川九龙县五须海收集创作素材。前往途中经过甲耕坝,我被湿地优美的景致震撼,直到现在仍然久久不能忘怀,于是就有了现在大家看到的《甲耕坝湿地》这幅作品。令我没想到的是半年過去了,《甲耕坝湿地》竟也打动了不少观者。大漆材料天然色泽的优势,对于水的表现超越了其他画种。我运用沈福文先生的技艺体系,将“粉质颜料和透明颜料对比配合运用”,这一创作实践再次印证,中国漆在三维运用上有着无限的表现力和广阔空间。
  中国磨漆画的奠基人沈福文先生,早年留学日本,在日本国宝级工艺大师松田权六先生的指导下研究漆艺。对日本所藏中国唐代漆艺遗物、早年流入日本的中国明代漆艺专著《髹饰录》手抄孤本及中、日两国刊印本、东洋漆艺对中国漆艺的传承与发展等的研究,加深了他对中国传统漆艺的认知与理解。沈先生重点挖掘、整理巴蜀传统漆艺,并锐意创新,开拓出了以彩绘、堆、填、罩、印、镶嵌、脱胎等多种装饰工艺相结合的、具有重庆地方特色的漆艺制品。其中 “研磨彩绘”一端应是重庆漆艺精华之所在,是不可多得的工艺文化遗产。
  沈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使我感动,同时得益于他的引导我才能走到今天。回顾我数十年来在漆艺创作领域里经历的艰辛磨砺,感慨颇多。然而,在艰难中努力挣扎,昂首精进,使得我终于有幸赶上漆画艺术的转折时期,成为前辈的接力人。我所取得的这些成就,融汇着他们的光辉。
  如今的现状是,漆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功能日渐萎缩,这种无形的环境压力迫使中国漆艺要在后工业文明的现实社会里向艺术领域升华,这也是全世界手工艺文明凤凰涅槃的必经之路。以往处于社会底层的手工艺人阶层将不复存在,但这不是消亡,而是他们将以更加耀眼的魅力出现在艺术象牙塔的尖顶之上,成为博物馆里的瑰宝和私藏界的宠儿。从事手工艺创作的人也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艺匠,而是某种意义上的新的“精神贵族”。以漆艺而言,无论是带有一定实用性和摆设价值的制品;还是从装饰附属地位独立出来的一种独特的绘画品种——漆画,鉴于其材料的稀有性和技术工艺的复杂性与困难性,它们都不能与商品经济中的一般商品相提并论。艺术和审美价值,才是漆艺在这个时代所追求的目标,而不是成为大众消费品。
  从我自己的漆画创作历程上看,我前期的作品虽然融入了不少现代表现形式,但依然偏于装饰性。后期则有意识地作了绘画性的追求探索,虽和西方绘画(尤其是油画和版画)有形式的统一,但我特别在意对传统漆艺独特魅力表现的追求,这也可以说是我作品的核心价值所在。
  人们都说漆画是漆艺与绘画的结合,但这并不等于是用中国漆去模拟绘画。这也是我对当前漆画界那些不谙习中国传统漆艺特性和技术,盲目转换媒介,大量使用合成高分子涂料创作“漆画”的现象持保留态度的原因。有识之士亦指出,大量使用化学漆,甚至以合成涂料取代大漆,势必会对中国传统漆艺造成毁灭性的杀伤!我是坚持中国传统漆艺的,传统漆艺的独特魅力是用其他媒介难以替代的。我认为中国漆艺材料的独特性与其局限性是相辅相成的,人们一般将局限性强调为负面影响,实则是一种误解。漆画家使用各种独具材质美感的装饰材料,通过中国漆艺特殊的髹饰技术和工艺过程,层层漆膜及嵌合装饰,在反射、折射和透射的作用下交相辉映,产生出一种漆画所独有的变幻微妙、深沉复杂的视觉效果。如果艺术家把这些视觉效果有意识地、匠心独运地组织到他作品的表现主题中去,就会产生一件好的漆画艺术作品。正因如此,漆画所具有的另一个鉴赏特性是难以机械复制,从画册的印刷复制品是难以看到漆画的“庐山真面目”的,只有面对原作才能领略漆画之美。
  通过漆画特有材料所作的朴素的形式语言表达,透视到画外则是在磨砺中度过的艺术与人生经历。我不够聪明,却坚定不移,不离不弃地走到现在。这些作品是我真切的内心对白,是对艺术挚诚的情愫。尽管不易,在饱尝人生百味之余,还是觉得自己活得别样地充实和满足。
其他文献
晚年的苏轼,回顾颠沛流离的一生,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首自题画像便是苏轼对他乡的山水,对自己的一生,最贴切、也是最为真实的诠释。  聆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夜已阑珊,远处几盏灯火渐次隐去,青花瓷里的茶香也慢慢飘散,手抚半轴书简,不忍释卷。在岷江河畔,旷世奇才苏轼,身着一袭白衣,头戴峨冠,风度翩翩,器宇轩昂地走进了我的世界,我们把盏
