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课不随意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篇教学的概念
  
  语篇是以篇章为单位的阅读材料,是学生获得信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载体。其内容往往紧扣一个主题,向学生展现完整的语言概念,让学生体验并运用所学语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他们更加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然而笔者在观摩一些课例中发现,有些老师上随堂课教授语篇时存在以下误区。
  
  二、观现象,析原因
  
  1、化整为零,肢解阅读
  面对语篇篇幅长,容量大的现状,很多教师往往先扫清语篇中的单词和句型障碍,然后让学生感知理解语篇的内容。
  【案例1】
  以《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五年级5A Unit4《Halloween》的A部分为例。以下是一位老师的上课流程:
  Step1:播放一首万圣节歌曲,引导学生走进万圣节,感受恐怖气氛。
  Step2:学习句型
  教师呈现几张有关万圣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
  T: What holiday is it?
  S:It is Halloween.
  T:Yes.Look at these pictures. What do we need for Halloween?
  Here is a new word "need".It means “需要”.What do we need?
  (板书句型:What do we need? We need~)
  S1:We need~
  在这环节中由于学生回答不出提问,老师就先教单词,然后让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Step3:将万圣节物品mask、pumpkin、vase、flowers和sweets带入课堂,询问学生喜欢哪种物品,从而引导新句型“Do you like~? Yes,I do./No,I don't”接着以歌谣形式巩固这一句型。
  Step4:Read Part A
  反思: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兴致高昂,掌握了不少关于万圣节物品的单词,但到了尾声才阅读语篇。这样的设计是对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准确。这种解剖语篇、视单词句型和语法教学为语篇全部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有效的获得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信息,抑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的提升。
  2、单纯直接,肤浅阅读
  有的教师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费尽心思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然而这些看似有趣的情境往往忽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缺少信息差,致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阻碍了语言信息的内化。
  【案例2】
  以6B Unit1 《Who is younger 》中Part A语篇教学的拓展环节为例。
  在新授完语篇内容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米老鼠、唐老鸭、kitty和snoopy这四个人物的图片,四个人物高矮不同,年龄各异。教师要求学生用本课形容词比较级的知识,在组内比较这四个人物的年龄和身高,两分钟后看哪一组的句子最多且正确率高。教师一声令下,学生立刻投入到小组讨论中。可还不到半分钟,教室里的声音越来越小了,个别讨论比较热烈的小组也随着其他小组安静了下来。教师见状提醒学生继续讨论,可是学生却不想再练习。于是老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可学生的展示结果也不尽人意。
  反思:这位老师想通过让学生比较多媒体上的四个人物的身高和年龄的方式拓展语篇学习。然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情境单一、人物身高和年龄的对比一目了然,缺少信息差,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交流容易流于形式,形成假交际。
  3、脱离实际,低效阅读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能力,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不真实的情况中,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将会消弱,注意力也会转移。
  【案例3】以下是一位老师执教6B Unit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中Part A语篇的教学片段。
  What are his hobbies? He likes...and... .
  They both have the same hobbies.
  They'll be good friends.
  该教师以姚明和周杰伦为例,进行操练并得出结论:他们有共同的爱好,他们是好朋友。学生在练习时小声讨论:“姚明和周杰伦是好朋友吗?”学生的心思不在所学的语言知识本身,而在操练的内容是否真实上。
  
  三、 找方法、寻对策
  
  1、整体感知,连贯阅读
  阅读课的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和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在上下文中理解相关语言知识,逐步获得阅读内容的相关信息,掌握阅读技巧并获得自主阅读能力,同时在情感态度方面也获得提高。而不是简单的教学单词、讲解语法、操练句型。当然,阅读教学过程中必定会遇到一些新的词汇和句型,但这些语言点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而不是全部。教师不应过分关注语篇中的零碎语言点,浮于阅读的流程。对可能影响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的词汇和句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前或阅读过程中学习。对不影响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的词汇和句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理解其意思,重点理解阅读内容。同样是教学5A Unit4 《Halloween》,笔者认为教学流程可做如下调整:
  【案例4】
  Step1:课前热身
  Listen to a song:This is Halloween.
  Step2:导入话题
  (1)揭示话题This song is about Halloween.
  (2)听故事,学新词mask,vase,pumpkin,lantern
  (3)分组讨论操练句型What do you/we need?
   What else do you/we need? We need ~
  Step3:阅读中
  (1)听课文序言部分录音,了解课文背景
  (2)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Ben的购物单
  (3)快速阅读,注意指导学生初步学习快速阅读的技巧
  (4)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两个问题:
   What masks do they like ?
   How much are the things?
  (5)根据图片总结课文内容
  Step4:阅读后
  (1)小组内朗读课文,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时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
  (2)通过有节奏的歌谣,帮助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仿照对话的第二部分,创编一段购物的对话并表演
  (4)组织学生在班内开展万圣节传统游戏Trick or treat,并巩固课内句型。
  Step5:Homework
  查找资料,进行有关万圣节的拓展阅读,并编写有关万圣节购物对话。
  2、巧设信息差,深度阅读
  在处理完语篇后,教师往往会创设情境拓展语篇。这时创设的情境不能单纯直接,而需有信息差,要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情境中自然地感知、理解、内化和运用所学语言,开发学习潜能,使其获得成功。在6B Unit 1 《Who is younger》PartA部分语篇教学的 拓展环节,可开设以下情境:
  【案例5】
  在处理完语篇后,多媒体呈现教师的头像和另外一位女士的头像(该女士的头像为一个阴影轮廓图)。
  T:Boys and girls, this is my sister and that is me. Here are some sentences about us. Some are true, and some are false. Please read them and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which sentences are true and which sentences are false.
  (1) My eyes are smaller than my sister's.
  (2) My nose is bigger than my sister's.
   (3) I'm taller than my sister.
   (4) I'm older than my sister.
   (5) My sister is heavier than me.
  多媒体上简单的两个头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那个阴影轮廓图更是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不知不觉沉浸到老师创设的情境中。然后学生逐句猜测,教师利用多媒体图片逐步出示答案。接着,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某个方面和一个好朋友进行对比,用比较级说几个句子,让班上的其他学生猜测正误。这时,无论是自己说句子,还是判断句子的正误,学生都投入到了教师创设的猜测情境中。
  3、结合现实,高效阅读
  在真实恰当的情境中学习的目的性会得到加强,学生无需去考虑这事件是否真实。【案例3】中授课老师如果不以姚明和周杰伦为例,而以同学们身边的人为例,大家也不会更多地关注这事件是否真实而忽略了所学知识。
  
