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对话会传递的音符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E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31日至6月2日,笔者有幸随解放军代表团一行参加了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为期三天的第12届亚洲安全峰会(又称香格里拉对话会,简称“香会”)。此次“香会”共有来自3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50多名代表参加,其中有21位国防部长或副部长,10位三军司令或军种司令,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在“香会”历史上前所未有。
  “香会”的性质是一轨半(既有官方背景,又有非官方的学者、专家参与),表现为二轨(非官方背景)组织、一轨(官方背景)参与,即由英国民间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搭台,新加坡政府协办,世界大公司赞助,但实际活动是一轨的。与会者包括世界主要国家在内的众多国家的军方和外交界高级代表。他们在会上进行政策宣讲,会下则广泛开展双边或三边会晤。目前,“香会”已成为世界上参会国家最多、级别最高、影响力很大的地区多边防务论坛。
  欧洲积极“转向亚太”
  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在大会发言中开篇指出,“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再次证明,亚太地区正在成为世界人口、全球商业和安全的重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今年“香会”期间,世界大国的战略互动与调整格外引人注目,其中最突出的是欧洲积极转向亚太,从而使得近年继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纷纷“转向亚太”、“向东看”或“东向”后,世界主要力量均齐聚亚太。此次欧洲“转向亚太”突出表现在,欧洲国家或组织参加会议的代表规格之高前所未有、参与亚太安全事务的积极表态前所未有。具体看,不仅欧盟“三驾马车”英、法、德的防长齐聚新加坡,而且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巴特尔斯、欧盟军事委员会主席罗希耶空军上将也悉数到场。他们在场内努力宣传欧盟与亚太的天然联系,充分表达参与热情,在场外则积极与相关各方开展双边和多边会谈。这充分表明,亚洲的崛起已吸引世界所有主要力量的关注和转向,未来世界主要力量在该地区的互动将显著加强。这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战略运筹既构成挑战,也提供机遇。
  中美关系成为亚太安全的枢纽
  从此次会议全程看,讨论焦点主要围绕中国与美国两国展开,中美明显成为地区安全议题的重心。首先,中美两军领导人的发言备受外界关注。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在大会第一天首个发言,会场座无虚席,哈格尔在提问环节收到10个具有十分挑战性的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戚建国中将第二天首个发言,在提问环节则收到了16个问题,凸显了世界对中国在亚太安全事务中地位的高度关注。总的讲,今年“香会”的气氛较为轻松平和,争端方并没有出现此前媒体猜测的激烈交锋与指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中美两国元首即将会晤之际,中美关系积极向好态势为此次对话会注入了友好的正能量。中美代表不愿在这样场合相互公开指责,美国也不支持盟友主动挑衅,从而使此次对话会表现出“低调处理争端,高调宣示合作”的调子。未来,中美关系的向好或向恶,将决定着“香会”等此类地区多边安全论坛的议题与气氛。
  美国加快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
  此次哈格尔在“香会”上的发言,是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内对亚太事务第一次正式表态。哈格尔的讲话清晰地表明,美国贯彻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内提出的“战略再平衡”的决心毫不动摇,而且还将不断落实、扩大和巩固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存在。这突出表现在美国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仍将显著加大对亚太安全的投入。
