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主要报纸涉华报道看国家形象的树立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yffg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日本媒体对中国的关心程度越来越高,而且涉华报道的比例越来越大,涉及方方面面,日本媒体在对华舆论上影响越来越大。
  《朝日新闻》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报纸。考量《朝日新闻》(英文版)的涉华报道,探究其对中日人民情感和中日关系的深层影响和意义,同时,面对部分涉华报道明显带有政治误读的情况,以理性的思维去思考:我们对外传播还有哪些方面工作需要改进,从而更好地树立我们的国家形象。
  
  《朝日新闻》涉华报道概况
  
  在2008年上半年,《朝日新闻》(英文版)涉华报道共269篇。其中,“社会类”报道(101篇)最多,占涉华报道文章总数的38%;其次是“政治类”报道(72篇),占27%;“经济类”报道(60篇)基本与“政治类”报道数量相近,占报道总量的22% ;“文体类”报道(36篇)相对最少,仅占13%。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朝日新闻》(英文版)的报纸定位及读者群对此报的影响。由于报纸定位于大众,故不同于其他类政治报纸将政治报道放于首位的报道方式,《朝日新闻》(英文版)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类”报道占据了报道的主要席位,其中诸如“问题饺子”事件(31篇)、北京奥运(17篇)、环境保护(12篇)、汶川大地震(8篇)等占据了较大比例,报道的偏重也符合和满足了大众的需求。
  


  从图1可以看出,《朝日新闻》(英文版)涉华报道以“中性报道”为主,占涉华报道文章总数的83.3%;其次是“负面报道”,占15.2%,比例最小的正面报道占所有报道的1.5%。整体而言,《朝日新闻》 (英文版)对中国的形象塑造是比较友好的,中性及“正面报道”占84.8%。作者认为,这是由近年来中日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
  


  从表1中可以看出,“报道主题”与“报道篇幅”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有联系的,即不同“报道主题”的文章在“报道篇幅”的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政治类”报道中,“全篇报道”比例高于其他三种“报道主题”中“全篇报道”的比例;“文体类”报道中,“小段报道”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报道主题中“小段报道”的比例。
  


  从表2中可以看出,“报道倾向”与“报道篇幅”也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有联系的,即不同“报道倾向”的文章在“报道篇幅”的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在“正面报道”和“中性报道”中,“小段报道”比例均高于“全篇报道”和“主要报道”;“负面报道”中,“全篇报道”比例远高于“主要报道”和“小段报道”。
  
