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ct_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发病的危险因素和原发因素.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确诊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159例(178只眼)门诊或住院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就诊,年龄相差3岁以内,相同性别为匹配条件159例非青光眼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人群所患疾病与青光眼无相关性.首先分析病例组NVG发生的直接病因,进一步通过采集每位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吸烟史、饮酒史、心理应激状况、睡眠情况、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心血管病史、眼部手术史、眼部外伤史、近视史、远视、家族史、眼压、血压、血红蛋白、血沉、血糖、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数据,分别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以上因素与NVG发生的关系.结果 159例NVG患者直接病因分析发现视网膜静脉阻塞61例61只眼(38.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4例(34.0%),66只眼(42.5%).单因素分析提示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眼部手术史、眼部外伤史、眼压、血压、血糖、血甘油三酯9种因素在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将以上因素引进行回归分析见,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眼部外伤史、眼压、血糖、血甘油三酯被引入回归方程,6种因素均为NVG发生的危险因素(P<0.10).结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NVG发生最主要的病因;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眼部外伤史、眼压、血糖、血甘油三酯为NVG发生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LASIK术中角膜瓣厚度与切削面光滑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09年3月接受LASIK的105例,209只眼进行观察分析.手术中测量角膜瓣厚度并记录切削面光滑程度的形态特点.结果 角膜瓣厚度与切削面的光滑程度相关.表现为:角膜瓣越厚的角膜切削面越粗糙.结论 角膜瓣的厚度是影响切削面光滑程度的重要因素。
目的 调查吉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菌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 取2004~2008年间135例疑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行KOH涂片镜检,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者,取角膜刮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 真菌培养阳性率为70.37%(95/135),其中混合感染为14.74%(14/95).培养阳性的真菌菌株中镰刀菌最多(45.87%),其次为念珠菌(20.18%)和曲霉(15.60%).结论 吉林地区
目的 比较Pentacam、iTrace和OrbscanⅡz测量近视眼角膜前表面Q值和屈光力的差异,评估3种方法的一致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择100例(100眼)近视患者.用Pentacam、iTrace和OrbscanⅡz测量同一患者角膜前表面的Q值和平均Sim K值.用方差分析来比较测量结果,用Bland-Altman法评价测量的一致性.结果 Pentacam、iTrace和OrbscanⅡ
目的 探讨防止老年人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22例(124只眼),年龄55~80岁,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采用显微镜下保留翼状胬肉球结膜,彻底分离并切除结膜下增生的筋膜组织,翼状胬肉头部向上或向下转位,切除内侧多余部分球结膜,平复并对齐球结膜,然后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5~6针,术后消炎、对症治疗.观察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11只眼复发,复发率为8.87%,其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闭角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4例24只眼,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例9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例8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例2只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例2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绝对期2例2只眼,慢性葡萄膜炎1例1只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待虹膜新生
目的 在儿童白内障术中应用两种不同的玻璃体切割系统行后囊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IOL),比较术后视轴混浊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连续收集因先天性及发育性白内障收入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并行手术治疗的8岁及以下患儿,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及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间分别采用18-G及25-G玻璃体切割系统行后囊切开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采用x2检验比较两种手
目的 比较IOL Master与ALLEGRO Oculyzer测量前房深度的差异,并对两者的一致性进行评价.方法 前瞻性研究.对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拟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53例(87眼),分别用IOL Master和ALLEGRO Oculyzer进行前房深度测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结果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Bland-Altman分析评价两者的一致性.结果 IOL Mast
目的 研究近视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微波动幅度和调节滞后的改变.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在视光门诊规范验配、随诊、配戴角膜塑形镜者15例作为观察组,框架眼镜者15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开放视野型红外验光仪(WAM-5500)测量两组在0~4 D的调节刺激下的调节反应,计算相应的调节微波动幅度、调节滞后值和调节误差指数.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在0、1、2、3、4D调节刺激下,角膜塑形镜组
本刊白1999年创刊以来,便受到国内外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专业人员的一致认可,自2010年更名为《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后,先后被北京、上海、福建等多个省市列为评审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医学卫生刊物名录一级期刊。2012年本刊变更为月刊后,刊发的信息量成倍增加,发表时滞缩短,杂志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受到了众多业界学者的好评,并进入省卫生厅评审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医学卫生刊物名录一级期刊(2012版
期刊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在白内障手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破裂的病例,探讨晶状体后囊破裂的处理方法,人工晶状体的植入与否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SNEC)行白内障手术发生晶状体后囊破裂的病例.结果 白内障术后一月,最终随访视力与术前视力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一月及最终随访的视力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病例相比有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