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近年水平形变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东北地震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华北地区GPS水平形变反映出阴山-燕山南缘构造带、张家口-蓬莱隐伏断裂带、郯庐断裂带及建昌-唐山-邢台构造带具有较强的活动性,成为不同时间的压缩区段.近年的基线和位移量的表明:形变压缩区和位移量较大的地区是地应力积累较大地区,因此,成为中、强地震孕育发生的场所,这两项可作为判定地震危险区的标志.
其他文献
本文叙述了闾阳-康平-长春地学断面计算机数字化管理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功能特点及实现过程,该系统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对矿产资源、地震灾害的预测和预报。
分析了影响磁偏角磁变仪定向质量的原因,指出应重视阻尼器影响。提出磁偏角磁变仪以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定向最佳,用扭头带动镜面法定向实用性强,无须做任何改正
辽宁省自70年代建成监测台网以来,发生几次中强地震,其中包括邻近地区朝鲜境内的天摩山5.7级地震和殷栗5.5级地震。为了更多地挖掘我省中强地震异常信息,更好地寻求预报指标,笔者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做了有关计算。发现该地震前,辽东半岛及邻近海域地震异常明显、宏观异常丰富。其主要异常标志类似于海城、营口、彰武中强地震,因此,殷栗地震异常总结对于确定我省中强地震预报指标具有实际意义。
根据海城地震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震后地裂缝分布和形变测量结果,结合震区的地球物理探测资料,对海城地震孕育的地球物理环境做了讨论。作者认为,在理论上,海城震区中部地壳的局部低速层内的介质,可能同时具有低密度、高温和高导电率性质,并使该处介质的其他力学性质发生变化,使其难以积累较大的弹性应变能,而将应力转移到其上部的上地壳,在那里形成较高程度的应力集中,成为孕震体。因此,地壳内低速层的存在可能为寻找大
本文清理了吉林省震前地倾斜异常实例,总结了吉林省地倾斜震前异常特征。并从观测仪器特性和区域构造特点两个方面对异常特征作了分析和讨论。
本文说明了“场兆”、“源兆”的概念及物理意义,并运用上前地下水位异常的常见模式,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场兆”和“源兆”在时间进程,空间分布,变化开矿和剧烈程度四个方面的不
本文用模式识别方法对台站地磁资料质量现况及各评比单项在综合评比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在对地震电磁波产生机理基础的分析上,结合近年来观测实践,深入具体的分析了震前电磁波的短临异常与相关地震的对应关系,同时也总结了观测仪器的有效使用与技术改进,从而展示了电
应用震前电磁波异常信息进行地震短临预报研究了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庆地震台经过近两年多的观测及实际震例验证,基本说明了MDCB型地震前兆监测仪监测的时变曲线图、日变曲线图等七
松辽盆地是大型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具民上坳双重结构,基底形态继承了海西期近EW向构造面貌,基底断裂控制了盆地NE向展布,总体上形成了北东向分带、南北向分区的柳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