  总结与建议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
  
  1、《朝日新闻》(英文版)所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主要是:对世界有影响力的经济大国、与日本紧密联系的政治大国、与日本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大国。其立场以中立为主,体现了一份传统大报的视野。如在关于中国汶川大地震的10篇相关报道中,有8篇中立的、较为客观的报道,1篇正面报道,1篇负面报道。但在一些敏感的问题上也不乏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包括一些较为主观的言论和片面理解。如在涉及中国西藏的11篇报道中,有8篇是负面或批评性质的报道,只有3篇是站在比较客观的角度上进行报道。
  2、被喻为“铁四角关系”之一的日本传媒(另三角为政、官、商)发挥了它在外交问题上不可忽视的威力。在热点问题的报道上,“问题饺子”+食品安全、“藏独事件”+人权问题等,这些文字总是捆绑出现,加上一些主观、片面的报道和评论,很多问题已被政治化,从而招来这样的疑问 :这样的国家,能够成功举办奥运会吗?这样的国家,能够与邻国为善吗?日本《每日新闻》5月初民意调查显示,共有51%的受访者主张对北京采取更为强硬的政策,无疑正是此类舆论诱导的结果。
  3、根据上述情况,我们的外宣工作要有意识地加强宣传的针对性和可信度,要重视对现实世界的责任做反思与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外宣信息收集反馈速度,建立健全外宣信息网络机制。加强对海外主流媒体报道的关注,加大海外信息收集分量。建立并完善舆情跟踪分析机制,及时掌握舆论动态。
  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对外新闻发布机制。加大政务信息的公开,营造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正确引导国内外舆论,从而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以汶川大地震的宣传报道为例,国内主流媒体对抗震救灾进行了大规模的连续报道。这一系列报道以其空前的及时、透明和信息公开等特点,使得境外媒体的报道的信息源多数来自中国的传媒,CNN、BBC、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等几千家媒体大部分引用我国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相关报道。这样就在引导海内外舆论,在提升政府公信力、塑造中国形象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际先驱论坛报》评价说:“对于一个有着隐瞒自然灾害、对自然灾害应对不当历史的国家而言,电视上不断播放的救灾工作是了不起的。”这是对地震报道的褒奖,随之而来的是称赞中国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不同寻常”的表现。
  第三,要充分发挥第四媒体——互联网的优势。在各国国情复杂的全球范围内,要实现良好的宣传效果,就要做到“先声夺人”,抢占话语权的“制高点”。在传统媒体信息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互联网传播快、信息多、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为外宣提供了一条经济、快捷、高效的渠道。因此,我们的网络宣传要在新闻宣传本地化、信息传播个性化、特色栏目精品化上下工夫。
  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2007年年底福田康夫首相访华时表示:“2008年是构筑日中战略互惠关系千载难逢的机遇,我希望使2008年成为日中关系快速发展的永入史册的一年。”
  2008年是中日青少年交流年。为进一步促进两国青少年的交流,加强两国青少年对对方国家的了解,中日两国政府在2008年各派3000多名学生进行互访。
  2008年是中国奥运年。福田康夫首相出席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日本奥运代表团进入会场时手举着日中两国的国旗。媒体预测,依托奥运的“体育外交”舞台,中日两国敞开胸怀,势必推动两国关系的和谐互动。
  由此可见,2008年,注定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机缘”之年。
  中日关系,历来不缺乏人们的关注。当前,日本媒体对中国的关心程度越来越高,而且涉华报道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在日本国内,大众传媒对日本的公众舆论以及国会决策的影响力不可低估。
  我们所要研究的《朝日新闻》创刊于1879年,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是日本社会主流报纸的代表,以中上层读者为主要受众,在知识分子中影响较大。在2007年世界日报发行量排名中,《朝日新闻》以1002.5万份的发行量名列榜首。因此,通过考量《朝日新闻》(英文版)这一传播载体2008年1月~6月半年间的涉华报道,探究其对中日关系的深层影响和意义。
  (本文作者战琦系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生,刘妍系中国传媒大学助教。由于篇幅所限,省略参考文献)
  (读者反馈请发至dachuanbo@yahoo.com.cn)
  责编:金中
其他文献
在研究河南省会计师事务所的成长状况的同时,本篇论文试着找出影响河南省会计行业进步的重要原因.并对如何处理该行业的这些问题,发表一些本人的看法和认识,希望为河南省会计
期刊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现行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这一会计核算体系与国家当时的财政预算情况相适应,有力的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原来的政府会计体系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由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核算体系改革方案,进而为2015年新的政府会计准则的出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政府会计准则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进行分析探讨。  新政府
期刊
现在中俄政治互信水平已与十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经济交流与合作快速发展,两国人民需要相互了解自己最大的邻居,于是,中俄媒体交流与合作变得日益重要。  但是,由于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两国媒体在合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碰撞和冲突,这在跨文化交流中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努力使不必要的冲突不断减少。    媒体合作交流空间巨大    政治基础 中俄两国国内媒体市场中,占优势地位的媒体都具有官方色
不断提升的经济水平,相应的也加快了医疗事业的发展。预算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高效运行,但现阶段的预算管理工作却有很多问题存在,让医院
2007年5月17日下午,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中国外文局)与美国耶鲁大学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签字仪式,确定合作出版开发一个适合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教学出版项目——《环球汉语》(I Speak Chinese)。此合作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汉语学习的统一品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总裁蔡名照和耶鲁大学校长雷文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备忘录,并先后致辞,对双方的合作前景和项目的顺利推进表达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指导思想.要践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神圣职责,必须在执法
活性白土是以粘土(膨润土为主)为原料,经一定方法进行活化处理,再经洗涤、干燥等过程制成的漂白土,外观为白色或淡粉色粉末,能有效吸附色素及杂质,主要用在油脂脱色净化工艺
<正>目的了解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并探讨其在判断RA活动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RA患者157例(组1),符合1987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