  四、结束语
  
  “随堂课”不是“随意课”。年轻的英语教学需要我们英语教师更多的投入、更深的钻研。英语语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应立足于整个语篇,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和心理需求,努力上好一个完整真实的语篇课。
其他文献
摘 要:完形填空实际是一种障碍性阅读理解题,包含大量的固定搭配、习惯用语以及各种句型结构等。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阅读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运用语言和常识的能力。根据完形的命题原理——格式塔心理学,即强调整体感知和对文章从语义上的整体把握,考题主要趋势是:阅读量逐年增加,阅读时间减少;生词量有增无减;对语法的考查已经弱化到词法。并把对复杂句长、难句的理解融入到语境中.通过人物行为和心理的描写考
期刊
摘 要: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对课外阅读活动进行影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终身阅读的品质。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激发;方法指导;习惯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的异同,进一步明晰责任分工,加强分工协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辅导员;班主任;角色定位  我国自1953年清华大学率先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以来,辅导员班主任制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行和推广,形成了一整套辅导员班主任运行及管理模式,在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与日常行为管理、专业思想引导等方面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辅导员班主任
期刊
摘要:在高校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高校社团在高等教育中所起的“培养学生、挖掘潜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们不断改革教育手段和引导模式,积极寻求适应大学生现状的形式和方法,使社团朝着“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方向健康发展,让社团更加贴近学生、吸引学生,形成真正意义上“凝聚青年学生、繁荣校园文化、开展思政教育、延伸团建工作”的一块阵地。  关键词:高校环保社团;管理手段;学术氛围
期刊
从《物理课程标准》可看出,新课程十分提倡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探究活动。要求物理教师不仅要运用已有材料完成观察实验,更为重要的是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事物和材料,经过自己的精心设计和加工,提出更多的简单明了的、效果优异的实验。  高中物理光学内容中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测定,它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折射率是全新的知识点,它对于理解全反射非常重要。本文讲的就是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低成本的物理教具,在解决
期刊
摘要:第二课堂教育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活动为载体建立“学生主体性”互动式的课程实施模式,以评价与调控为主导建立科学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引入竞争机制以分层的原则加强课程的队伍建设的途径,加强第二课堂课程建设。  关键词:学生第二课堂职业素质培养畜牧兽医  一、在高校中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难题。对于很多毕业生
期刊
摘 要:商业美术是中职学校商品经营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笔者结合我校商业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多年的商业美术教学经验,对商业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了适当调整,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作了思考和探索,提出了以手绘POP海报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通过“任务导向”的教学手段,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创作中的教学思路,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商业美术;任务导向;POP海报;中职  1
期刊
摘 要: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欠缺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现实,如何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潜质,本文通过就业指导这门实用性强的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些通过改进课程设置和管理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管理模式  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是高职学生能力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能力,也是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学习能力,
期刊
摘 要:笔者从事教学研究工作26年之久,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对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感悟和见解。本文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论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意义,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不能重智力、轻德育教育,要让普通的孩子成才有道。  关键词:教育孩子;自信;成才  中国目前实行计划生育,一个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大家都希望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并要把他培养成具有丰富的爱好,良好的品行,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富有爱心的快乐的孩子,
期刊
摘 要:伴随我国经济发展,会计专业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热门专业,但热门的背后却是毕业生普遍面临的就业难。本文从当前会计教学现状找出传统会计教学的弊端和不足,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为目标,提出会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人才培养  一、高校会计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2012 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680 万,比上年增加近20 万,创历史新高。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