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中国化的问题指向与理论效应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xue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唯物史观中国化意味着与中国传统历史哲学资源的批判性对话与学理性融通,其问题主要指向生产逻辑与天道逻辑、交往逻辑与德性逻辑、人民逻辑与民本逻辑的对冲与融通.其理论效应表现在:借助生产逻辑,马克思主义将历史的内容还给了历史,它使我们看清了传统天道逻辑那种基于某种形而上学设定而涵摄生活世界的本体论面孔,从而意识到这个天道其实就是人的生活之道、生存之道,而非某种外在于人的"自在之物";借助交往逻辑,马克思主义还原了等级制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内涵,从而为具体历史地讨论德性伦理提供了可能;借助人民逻辑,马克思主义既批判了抽象的人本主义,也使广大人民真正站到了历史的前台,这使得传统的自上而下、由一而多的"君—民"逻辑得到了现代性重塑.遗憾的是,这些史学理论成果并未被颇具担当情怀的新儒家知识分子有效吸收和转化,而是被中国共产党人批判性地熔铸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之中,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道路的开创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史基础.
其他文献
正是由于塞勒斯“迁就”谭盾的《牡丹亭》歌剧咏叹调的隐形结构,并成为演绎的主体,而原本以华文漪的表演为核心的昆曲反而变为陪衬,只是一个“谭盾版歌剧的序幕”,所以带来塞勒斯曾自诩“致力于复兴中国传统戏曲”的“先锋版”《牡丹亭》的一系列对中国传统戏曲审美精神的背离.这种对传统的非传统性偏离,也导致华文漪表演的非表演性的困惑和让塞勒斯陷入了对昆曲艺术几重偏离的困境:一是强化了柳梦梅的性格特征及剧作的政治意味;二是以西方戏剧人物性格个性化的追求偏离了中国戏曲人物形象的类型化特征;三是让杜丽娘的隐秘情欲赤裸裸的重屏呈
《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列举了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鼓励父母参加家庭教育指导,规定了相关单位在必要时可介入家庭教育活动,对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父母可采取批评教育等干预手段,对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以及父母的自主选择构成限制.就形式审查而言,上述规定符合法律保留原则;就实质审查而言,相关措施旨在实现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具有目的正当性.但此规定并非是对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和父母自主选择权限制最小的手段,不符合比例原则的要求.需要从充分尊重家庭自主性、强化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供者
伴随数字教科书的推广使用,其负担的风险也显著加强.这些风险的增加使得对数字教科书的教学风险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数字教科书的富媒性、定制性、开放性、互动性、自主性的特点都对数字化课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现实教学中对数字教科书的过度依赖也会冲击课堂,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基于对数字教科书教学风险的分析,综合考虑数字教科书的社会价值诉求,结合数字教科书教学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认为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风险防范对策,以此减少数字教科书对教学带来的可能的伤害,为学生身心发展保驾护航.
理论教育机制是指构成理论教育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注重从思想上建党,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逐步探索形成了由领导机制、动力机制、实施机制和保障机制构成的理论教育机制.其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是:理论教育机制建设是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关键环节,健全完善理论教育机制,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突出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不断提升科学化水平.
随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地位的不断调整,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监护人作为家庭教育责任的主体需要依据教育实施的不同阶段承担不同的义务,包括前期的学习义务、中期的积极参与及教育培养义务和长期的陪伴义务.但是,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立法面临着教育资源存在短板、责任承担标准不明以及缺失对委托监护问题的规定等问题.文章认为在明确立法定位的基础上应当细化规则,同时在为监护人设定义务时充分考虑针对特殊群体的特别措施,完善我国的委托监护制度可以更好地促成立法目标的实现.
青年马克思《巴黎笔记》的文本结构和思想构境都是十分难以解读的,社会唯物主义的客观逻辑、人本主义话语、黑格尔哲学构式在其中互相交织,形成了复调的话语实践场.从马克思的思想史发展来看,这一文本是马克思系统研究经济学的出发点,也是青年马克思思想第一次转变的落脚点.重新理解《巴黎笔记》,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来说至关重要.
如何防止政治组织的内部腐化,是古往今来的普遍难题.相较于以制度制约人心的思路,马克思主义政党提出了另一种可能的思路:将政治理想落实为组织纪律,用纪律及其执行机制约束党员外在行为,同时又在政治理想的理智认同与情感共鸣中将纪律内化为心灵秩序.这一"自我净化"特质,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共产党及其党员纯洁性保障的过程.随着政治现代化的推进,这一制度逐步向制度化治理的方向转型,但仍保有为了维持党的纯洁性克服利益障碍与路径依赖的原始动力.可以说,"自我净化"的特质及其实现机制鲜明地体现了百年大党在复杂政治实践中追求马
劳动价值观的确立是青少年劳动教育的内生动力,其内化心理机制的研究处于破题阶段.文章系统构建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内化模型,宏观上探析内化主体、客体和载体三个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微观上拆解个体认知结构的最小单位,阐述青少年通过同化、顺应、平衡整合建立劳动价值图式的过程,厘清价值选择与理解、价值认同与整合、价值行为表达三个内化阶段,并基于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内化机制对劳动教育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提出优化建议,实现劳动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成目标.
马克思创立人本主义哲学话语的过程并不是哲学理论的单一抽象的演进,而是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双重话语语境融合的结果.从《巴黎笔记》对斯卡尔培克的摘录来看,此时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他强化并发展从费尔巴哈那里继承来的人本主义哲学话语提供了助力.在马克思摘录的斯卡尔培克的价值区分理论中,强调人的自然力量的经济学线索成为马克思批判异化劳动的人本学依据,也推动马克思突破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理论的自然唯物主义框架,将人改造自然的活动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斯卡尔培克基于交换和分工的次要价值线索则有助于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的异化
20世纪西方文论在研究重心上历经两次转向,无论是从作者转移到文本,还是从文本转移到读者接受,其本质旨在探究文本的意义是什么以及意义是如何生成的.对文本意义的探究,使"作者—作品—读者—世界"紧密相连.而后随着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数字人文异军突起,技术的介入使得文本的形式各异.一方面,伴随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的文本和由数字生成的文本越来越普及,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作者的创作方式和作品的呈现形式;另一方面,基于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的数字化趋势,或可给传统文学研究注入新的内容.一是聚焦作品、文本和数据间的逻辑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