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普通小麦与大麦杂交培育小麦新品种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小麦与大麦杂交,所获杂种经与普通小麦回交,克服了杂种自产不孕,从回后代选出了具有大麦某些特性或超亲性状的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异系等小麦新类型或新品系。以其中的新类型作桥梁亲本与普通小麦杂交,亦培育成功了一些小麦新品系。育成的这上麦新品系分别具有早熟,抗旱,结实性好等特性。
其他文献
通过研究,提出了关中灌区吨粮田土壤肥力指标及面积分布预估,得出一年两熟玉米和小麦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194.7kg/hm^2,P2O590.6kg/hm^2和N162kg/hm^2,P2O5132.75kg/hm^2;玉米以马鞍式施肥增产显著;
对国内近年试验试种的穗重型小麦品种(系)群体发育动态研究表明:穗重型小麦单位面积冬季分蘖、春季分蘖、穗数和产量分别比对照(小偃6号和陕229)降低24.57%、37.21%、29.01%和10.87%;群体平均单穗粒重增加46.46%。分析
以加速抗病育种工作进程,提高育种工作进程,提高育种工作成效为目的,综述了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棉花对对黄萎病抗以及抗病育种工作取得的研究进展;认为萎黄病抗源严重短缺和抗性
绒毡层是植物花发育中起独特作用的分泌细胞层,其活跃的代谢活动与小孢的发育有密切关系。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TA13,TA29、A9等基因在绒毡层中特异表达,并有相似的表达模式,有着时间和空间的
根据历史文献与农业统计资料以及试验结果,研究了陕西省粮食生产与化肥施用进程及其相互关系。1931~1994年(64a)全省粮食总产量攀登了13个高峰,1947~1994年(47a)按照化肥对粮食总产的作用分为4个时期,1978年以来,粮食
记述了麦蛾科二新纪录种:柳麦蛾Gelechia atrofusca Omelkoi和枸杞伊麦蛾Ilseopsis(Euscrobipalpa)erichi (Povolny),这两种林木害虫均分布于西北地区。
通过对6种不同类型品种、4个温度处理的人工气候箱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灌浆结实前20d的高温条件会造成稻米垩白度的显著增加;低温对垩白形成的影响因品种类型不同表现一定的差异:粳稻品
以红芒麦(旱地品种)、定西8139(2)(水旱地品种)和永良12号(水地品种)3种不同类型春小麦为材料进行有限供水试验,结果表明,有限供水能有效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效应大小为:水地品种>水旱地品种>旱
骠马是防除麦田野燕麦(AvenafatuaL.)的高效选择性除草剂。每hm2用6.9%骠马EW600~750ml,或10%骠马EC450~525ml,于野燕麦4叶期兑水225~250L处理茎叶,除草效果90%以上,且对小麦安全可靠。骠马与2,4-D丁酯或2,4-D加百草敌直接混用,会降低骠马对野燕麦的除草
较系统地阐述了有关家钼中毒的研究。1938年最早报道英国流行该病,此后、美国、新西兰、瑞典、加拿大、日本等国相灵报道了有关钼中毒病的流行及研究状况。国内1981年报道过赣南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