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不简单 无痕不无为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pei713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语文学习中预习课文既是学生学习的好方法、好习惯,又为下一步教学奠定了基础。单元预习达标课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的基本课型之一。“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我校于2013年9月开始参加的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语文教改实验项目、国家“十二五”规划课题。实验的核心理念是:课外阅读课内读,海量阅读进课堂。要实现海量阅读,时间从哪里来?这就需要单元整合备课,我们将一个单元的教学作如下调整。
  和传统的课堂不同的是这种单元预习达标课上进行的不是一篇课文的预习检测,而是针对一个单元课文的预习检测。这种单元整合“出击”的方式,有效节约了教学时间,为教材学习提速,也为大量阅读进课堂提供了可能。单元预习达标课的教学流程简洁高效,分识字词、读课文知内容、提问题、查资料几个版块。课前围绕这些内容自主预习,小组评价,课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达标过关。
  2014年10月在山东潍坊举行的全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观摩研讨会上,这种预习达标课的模式备受关注。整节课是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他们成了绝对的主体。教师站在了学生背后,只是一个组织者,除了宣布达标要求、请各组学生展示、学生评价是否达标后在黑板上打钩表示外,再没有什么多余的作为,更觉察不出多少精心准备。在惊叹北方人“粗线条”的同时我们窃以为这样的课也太简单了。“取经”回来后我们也开始尝试,亲身下河知深浅,半年多的尝试,方知单元预习达标课简洁但不简单,教师的“教”可以无痕,但不能无为。单元预习达标要成功,还需很多“微技术”有待研究。
  一、预习单的研制须细心
  每个单元的预习达标都涵盖了整个单元的生字词认读、课文朗读,以及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课前预习内容量很大。因此,一张实用有效的预习单必不可少。
  (一)任务驱动,要求明
  教师可以将预习单分为认字词、读课文知内容、提问题、查资料几个版块,以表格形式清晰地呈现。除提问题、查资料版块空着由学生自主填写外,其余版块都有具体的内容填写。如“认字词”一栏包含了本单元中所有需要认与写的生字词,和只认不写的二类字在文中组成的词,以及朗读中易错的字词。每个任务后面都有相应的要求,如字词认读的要求是:在文中用荧光笔标出,准确熟练认读。提问题、查资料版块的要求是: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书上标出来或者写下来,查阅相关资料。
  (二)方法指导,难点破
  对每篇课文的整体感知是学生预习中的难点。针对学生的学情和文章的特点,在概括方法上给予有效的指导是学生预习中的有力推手。低年级我们采用在文中圈圈、画画、连连线的形象方式加以引导;中年级主要内容感知以填空的形式出现;高段学生则以紧扣文章题目启发或用问题给予提示等方法。再如,字音中的难点,如“血”组成的词、“薄雾”等词语读音一直争议不断。在预习单研制时,教师直接将其加粗并注音,让学生照任务单注音,这种方式可避免错误的读法先人为主,后难以纠正。不理解的词语则提醒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意思,并与同伴交流。这些细节的处理,看似无意,却在不经意间帮助学生有效预习。
  二、小组内达标须齐心
  (一)各司其职,人人尽心
  单元预习达标课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前提就是要利用早读课或半节语文课完成小组内达标评价,因此小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平时的分组以前后同学组成的四人小组为单位,将组内成员分为l、2、3、4号,每个成员明确自己在组内的编号。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安排一名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负责核实组员是否按照预习要求在书中做好标注,并给组员打星,组长的预习完成情况则由组员们进行监督检查。1号组员过关朗读时出现的错误,由2号组员负责记录在预习单中,2号组员读错的词句则由3号组员记录,在预习单或课文中做记号,直观便捷。这种小组内共同达标的方式,使组员各司其职,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平时不能有效预习的学困生,在自己读和反复听别人读的过程中也能慢慢达标。
  (二)仔细评价,生生动心
