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lusa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化学实验 教学 新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166-01
  
  初中化学教材改用了新教材,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加强了实验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如何加强和完善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抓基础、重基本操作
  在平时对学生的考查中,我都会出一些基础实验题,只需掌握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一般除杂质所用的试剂即可,试题难度不大,但是全对的同学不多,主要表现为:写仪器名称错别字多,如“水槽”写为“水糟”、“试管”写为“气管”。其次,对事物特征判断模糊不清。如有一推断题,题意是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铜等物质,粉末溶于水为澄清溶液,由于误以为澄清即为无色,大多数学生都排除了硫酸铜的存在。这些都是不该犯的错误。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逐一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掌握牢固之后则要重视实验基本操作教学。例如:在教学“滴管的使用”时,先向学生讲清滴管的构造、功能、使用注意点,再反复对学生使用滴管的操作进行训练(包括吸液、挤液、悬空放置、滴入容器、滴管的放置和洗涤)。在讲解使用点时,启发学生思考;①为什么滴管伸入溶液前要先挤捏胶头?②为什么使用时不能伸入试管或接触烧杯壁?③为什么滴管不能横放或倒拿?④为什么不能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⑤不经常清洗的滴管为什么不能再吸其他试剂?实践证明,这可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滴管的知识,同时养成善于分析、思考实验细节的习惯。
  二、多做并做好演示实验
  由于初三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兴趣浓厚,但观察实验往往不够细致。因此,我們应使演示实验学生化,多提供探究性问题,注重分析实验过程和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提高演示实验的探索性和研究性。
  如在做利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之后,有同学提出可不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我根据学生提议,把碳酸钙和稀硫酸混合,刚开始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气泡没有了,由此,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硫酸不纯净吗?”、“稀硫酸的浓度不够吗?”、“两者反应生成何种物质?”、“该物质有何特性?”让学生自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这样就会出现刚才那种现象。学生通过演示实验加深了对二氧化碳制取的认识。
  三、加强对分组实验教学的调控、指导
  新教材把实验大都改成探究性实验,这样通过实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的一般方式。在分组实验中,我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动口、动脑、动手,最大限度的调动和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先熟悉实验内容后,相互讨论而提出猜想或假设,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再得出结论。例如:讲钢铁制品锈蚀条件就可采用分组实验再得出结论,并采用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讨论并猜想铁钉和铁块为什么会生锈?生锈的条件是什么?发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变化?对如何防止钢铁制品锈蚀有什么建议?根据讨论进行实验设计,分组每天观察铁钉生锈情况,观察十天,并做好记录。要求学生按实验报告的形式,写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及药品、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学生的实验思维才不会禁锢于教材内容,才会在具体的环境中灵活变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是要求学生动脑、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所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挖掘并利用其优势,积极探索优化实验设计的模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来引导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呢?我认为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带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化学紧密相关。我们应开放学生视野,引导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去发现和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附近有间工厂排出的废液中有大量有毒的硫酸铜,给生活用水、种植和养殖带来极大的危害。我让学生取一些废液带到学校,问他们怎样治理和回收铜?同学们思维活跃,探讨气氛热烈:有些同学提出可加入过量铁,进行过滤,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过滤、并蒸发滤液,从而既除去了硫酸铜,也回收了铜;有些同学问可否用活性炭或木炭来吸附;有些同学问可否加入氢氧化钠等。根据同学们的讨论,我引导学生亲自设计实际应用方案,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通过这种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又使学生觉得化学就在身边,学习化学有用,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方法,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更新升级迅速,使得该技术为“泛在”的特点,从而加速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互联网+”时代,各大企业都开展了信息化建设,而信息化建设的最基本的要求就
期刊
高考数学复习中,教师的基本教学任务就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一个系统的、有机的整体,使学生的认识结构得到完善,思维能力有所发展,心理素质不断健全,从而适应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复习中就要重视过程,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融会贯通前后知识的联系,切忌孤立对待知识、思想和方法。要讲到位,还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指导,揭示暴露
把法律权威丧失的原因归结为法律信仰的失落不失深刻,但也存在着用法律权威之丧失解释法律信仰之失落这种循环论证的可能。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法律信仰缺失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期刊
期刊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首次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作为扩大人民民主,保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之一,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迈
当前一些地方开始注重强调要做好老年人的关系和爱护,因为老年人对于我国的贡献力量是不容忽视的.然而,老年人有病了不能够及时进行护理,将会严重制约到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
期刊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中极其重要的制度,既关系物权人权利的保护,也关乎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本期我们从含义、立法缘由、条件、后果和例外五个方面对该制度进行介绍.rn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