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编码框架的超高清制作技术

来源 :现代电视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zhou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JPEG-XS分辨率伸缩特性的演进,提出一种分层编码的超高清制作技术,解决8K、16K等超大幅面实时编辑的相关问题.
其他文献
构建超清化、移动化、智能化新一代技术体系,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4K/8K超高清技术的应用部署,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落实超清化的重要抓手.2018年10月,总台开播全国第一个上星4K超高清频道;2021年2月,总台8K超高清频道试验播出;目前,总台8K超高清电视频道和8K超高清公共服务平台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当中.
期刊
本文重点阐述了JPEG-XS编码MXF封装的文件格式在8K播出系统中的测试和应用,重点对视频服务器平台播出JPEG-XS节目文件的可播性、解码平台性能及文件兼容性进行验证,并对节目文件进行初步主客观评价.
提出在复杂条件下采用三圆盾构技术修建地铁换乘车站的新方法,结合某换乘车站案例,对三圆盾构近接施工换乘车站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重点分析了三圆盾构施工引起的运营车站底板、围护结构、管片、周边地层等变形情况.结果表明:三圆盾构车站宽度范围内,原有车站底板向下沉降,原有车站围护结构向新建车站方向发生水平变形;三圆盾构车站上方管片向下变形,下方管片向上变形;受三圆盾构车站中间立柱的影响,两立柱之间管片上部沉降量和下部上浮量均比立柱位置大;在设计时为确保新建三圆盾构车站结构安全,需采取增加临时支撑、增强管片刚度
为研究软土地层隧道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加固厚度对隧道上浮量的影响,以珠海市横琴杧洲隧道为依托,采用小应变硬化模型(HSS模型)作为软土本构模型,在PLAXIS 3D软件中建立了软土地层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并对比了不同环形加固厚度下的隧道上浮量、河底土体位移和隧道周围土体的受扰动范围.结果表明:未对软土进行加固时,数值模拟得到的土体位移与二维理论推导的结果吻合较好;软基地层预加固处理能使加固土体与隧道整体抗浮,有效抑制隧道局部的上浮变形;软土加固厚度为0.10D(D为隧道外径)时,河底上浮量和隧道上
基于非饱和土的平面应变抗剪强度公式,考虑中间主应力和基质吸力的共同影响,分别建立了均匀与线性2种吸力分布下非饱和土上埋式涵洞的竖向土压力公式,并对其进行可比性分析,对比文献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进行正确性验证,最后探讨了各参数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上埋式涵洞竖向土压力公式为系列化的有序解析解,可退化为文献已有解答并包含众多新解答,并能计算涵顶上方不同高度处的竖向土压力,工程应用前景广泛;基质吸力对涵顶竖向土压力具有重要影响,且线性吸力影响不如均布吸力明显,应考虑回填土的非饱和特性并实测吸力分布;中
依托南京江北新区江漫滩地层地下空间基坑群工程,对深度、面积差别较大的两相邻基坑进行开挖数值模拟研究,提出3种不同开挖时序,对比了不同开挖时序下围护结构变形、地表沉降、坑底隆起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开挖时序控制下基坑外墙与共墙变形作用不同,深浅交替时序控制作用最大,先深后浅次之,先浅后深最小;在开挖深坑下部土方时,先浅后深时序下,共墙最大变形位置在浅坑底部附近,而另外2种开挖时序下共墙最大变形位置上移到墙顶;在减小坑外地表沉降方面,深浅交替时序作用最大,先深后浅次之,先浅后深最小;先浅后深时序施工深坑上部土方
为了研究并行曲线隧道施工顺序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以横琴杧洲隧道工程为依托,建立了并行曲线隧道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工顺序和曲率半径r(r=500,800 m)下新建曲线盾构隧道开挖对既有隧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工顺序对既有隧道位移影响较小,曲率半径对既有隧道位移影响相对较大;随着曲率半径(r=500~800 m)的增加,既有隧道位移增加约15%;既有隧道的位移主要在盾构开挖面前方2D(D为隧道外径)、后方1D范围内产生;施工顺序对既有隧道内力的影响与曲率半径有关;隧道曲率半径为50
家事案件是指确定身份关系的案件及基于身份关系而直接产生的婚姻家庭关系纠纷。家事纠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发生变化,法律的关系也愈加复杂,致使我国现行家事审判机制出现诸多的不适应,也使得了社会各界对于家事审判专业化改革的关注和呼声越来越高。为此笔者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法院家事专业化审判改革情况为实证调查分析样本,由点及面,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家事审判的形势和现状,指出当前我国家事审判在程序、机构及工作人员设置三个环节方面普遍存在的审判程序规范和立法不足够完善、举证责任的分配不当,家事审判辅助人员审判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制作岛3采用后期前置的方式参与到《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文艺演出节目工作中,创新工作模式,节目播出呈现效果得到了非常好的评价,本文对此次技术方案及工作实践进行了总结介绍.
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在节目生产过程中,从新闻采访、配音、演播室直播到后期制作各个环节进行节目技术质量把控,本文以送评金帆奖评选的《苏州新闻》为例,对技术团队细节把控的做法进行了介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