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微炎症状态变化.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3月166例诸暨市人民医院肾内科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CKD-MBD分为CKD-MBD组48例与非CKD-MBD组118例.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微炎症状态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CKD-MBD相关指标[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
【机 构】
:
诸暨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浙江 诸暨 311800;诸暨市人民医院血透中心,浙江 诸暨 311800;诸暨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浙江 诸暨 311800;诸暨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浙江 诸暨 3118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微炎症状态变化.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3月166例诸暨市人民医院肾内科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CKD-MBD分为CKD-MBD组48例与非CKD-MBD组118例.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微炎症状态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CKD-MBD相关指标[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及微炎症状态水平对并发CKD-MBD的预测价值.结果 CKD-MBD组年龄≥65岁、透析时间≥5年、合并HBV感染比例高于非CKD-MBD组(P<0.05),CD8+、TNF-α、CRP、IL-6、血磷及iPTH水平高于非CKD-MBD组(P<0.05),CD4+、CD4+/CD8+及血钙水平低于非CKD-MB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透析时间≥5年、合并HBV感染是MHD患者并发CKD-MBD的危险因素(P<0.05).T淋巴细胞亚群及微炎症状态各指标联合预测CKD-MB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灵敏度为93.82%,特异度为86.51%.结论 MHD合并CKD-MB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微炎症状态指标明显变化,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联合微炎症状态对预测CKD-MBD发生有一定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肺部感染患者分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亚型及同源性.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从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收治的96例肺部感染患者.检测痰液标本中病原菌特征,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基因亚型,重复序列PCR(Rep-PCR)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同源性.结果 96例患者痰液标本中共分离134株病原菌,其中33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48.48%,42株
目的 分析不同细菌感染糖尿病足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长期生存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0年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48例糖尿病足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病原菌分布,比较不同细菌感染患者的感染程度和随访3年内的病情结局.结果 348例患者病足溃疡标本共分离出454株病原菌,其中261例(75.00%)为单一感染,常见感染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单一感染患者Wagner分级中3级及以上的占
目的 分析真菌血流感染患者病原学与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江苏大学附属医院78例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时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35例和存活组43例.收集科室分布、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真菌种类、药敏结果、G试验结果等,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78例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中死亡35例,病死率44.87%.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ICU)、普外科,分别占39.74%、11.54%.血培养分离真菌78株,主要以白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
目的 评估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乙二胺四乙酸(EDTA)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eCIM)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目细菌基因型别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复旦大学中山医院2020年1-12月耐厄他培南或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的190株肠杆菌目细菌,分别用mCIM/eCIM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CRE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型别,同时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 和PCR比较,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A类丝氨酸碳青霉烯酶的灵敏度98.16%,特异性为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继发细菌感染病原菌及预后评估.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ACLF继发细菌感染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继发细菌感染后30 d内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39例和生存组61例.统计并记录患者感染发生部位及病原菌类型,多因素分析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临床指标对ACLF继发细菌感染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 100例ACLF继发细菌感染患者中,腹腔感染51例,呼吸道感染34例;共分离鉴定出病原菌172株,其中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