幔源CO2释出机理、脱气模式及成藏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地学前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u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幔源CO2如何从地幔岩浆中脱出并进入沉积地层中形成CO2气藏聚集这一关键问题,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前缘方向。研究表明,地幔深部的碱性玄武岩浆和碱性岩浆才是深部流体和CO2等挥发份大量赋存、渗滤和释出的场所。浅成侵入岩、次火山岩和火山通道等是CO2释放和聚集的有利位置,岩浆期后和岩浆衰弱期的热液活动阶段是CO2大量释放和聚集的有利时期。幔源CO2进入沉积盆地中具有3种脱气模式,即沿岩石圈断裂直接脱气模式、热流底辟体脱气模式和壳内岩浆房-基底断裂组合脱气模式。CO2的固有物化性质决定其运移相态多样,具有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雷击对高层建筑的常见侵袭途径、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和高低压变配电系统,提出了高层建筑直击雷防护措施、侧击雷防护措施、防雷电波侵入措施、电磁感应防护措施、防
从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内在质量等方面对烤烟膜下小苗移栽与常规移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烤烟膜下小苗移栽能减少剪叶,降低育苗成本;缩短还苗期,延长大田生
股权代持作为一种非常态的投资形式,打破了股权之人身性与财产性权能由单一主体行使的限定。实际出资人能否排除名义股东债权人申请的强制执行,成为亟待解决的争议之一。执行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可监测地球表面的微量形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冰川漂移、地面沉降、活动断裂及山体滑坡等引起的地表位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得到日益重视的新方法,与其他监测方法(如GPS监测等)相比,用D-InSAR进行地面微位移监测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精度高、覆盖范围大且空间连续的巨大优势。采用D-InSAR技术对阿尔金东段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尔金断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