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中考作文

来源 :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opc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每年的中考作文中,都能发现很多才华横溢的妙文佳作。但同时也看到更多的考生写出来的文章却是生编乱造、东拼西凑、没有真情实感流露的平平文章。可想而知,这种作文的得分率也自然极低。针对这个渐呈上升趋势的问题,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的去探求先进的经验和方法,让我们的学生都能轻松的走进作文考场。
  关键词:语文; 教师; 中考作文; 写作
  中考作文是中考语文的关键。其分值可以占据整个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一篇出色的中考作文可以助你踏入理想的高中。
  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中考阅卷的老师评判满分作文的尺度是什么?中学生怎样才能写出文辞并茂、令人颔首的佳作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应该说都是中学生和家长们迫切关心的问题。
  一、那么,学生在中考写作时究竟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才能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而为自己迎来高分呢?
  第一、文章中心要突出。
  写文章不仅是让读者知道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主要是向人们表明自己的思想感情。具体说,就是向人们表明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意见,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也就是通过字面,使读者看到作者的所思所想。这就是平时所说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是文章的灵魂。在中考作文阅卷中作文主题是否突出显得尤为重要,要想使考场作文主题突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详略得当,突出主题。写人叙事不能不分轻重,要注意详略的安排,尤其注意详写部分的细节描写。②通过对比,揭示主题。对比的写作手法也是烘托主题的一种技巧。通过对比,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也使主题更为突出。③素材典型,突出主题。素材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所选素材应紧紧围绕主题。④首尾议论点明主题。考场作文应减少铺陈,直入主题,这样有利于教师阅卷时的把握。从而抓住阅卷教师的心理,为自己迎来高分。
  第二、内容充实,彰显丰厚的文化知识。
  一篇彰显了丰厚的文化知识积累的学生作文常常会受到阅卷教师的青睐,从而获得高分或满分。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能彰显丰厚的文化知识的作文呢?①准确恰当的运用四字词语、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②巧妙的引用诗词名句、流行歌词、歌谣、广告词等。③恰当的运用名言警句、古文名段、经典文章名段。④围绕中心巧妙组合相关的历史文物、历史事件。总之,巧妙灵活运用丰富的文化知识积累,既可以彰显作者知识渊博的文化功底,又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加作文的厚度。使作文的内容充实,提升了文章的文采与品味,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获得老师的青睐,获得高分。
  第三、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一篇文章的结构要做到起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的切入题意;中篇.承上启下、实话实情、围绕定义范围进行详细论述;落笔要首尾呼应,再次点题,自然的引申、升华观点感情。
  第四、语言流畅、生动。
  我们写作文都是通过一个一个句子表情达意的。每一句话能不能清楚明白的表达一个意思,是直接影响作文质量的基础。句子通顺,就是要做到句内没毛病。无论是表达“谁”或“什么”“干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都能做到用词准确,词序排列合理。
  第五、文章能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
  写作时对某个具体细微的情况描述要精雕细琢,准确表达,要抓住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细节作逼真、生动的描写。使文章血肉丰满、生动形象。这样,才能符合生活实际,给读者带来一种真实感,从而给阅卷教师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众所周知,中学生由于受到生活阅历和阅读量的限制,认识问题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限制,尤其是受考试的经验、心态成熟程度的限制,加上考场上学生的思维都很受压抑,受拘束,施展不开,致使取材面窄,表达方式单一。文章中只知道选一些身边的人和事,写一些常见的、耳熟能详说的大白话,大熟事,千篇一律不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没有与众不同的创意,文章平平,得分率也自然很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的作文多评、多练、多指导、多总结。使学生笨鸟先飞,及时的掌握写作技巧,真正的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
  二、教师在平时指导学生写作时应重点强调以下几方面写作技巧作为写作前的思维训练和有益的心理准备。
  第一,审题要准。要想作文不出现偏差,必须仔细揣摩作文中能够提供的一切信息,尤其是话题作文,才能确定选材立意的范围,才不至于在选材和立意上误入歧途,偏题万里。
  第二,立意求新。不是求怪求奇而是求真。立意肯定有高下之分,但不能一般化,庸俗化。文学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在写作时对生活事件的移植和想象要合理。
  第三,入题求快。开篇应迅速进入中心话题或为中心话题作铺垫、设悬念。
  第四,选材求活。平时视野开阔则思维活跃,思维活跃则取材自由,写作空间大。使文章形式打破常规,大胆创新,而又合情合理。
  第五,行文求变。文似看山喜曲不喜平,跌宕起伏和摇曳多姿应在文章中体现,才能给读者一杯咖啡和浓茶,不至于味同嚼蜡。
  第六,结构巧妙。文章结构完整,前呼后应,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上下文联系紧密,文章成一整体。文章要善于设立线索,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情节扣人心弦,层层铺垫,到最后才令读者恍然大悟;文章想象奇特、大胆,但又符合常理。
  第七,形象丰满,表现手法要恰当。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运用具体典型的细节,塑造出具体可感、如在眼前的人物形象,能恰当地运用描写、记叙、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交错运用可使文章极具感染力。
  第八,内容要真实。与“材料新鲜”一样,内容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保证”。那些胡乱编造的所谓“感人故事”只会让读者反感。有一些同学为了表现自己的“崇高”,文章始终不离“助人为乐、希望工程、捐钱救灾”等事。事实上我们希望社会充满爱,充满关怀,可是我们不希望我们的文章里始终充满假话、充满谎言。
  我们虽然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仅于此是不够的。在平时的写作中,由于受当时具体环境的感染;或是自己曾经经历过某些感人的事件;也可能是读过了相关让人潸然泪下的文章;模仿过别人精美的文句等等。因此,每个人也可能写过精彩的、感人的好文章。但是有些学生一进入考场把这些美丽的记忆都抛到了九霄云外,脑子里一片空白,远远达不到平日写作的最佳水平。这也是困扰我们中考学生一个棘手的问题。
  三、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写作方面的模拟训练。
