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言不饰”与现代新闻报道理念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sini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成语“至言不饰”的释义及分析,阐述了古人对“至言”的追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现代新闻报道理念。认为简洁、准确、客观和真实既是古人赋予“至言”的深刻含义,同时也是现代新闻报道的理念追求。
  【关键词】至言 新闻 报道理念
  
  一、“至言不饰”的出典及释义
  
  成书于战国早中期的道家著作《黄帝四经》蕴含有大量的传播思想,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对“名实”关系的论述。它认为名实必须相符合,“名”与“实”不符合,就可能引发混乱甚至灾祸。“名实相应则定,名实不相应则相争。”(经法·论第六)因此,《黄帝四经》提倡语言要朴实无华,不要刻意去雕琢:
  实谷不华,至言不饰,至乐不笑。 华之属,必有内核,核中必有意。——这句话的意思是:饱满的谷粒外表不华丽,意义深刻的语言不需要夸饰,真正地快乐并不用大笑来表现。事物内在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好比花的里面是果实,果实的里面是内核,内核里面是果仁。
  “至”,是“最”的意思,常用来表示最大、最好、最高。所谓“至言”,就是能够充分表达事物的意义,而又朴实无华富有哲理的语言。实际上,“至言”的含义不仅仅在于此,它是《黄帝四经》所推崇的语言的最高境界,具有更深刻的含义:
  (一)简洁朴素
  提倡简洁,是任何文体对语言表达的高度要求。《庄子·天道》载:“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争美。”唐代的刘知己在其《史通》指出:“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美者。”表达了古人对好文章的评价标准:以尽可能精炼的言语承载尽可能丰富的意义的文章,才是美妙的文章。
  (二)准确
  《论衡·自纪》(汉·王充)载:“论贵是而不务华,事尚然而不高合。”认为论述应看重准确而不追求浮华,叙事应崇尚真实而不要哗众取宠。《滹南诗话》(金·王若虚)载:“雕琢太甚,则伤其金。经营过深,则失其本。”强调不能过分斧凿造作,否则就会伤其准确性。
  (三)客观
  《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载:“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指出文章如果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本价值。
  (四)真实
  《史通·言语》(唐·刘知几)载:“华而失实,过莫大焉。”认为单纯追求浮华而失去真实,错误就很大了。《与吴子嗣书》(宋·陆九渊)载:“诚有其实,必有其文。实者本也,言者末也。”认为与语言修饰相比,真实性才是文章的根本。
  
  二、“至言”的古代经典范例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堪称中国古代“至言”的经典之作,让我们来看看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描述: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寥寥二百来字,一代霸王的形象已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也使人身临其境,让人感到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俗话说“今天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以现代新闻作品的标准来看待这一篇历史著作,那么,谁敢说它又不是一篇杰出的新闻报道,司马迁不是一个伟大的记者呢?
  