笔名墨溪,山东沂水人,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鲁迅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武警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山南山北,长空河流、山东山西,高天厚土  强烈的阳光蓝蓝地云天,湖水湛湛泛着幽静的灵光  缥缈的雾幔浑然弥濛着一种梦幻  远处的土地冉冉蒸腾着润染的热浪  是这片土地,已然混沌成一个魂魄的整体  那种磅礴充满诱惑,还有一丝辽远的思想  印象,只能是愈来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授予国内工艺美术创作者的国家级称号。它是根据《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由国务院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对符合一定条件且长期从事工艺美术制作的人员授予的称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代表着对国内工艺美术创作者最具权威的肯定,同时也促进着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创新,推动工艺美术行业可持续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1979 年开始评选,截止2018年共进行了
刘永宁《“先进汽车智造城”缩影》  刘永宁  地理教育硕士,教师。爱好摄影、旅游、户外运动。曾获得龙泉驿区2018年总工会摄影大赛第一名;龙泉驿区2017、2019年总工会摄影大赛優秀奖;峨边县2009年摄影协会三等奖。
林芝兰《小骑手》  林芝蘭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退休人员,业余摄影爱好者。摄影作品《家园》参加四川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四川省省级机关举办的“砥砺前行 辉煌新篇”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书法摄影展在武侯祠美术馆展出;作品《竹》获得“影像中国梦 书画检察情”全省检察机关摄影类一等奖。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美术师,泸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泸州市“四个一批”优秀人才,泸州市拔尖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美院书法学院客座教授,全国首届中国书协国学与书法骨干研修班成员。作品散见于《四川日报》《书法》《书法导报》等。出版有《当代四川中青年书法名家系列丛书·李在兵》。  推荐理由  2017年5月,参加中国文联组织的“第28届中日友好自作诗书交
多姿多彩的民间文艺是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靓丽一笔,它们在历史发展的浪潮中生生不息,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新时代文艺女性大创作的背景下,我们有责任重现民间文艺的光芒及其中女性艺术家的风采。  清末到民国中期这段绵竹年画最后的黄金时代,出了一位名声响亮的女艺人,她就是姚春荣。聪明好学的她六岁开始习画,七八岁便掌握了基本的年画上色手艺,十来岁的时候,她的技术已经十分熟练了。逐渐的,她不再满足于单纯上色,
应美国中国画廊柴学斌先生邀请,乡风堂学子在恩师任光荣先生的指导下,不畏酷暑与严寒,历时一年筹备了此次旅美联展。本次联展名为《乡韵芳菲》,通过百花寄语乡思,将展出乡风堂学子关于工笔花鸟习作阶段的作品。联展将于2017年8月26日在位于旧金山的中国画廊隆重开幕。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释《六祖坛经》)。人生是一种修行。唯有历经岁月的磨砺,才能拥有一份修为。在这修为之中,对待人生种种的艰难,若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