  一是增大对亚太地区的外交、经济和军事投入。在财政紧缩的情况下,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外交援助仍增加7%,并提出“湄公河下游行动倡议”,积极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在军事方面,美方表示,即使财政再紧缩,也要将美国军费开支保持在占全球国防开支40%的较高水平。在帕内塔去年宣布2020年前将在亚太部署60%的海军力量基础上,哈格尔此次宣布2020年前要将60%的空军力量部署到亚太地区;在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后,原驻守亚太的部队将重返亚太基地;美国陆军第一军被确定为亚太的“地区联系部队”;未来几年,将在新加坡部署四艘滨海战斗舰,在澳大利亚达尔文港部署2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将最先进的作战平台如F-22和F-35战斗机部署到日本,将第四代弗吉尼亚级快速打击潜艇部署到关岛;大力推进领先的军事技术研发能力,明年将在舰船上部署固态激光器,以应对导弹袭击、无人机等非对称威胁。
  二是加大对联盟、伙伴关系的投入。美国除加强美日韩、美日澳现有三边关系外,还试图撮合美日印三边关系。此外,美国还明确提出了加强与新加坡、新西兰、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尼等国的具体伙伴关系安排。
  三是加大对地区安全架构的投入。美方认为,双边关系与联盟仍然是美国在处理地区安全事物上的支柱,但多边框架为国家间合作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平台和机会。哈格尔此次正式向东盟十国国防部长发出邀请,明年在夏威夷召开东盟十国与美国防长会晤,就实现地区和平与安全进行讨论。
  美国此次高调重提战略“再平衡”,主要有两个考虑:首先是安抚盟友。美国在财政紧缩、军费开支减少的情况下,要向盟友表示仍然有足够的能力介入亚太事务。同时也向盟友表示,虽然中美宣布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但美国不会以牺牲盟友为代价,美国与其盟友关系牢不可破。其次是在深度与中国接触的同时,同比加大对中国的遏制力度。当前,美国正积极探索与中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加强中美战略协调,但同时美国对中国崛起后挑战其霸权地位的担忧难以消除,因此美国在加大接触同时加紧对中国的战略围堵和防范。未来相当一个时期,美国对中国既接触又遏制的“两面下注”战略将保持不变。
  平静表面下暗流涌动
  虽然此次“香会”整体气氛比较缓和,特别是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低调收敛,没有与中方发生直接碰撞,大家均保持理性与克制,但从主要对手方的发言中,我们仍然强烈感觉到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涌动。一是在周边领土争端中,中国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仍然十分恶劣,明明是对方主动挑衅和破坏现状,但国际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是中国在不断挑事,主动示强、以大欺小。二是东盟内部加快整合,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抱团对我”的态势基本形成。目前,东盟各主要方明确提出联合推动与中国签订《南海各方行为准则》,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主张双边解决方案面临更大困境。三是与中国有海洋权益争端国家提出了管控争端的新倡议,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利弊,加以有效应对。比如,越南提出与中国签订“不首先使用武力”协定问题,菲律宾提出与中国设立危机热线问题,日本提出在钓鱼岛海域要“维持现状”等。四是美国加大拉拢东盟国家的力度。美国在东南亚加快实施“打进去,拉出来”的策略,除明确加强与东盟各国双边安全合作外,还倡议明年夏天在夏威夷举办东盟十国防长与美国防长的“10 1”会议等。
  在此次“香会”上,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越南与我们进行积极接触,日本、菲律宾防长在发言中则表现出相当克制与理性,一直被认为“亲西方”的新加坡在会下反复表明他们只是在大国间走一条不偏不倚的平衡路线,其他周边国家如缅甸、老挝、柬埔寨、文莱、马来西亚、印尼等则明确表示将致力于发展对华友好关系。事实上,周边国家都清楚认识到,中国巨大的发展势头无法阻挡。中国本身巨大的体量以及经济活力,使周边国家在进行战略选择时,不可能完全倒向西方,这是中国做好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要基础。
其他文献
《阿拉伯世界与巴勒斯坦问题》  陈天社/著  2013年7月版  世界知识出版社  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世界的重要一环,阿拉伯世界是影响巴勒斯坦问题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本书首先系统地梳理了阿拉伯世界与巴勒斯坦的历史关系,认为公元前6世纪的奈伯特王国时代是阿拉伯游牧部落定居巴勒斯坦的开端。阿拉伯帝国时期,巴勒斯坦具有了永恒的阿拉伯和伊斯兰属性。耶路撒冷曾是穆斯林的礼拜方向,是先知穆罕默德登宵之地。688