  三、“至言不饰”与现代新闻报道理念
  
  几千年过去了,“至言不饰”——这个当时为道家学派所推崇的哲学思想,却丝毫不减其光芒。现代新闻报道理念与其一脉相承而又极度契合,古人对“至言”的执著也正是现代新闻报道理念的必然追求。
  (一)简洁
  所谓简洁是指新闻报道要做到简短概括,言简而意丰,用高度精炼的语言传递丰富的信息。简洁是新闻语言的一大特性,也是对一切新闻体裁的共同要求。
  新闻报道的简洁性是由新闻的性质所决定的。众所周知,无论是何种媒体都不可能做到有闻必录,在报道新闻时都会受到其版面或栏目时间的限制。而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受众没有耐心,也没有时间去阅读长篇大论式的报道,他们总是想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丰富的信息。所以,简洁就成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必然追求。
  这在西方新闻报道中体现的更为明显,美联社专门把“简短”(shortness)作为编辑手则中的一条,规定“学不会写得简洁有力的人,不必想为美联社写稿件。”让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这篇新闻报道:
  肯尼迪遇刺丧命
  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
  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
  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死。
  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1时逝世。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总统。
  (路透社 达拉斯1963年11月22日电)
  这篇报道真正做到了简洁有力:每段一句话,每句一个完整的意思;抓住了事实的关键部分,将总统遇刺这一重大事件的经过完整的呈现了出来;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最充分的信息量,不仅将事件的经过叙述的一清二楚,而且还透露出一些重要的信息——虽然关于肯尼迪总统遇刺的真正原因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坊间流传的一个版本就是,副总统约翰逊为了急于当上总统而指使手下暗杀了肯尼迪。
  (二)准确
  新闻报道的准确性是新闻作品的重要特征。一篇新闻作品,对事实描述是否准确,直接决定了它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准确性主要通过以下几点体现出来:
  1、新闻要件齐备。新闻的信息价值,就是帮助人们了解新闻事实的发生,以消除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新闻报道要把事实发生的过程及前因后果讲清楚,否则就失去其作为新闻的价值所在。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包括“5W1H”(why、where、who、what、why、how)在内的新闻事件的相关要素叙述清楚,完整地展示事件的原貌。
  2、描述具体。新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是具体的,具体的事实描述是新闻准确性的体现。现代新闻报道非常重视描述的具体性。如“气温高达38度”,远比“天气很热”要明确有力;“掌声持续达十分钟”比“掌声雷动”更具体化。
  3、信息解读。社会事务越来越复杂,某一新闻事件的发生,往往有其深刻复杂的背景,有时还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受众受其自身条件限制对此不可能有全面的理解,对新闻的报道如果只停留在现象描述的层面上,将很难使受众了解到真实的信息,把握各种社会现象的实质。所以,新闻报道在准确描述的基础上还要为受众做出深刻的解读,解释新闻事件的原因、目的、内涵、影响以及预测事件的发展趋势。
  4、准确的语言写作。(1)少用形容词。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形容词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感情色彩,所以使用形容词很难做到对事实恰当、客观的描述。
  (2)少用模糊、抽象的词语。“长期以来”、“不久以来”、“许多”、“广大的”等等模糊的词语往往影响到受众对事实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3)少用生僻的术语、习语。新闻报道是面向大众传播的产品,要为广大的受众所接受和理解。过于生僻的用语会影响到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接受和理解程度。
  (4)使用直接引语,交待新闻来源。使用直接引语使得报道更为可信。直接引语使读者读到被采访者的原话,有助于了解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情感和性格特征,从而使读者认为新闻所报道的内容不是记者强加的,由此感到事实可信。
  (三)客观
  所谓客观,指的是记者在新闻事实面前保持不偏不倚的立场,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去考察并反映,忠实地记述新闻事实发生的过程和结果,不发表意见和评论。具体而言,新闻报道的客观性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1、忠实记录。新闻是用事实来说话的,记者在写作新闻报道时,应该忠实地叙述事实,用事实来表现新闻事物的状貌和特征。
  2、平衡公正。新闻报道必须做到平衡公平,努力采访到新闻事件涉及各方的态度和意见,不能凭记者个人的感情或对新闻“意义”的认识来报道这些意见。如遇到多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争执时,要予争论各方以篇幅或时间去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要使各方都有说话的机会,把各方的意见全部报道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把握,去评述。
  3、将事实与意见分开。现代新闻报道的一条重要理念就是,将意见与事实分开,新闻只报道事实,而将意见交给评论。新闻只“客观”地表述事实,不表达意见和评价,这样可以防止新闻报道中混有私人意见或带有偏见,让读者读完新闻后自己从事实中得出观点。在介绍分析性的观点时,应指明观点的出处和来源。这样做,既可以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又可以使受众充分了解这些观点的主观性程度,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
  (四)真实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最低标准和最高要求。说它是最低标准,因为,真实性把新闻和非新闻区别开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存在的基本价值。说它是最高要求,因为“对于一个孤立事实的报道,无论它本身如何准确,也可能具有误导性,到头来就是不真实。”新闻传播主体在再现本真真实的过程中,往往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达到的再现真实必然是有限度的真实。
   “但是,不管坚持新闻真实有多么艰难,我们必须坚持下去。因为这是新闻工作的全部意义所在。”
  具体而言,新闻真实应包括两个方面:
  1、新闻报道的对象是实际存在的事实。
  新闻报道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新闻必须完全立足事实、引用事实,并以事实为根据进行判断。与文学不同,新闻排除一切虚构和想象。
  2、新闻对事实的报道是全面的、客观的。
  新闻真实“不仅要求新闻作品中所陈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达到存在论意义上的真实,而且要求‘陈述’本身对新闻事实的反映必须是周全的”,即构成新闻事实的要素必须齐备;事实与环境的关系交代清楚;最后在全面陈述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新闻事实发展的原因及其本质,从而达到了“认识论”上的真实。■
  
  注释
  ①所谓“名”,即语言所表达的概念、意义或思想;所谓“实”,即语言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②经法·论第六;黄帝四经[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转引自金冠军,戴元光. 中国传播思想史[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③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hiji/sj_007.htm
  ④转引自 林晖. 新闻报道新教程[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01.
  ⑤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 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
  (作者: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06级研究生班)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三峡电厂左岸THYRIPOL励磁装置的灭磁原理,详细分析了主要工况下的灭磁时序和试验录波资料,回答了其灭磁可靠性等问题。
元朝监察制度——御史台系统的设置几近完美,而其功能却大打折扣。元中期以后官场贪贿腐败恶性膨胀,国家监察机构几乎陷于瘫痪。中央政府把整治官僚队伍的重点放在了地方,多
对丹江口水电厂现阶段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大坝加高完工后面临的新形势及在华中电网的作用变化作了简要阐述,提出了电厂运行方式向为电网提供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浪潮在全球范围的开展,作为信息化五大领域之首的电子政务得到了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以20世纪末期的“政府上网工程”为序幕,
介绍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微机电调柜TC210的主要结构、功能及调试.
近年来,随着上游大型水利工程的陆续建成以及气候的变化影响,三峡汛前消落期入库流量较多年均值有明显增加。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充分发挥三峡电站的发电效益,提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之源头,无题诗创作是其最初的形态,与诗歌在形式格律成熟后形成的个人创作不同。在中国诗歌史中有着很高地位的古诗十九首就是这种非集团创作无题诗的代表,
人字闸门的疲劳问题,一直是水利设计、制造、安装业忽略的问题,但疲劳断裂在工程中时有出现,文章从材料、载荷、结构、应力四方面谈如何提高人字闸门的疲劳强度.
5月28日上午,由西安外事学院、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美国阿克迪亚大学联合举办的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西安外事学院学术苑隆重
文章对高校图书馆流通馆员的情绪与读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来阐述情绪的概念、特征,针对图书馆流通馆员的工作现状,分析流通馆员负面情绪的发生原因,提出解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