  首先要经常组织全体学生对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鉴赏和评析,我们在鉴赏文章时要探求作品意境,从即景、披事、体物入手,从而悟情、入情、察清、明情,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精致之雅,理趋之妙。总之,提高作文鉴赏能力的过程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程,只有掌握要领,潜心研读,持之以恒,鉴赏水平才会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其次要经常组织班级作文赛。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从立意、选材等方面制定比赛细则,并让学生当评委由教师主持,激励先进,鼓励后进,真正的让那些怯场的学生能在写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再次要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激发写作自信。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是没有兴趣,没有领略到作文的乐趣,因被动写作而没有情感的投入。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打破恐惧感。但这不是靠大谈作文的意义,重要性之类抽象大道理所能奏效的。较好的办法是“寓教于乐”,而且要善于激起他们非说不可的感情,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使学生在了解自然、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这样,他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源头活水奔涌而来。
  四、总结
  总之,学生考场作文水平的提高,既离不开老师的积极指导,又要靠学生平时知识的逐步积累。这就要求我们学生极早掌握好写作方法和要领,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考试的“战场”上如鱼得水,达到写作的最高境界。
  收稿日期:2014-05-23
其他文献
一、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先天因素,二是后天因素  人类在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类的很多行为和心理,是在遗传和生活环境中共同作用并发展起来的。人类的很多心理行为都是受到遗传的影响,如,情绪的波动大小、性格的内向或外向等。不得不说,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对心理健康方面产生的作用在研究中得以被人肯定。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也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生活环境,是儿童个性形
期刊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而物理概念的学习,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加强对学生物理概念学习策略的培养成为我们高中物理教师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增强物理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按照物理概念学习、保持和提取三个阶段,物理概念的学习策略又分为物理概念的学习策略
期刊
摘 要:要上好一节数学课,教师必须充分备课,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训练,进行个性化教学。同时,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课堂调控能力及艺术,使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 合作探究; 个性教学  这段时间走进了很多的高效课堂:广西南宁三中的三美中学、广西天等县的民族中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等,不管是要素组合式课型,还是平台互动式的课型,或是要素
期刊
摘 要:按照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资本存量较高,那么投资回报率就应该较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应当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发达国家。  关键词:教育; 发展; 人力资本; 投资  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对物质的投资可以形成机
期刊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常常听老教师用四句话来概括一种教学经验“一个公式,几点说明,几个例题,几道练习”。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深深扎根,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传承的是已有的知识,这种师徒式的教学关系虽然对传授知识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但是也应该承认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因而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与当前新课标的要求相对照,不难总结出多年来的中学物理
期刊
摘 要:传统的物理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机械叠加,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面对新课程、新“课标”,教师必须搞好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探究式教学,重视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物理教学观; 探究教学; 实验  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方面较原来课程都有了重大创新和
期刊
学校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科内容,更要培养学生对于学科的良好的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以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或终身学习的能力。新的数学课程的构建要求我们必须跳出只关注学科内容体系和结构的束缚,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所以,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积极的情感和持久的自信心,以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数学的态度、情
期刊
摘 要:本文在整理了科学探究和人教版教科书编写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分析框架。从科学探究的内容选择来看,教科书中针对事实性知识的科学探究内容所占比例是最大的。具体的科学探究内容的选择来看,教科书中有很多针对相同。从科学探究的活动方式来看,教科书中都是实验型的科学探究最多;从科学探究的开放水平来看,人教版教科书是以 2、3 级水平的科学探究为主,人教版教科书都注意到了循序渐进地提高科学探究开放水平。
期刊
一、产生的误区  最近和组里一些承担课题研究的老师在接触过程中,总是听到这样的话:“黄老师,我最近很忙。课堂教学都顾不了,你那个课题研究方面的任务,等我过一段时间再来弄。”这些话透露出了一个信息,就是这些老师们已经在有意无意中将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分成了割裂的或相关度不大的两个方面。因此,在一般教师来讲,我既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又要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是任务的叠加,工作量大大增加,这就造成了许多承担课
期刊
摘 要:网络语言的产生和运用是新时期语言生活的重要现象。网络语言借用图象、数字、符号、颜色、声音和文字等多种工具,形成了其特有的一些特点。网络语言的不规范对中学语文教学既提出了挑战,有带来了机遇。  关键词:网络语言; 影响; 教学  Languag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network language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