据法新社9月2日报道,印度数百万工人当天举行罢工,抗议总理莫迪的支持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抱怨这样的政策会让他们失去工作,伤害普通民众。大量来自银行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煤炭行业的工人参加了此次罢工。  报道称,此前印度工会曾与财政部长阿伦·贾伊特利进行谈判,但是失败了。他们要求政府放弃廉价出清国有企业基金的计划,但印度政府称,这一计划是为了刺激公共资金和关闭落后产能。  据报道,此次罢工已经影响了印
4月11日,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对韩国展开历史性访问,引起了世人关注。这是北约秘书长首次到访韩国,并“恰逢”最近朝鲜半岛局势日益紧张之际。在与韩国政要会谈期间,拉斯穆森呼吁朝鲜“中断威胁性的言论和行为”,并承诺将在朝鲜问题上与韩国合作。此外,北约和韩国还宣布将加强合作以应对网络攻击。人们不禁要问:朝鲜半岛距北约何止万里?亚太局势又与北约何干?  “全球合作”: 北约触手伸向亚太  作为一个发源于欧洲
中国新一届政府上任已经一年。一年来,中国外交出现了值得注意的变化,可以初步总结出下面四大新特征。  第一,重视新兴国家,推动国际力量格局的平衡发展。传统上,中国外交以大国关系为核心,其中对美外交是关键。可是在新一届政府上任之初,国家领导人没有选择访问传统西方发达国家。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出访选择了俄罗斯,随后到访南非,参加在那里举办的“金砖国家峰会”。两个月后,习近平的第二次出访选择了拉美。随后他又
6月25日,由尼泊尔政府主办的尼地震灾后重建国际会议在加德满都举行。中国、印度、挪威、日本、欧盟、美国、联合国等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会议。外交部长王毅与会并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参与尼灾后重建一揽子方案。  王毅表示,4·25特大地震让中尼两国人民更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是唇齿相依,什么是命运共同体。在尼泊尔重建进程中,中国人民将坚定地与尼泊尔人民站在一起。中方愿综合利用援助、贷款等多种方式,鼓励
2015年8月6日,美国克利夫兰,2016年大选共和党初选举行首场总统竞选人电视辩论,特朗普、杰布·布什等民调排名靠前的十人出场。  随着2015年8月6日共和党党内初选首场电视辩论的举行,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前哨战”正式拉开帷幕。截至9月初,民主、共和两党已分别有5人和17人宣布参选意向,总人数达22人,平了2008年大选两党初选阶段参选人数的记录,而且还有可能随着竞选形势的变化继续增多。
当前制约中美互信的根源是什么?如何从战略文化差异理解中美关系?2014年5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战略再保证和决心:21世纪的中美关系》一书,尝试以一种独特的视角阐释上述问题,给我们以答案。该书的两位作者分别是詹姆斯·斯坦伯格和迈克尔·奥汉隆,前者曾担任奥巴马政府的常务副国务卿,后者为布鲁金斯学会的高级研究员。两人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处理中美关系的实战经验,他们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值得我
在如此敏感的日子,来到如此敏感的地点,安排如此敏感的活动。  2012年3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问被称为“三八线”的韩朝非军事区,而3月25日正是朝鲜前领导人金正日去世100天,3月26号是“天安”号事件两周年。在如此敏感的日子,来到如此敏感的地点,安排如此敏感的活动,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其具有的敏感意义。  以“三八线”闻名的朝韩非军事区是世界上守卫最森严的边境地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称之为“
【英】《经济学人》2015年9月11日  针对伊朗的制裁将被逐渐解除,这一前景刺激了国际资本对伊朗市场的热情。8月,伊朗商贸推介会在瑞士苏黎世举行,吸引众多投资者。伊朗拥有和土耳其一样多的人口、和西欧一样大小的领土,以及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气储量,有大量潜在的投资机会可以发掘。投资者还有望通过伊朗市场把贸易拓展到周边其他不易进入的国家。有些行动迅速的投资者甚至已经动身前往德黑兰实地考察。  但是现实
2014年1月31日,巴基斯坦特别法庭下令逮捕前总统穆沙拉夫,并拒绝其出国接受治疗的请求。特别法庭当天发布针对穆沙拉夫的可保释逮捕令,并以其仍为限制出境人员为由,拒绝了穆沙拉夫出国接受治疗的请求。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巴基斯坦前总统,在被迫退出政坛并离开巴基斯坦之后,历尽坎坷。他对巴基斯坦曾有再造之恩,而未来的命运又殊难预料。随着他被以叛国罪起诉,国际舆论重新又聚焦到他的身上。其实,这位从前的政治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