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机及防治思路

来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m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较常见病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一个或多个甲状旁腺病理性(肿瘤或增生)过量分泌甲状旁腺激素所造成.随着血钙测定和甲状旁腺素测定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也随之上升,目前我国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为骨型和肾型.治疗方面,主要以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术后并发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西药治疗虽能增加其骨密度但并不能降低骨折风险,为提高临床疗效,治疗上应当在中医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诊疗体系下遵循“消瘿散结,兼顾补脾益肾”为基本治疗原则.现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质疏松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青海地区汉族、回族、藏族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骨折风险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324例,收集所选患者的FRAX中相关骨折危险因素,在FRAX中录入相关指标后计算3组患者未来10年髋部骨折概率(PHF)及主要部位骨折概率(PMOF);根据民族将其分为汉、回、藏3组,比较三民族PMOF及PHF的差异;根据代入与不代入股骨颈骨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在糖尿病基础上继发的以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加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骨病.常规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疗效有限,存在增加非典型骨折的风险,因此亟待寻找新的积极高效的治疗手段.外泌体是一类包含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物质的胞外囊泡,介导细胞间通讯发挥对靶细胞的生物学效应.近来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产生的外泌体能够在糖尿病模型中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炎症水平、促进微血管损伤修复,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调控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动促进骨形成等功能
目的 研究近20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病位和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对文献中涉及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位、处方进行筛选、整理后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1.5.4软件,对病位经行频次分析,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四气五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 符合标准的文献共纳入266篇,统计后发现原发性骨质疏松病位以肾为常见,得出频数大于35的中药共20种,系统聚类分析归为6类,关联规律分析得到12
目的 探讨金匮肾气丸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TCMSP数据库中筛选金匮肾气丸活性成分与作用靶标,用Cytoscape3.6构建金匮肾气丸“药物-活性成分-靶标基因”网络图;在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中查询骨质疏松症疾病基因,与金匮肾气丸活性成分靶标基因取交集后,从STRING数据库获取PPI网络信息,导入Cytoscape3.6构建网络图,再用CytoHubba插件中的MCC和Degree算法筛选并获得关键基因;用David对关键基因进行GO生物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
目的 筛选并验证森登-4汤治疗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作用靶点.方法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中TCMSP、PubChem等数据库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n平台,获得森登-4汤的化合物信息,运用DISgeNET、PharmGkb、OMIM、NCBI等数据库,获OA疾病相关靶点基因.以Merge工具构建“森登-4汤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筛选靶点蛋白.建立家兔OA模型并给予森登-4汤灌胃治疗,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家兔膝关
目的 总结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药熏洗处方用药规律,为中药熏洗治疗推广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抽取河南省骨科医院2018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住院患者电子病历信息,建立熏洗处方数据库,采用R软件分析处方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及药物、证-药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 熏洗方常用中药有透骨草(80.04%)、伸筋草(80.04%)、花椒(78.56%)、川芎(73.25%)、川乌(73.25%);熏洗方以温性药为主,药物归经主要为肝、肾、脾三经;关联分析可知,“透骨草 → 伸筋草”“(透骨草,花椒)→ 伸筋草”为最常用配伍组合;
目的 观察壮骨止痛胶囊调控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LC3对去卵巢雌性大鼠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去除大鼠双侧卵巢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壮骨止痛胶囊组、雷帕霉素(RAPA)组和3-甲基腺嘌呤(3-MA)组,另设空白组、假手术组(仅去除卵巢周围相应体积脂肪),每组7只.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原代培养测定生长曲线并检测其碱性磷酸酶(ALP)活力,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股骨Beclin1、LC3及p62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PPAR-γ的表达.结果 ①与空白组比较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微结构退化、强度下降为主要变化的骨骼疾病,常导致骨折的发生.它通常是由骨吸收增加,而骨形成的相应增加不能充分代偿所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常常由多因素引起,其中遗传因素对于峰值骨量、骨结构以及骨骼恶化和脆性骨折的易感性至关重要.然而,仅遗传因素不足以解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以及脆性骨折的发生.目前表观遗传因素被认为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且已证实骨代谢受表观遗传机制的调控.作为表观遗传学重要组成的DNA甲基化,可通过调控骨质疏松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DNA甲基化对成骨细
人体内的骨稳态是由骨形成和骨吸收活动组成的动态平衡过程.骨稳态的失衡和功能障碍是包括骨质疏松症和骨硬化症在内的多种骨骼疾病的基础.以往研究证实Wnt、BMP、PTH/PTHrP、Notch和Hedgehog等信号通路参与调控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功能及骨稳态的平衡,其中Wnt信号通路的作用尤为关键和重要.本综述以此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在总结Wnt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功能调控的基础上,讨论了与该信号通路功能活性变化相关的人类骨骼疾病,结合利用基因工程小鼠模型进行Wnt信号通路的研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发病率显著增加,而筛查骨质疏松及预防骨折工作开展仍不充分,仍然有较多骨折患者从未接受过骨密度的检查.常规CT的广泛使用为骨质疏松增加了一种补充筛查方法,可以通过椎体CT值诊断骨质疏松及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且无需额外的辐射、费用、时间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论述了椎体CT值以及常规CT结合人工智能诊断骨质疏松及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