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制的三重功能及其实现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mygod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国家所有制为主导、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发挥国有制的主导作用,就必须首先搞清楚它有哪些客观经济功能.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理论界并未能取得一致的认识.近两年来.有的专家提出“所有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的论断.应当说.提出这一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一.手段和目的是相对而言的,说所有制相对于生产力是手段,与说生产力相对于消费是手段一样正确.第二.一定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其中,生产力是内容,以一定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是形式,发展生产力必须以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为手段.第三.所有制的客体是生产资料或资本,要发展生产力或提高经济效益,一定要以盘活资本为手段.但是.由于所有制的内涵比较复杂,具有多重功能.在一篇文章里只讲“所有制是手段”,那就有失偏颇.我认为讲所有制特别是国家所有制的作用,应全面认识它的三重客观经济功能,并明确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才是全面的、正确的.
其他文献
<正>王老师,近来我们都在学习十五大报告.报告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成为同学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我想就“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问题向您请教.您是怎样看待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两者关系的?我们恐怕还得先简单讨论一下“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各自的含义.你能对此谈一下你的认识吗?在政治学意义上,所谓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政治体制、政治权力结构、政治运行机制等,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旨在优化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
自1995年樊纲与崔之元、吴易风的“范式之争”以来,“中国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1996年理论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集中于“要不要”、“应不应”的主客观条件的研究,97年则深入到如何构建“中国经济学”的层面。本文试将有关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本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应用电子计算机建立多项式回归施肥效应函数.研究提出了江淮地区中等肥力马肝泥田油菜推荐施肥量及最佳配比.更多还原
摘要通过改变氢化反应的温度与测试中国产悬浮液催化剂“二级”的应用效果试验,利用IGOR+工艺在DMT设备上进行依兰煤直接液化的可行性研究,以实现直接液化装置的设计基础。  关键词温度;悬浮催化剂;依兰煤 IGOR+工艺;DMT设备;直接液化;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101-0102-01    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利用煤炭液化技术生产燃料油是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