  小组内达标评价采取打星制,所评的星在每个同学的预习单上都有。评价规则明确,每当出现一次错误就被扣除一颗星,出现五次错误及以上就不再得星。组内打星评价完成后,由组长再次对组员进行考核,即把读错的记录在预习单中的词句进行二次朗读,以此巩固加深印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组内打星互评之前,教师还可以先安排一次家长评价,学生回到家中由家长考核孩子的过关情况,并为其打星。这样一来,学生第二天在学校的小组评价中就能发挥得更好了。
  三、达标课内容安排须精心
  单元预习达标课上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达标竞赛,这些环节看似单调,其实仔细研究每个环节中的内容,并不简单。
  (一)过关内容安排要有序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语),同时作为读者的思维也是有序的。因此在单元预习达标课上各版块的达标内容,我们都尽量依照文章的先后顺序呈现。低年级整篇文章朗读,中高年级则精心选择重点、难点的段与句,呈现时也以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并且直接按达标要求捧书读课文的相关段落,跳读的过程中也在无意识地浏览全文,使得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二)重难点突破应有意
  1.小组合作,齐闯难关
  上述精心挑选了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和难读的语句让学生过关是内容安排上的有心,重难点突破的方法更应有意安排。为了扩大学生参与率,在课堂上全面展示学情,我们采取小组合作闯关的形式。抽签后小组商议选择合作读的方式,然后组内练读并展示。
  2.循环反复,化难为易
  认字词环节难读、易错的字词将会反复出现。课件中对这些词语从注音到不注音,出现位置从固定到不固定,从分散出现到集中出现。反复呈现后,自然化难为易。
  3.寻找规律,整合归类
  对有规律可寻的语言现象及时发现与归类也是教师看似无意却有心的引导。如三下第五组《可贵的亲情、友情》中有两组字义相近的词语,分别是寂然无声、安静、沉静;呜咽、啜泣、抽泣。教师在检测学生朗读过关的同时,将这两组近义词点红,让学生白己发现其中的规律,既巩固了词语的读音,又能将词语的意思一并解决,一举两得。字形上整合归类,指导写字教学更高效。如三下第五组预习达标课中教师挑选了“垫、匆、舔、忍”这四个生字,让学生发现这些字中那个不能被忽视的一点,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学生书写时候的错误率。再如,偏旁相同、结构一致等字词的书写都可以单元整合考虑,批量指导。一个单元的预习内容集中呈现后,有规律可循的语言现象会增多,教师须做有心人。   四、评中引导须用心
  功夫在课外,经过前期众多的“微技术”处理,单元预习达标的课堂实施过程以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为主,他们是课堂真正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站在学生背后的教师此时更应该做好的是对学生达标后的有效评价。
  (一)大众评审,明确标准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倡导者李希贵先生强调,实验名称叫“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而不叫“语文主题教学”实验,就是要倡导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大量阅读是学习,与老师、同学交流也是学习。让学生学会评价就是一种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力的策略。课堂上一个小组达标后,如果随意请几名学生对达标的小组进行评价,学生往往对彼此的要求定位过高,过于追求完美。因此,要明确评价标准,只有人人对达标要求了然于心,才能成为合格的大众评审。
  (二)后援相助,以读代评
  认字词环节的评价相对简单,一人读时,组内其余人往往会成为事不关己的听众。为了增加参与面,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我们将小组内的其余同学称为后援团。在被抽中达标的同学朗读时,每读一词,后援团仔细听,如果对就跟读,如果错就一起改正。这种方式,以读代替评价,后援团很是起劲。
  (三)老师出手,以评代导
  作为预习达标课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要有将课堂变为学堂的意识,要有该放手时就放手的胸怀,要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智慧。如在读课文这个环节,老师对各小组自主选择的齐读、分角色读、轮流接读等方式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处理课文分工与合作的技巧。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些紧张的学生八个小组有七个采取了齐读的方式。师生评价的过程中只关注读通,读准,读齐,全然不顾朗读内容的特点,一个分角色读的小组却因个别字读错而被扣星。很叫人为这样的教学引导机会流失而遗憾。后面的试教中教师针对学生选择的朗读方式及时评价:“你们抽中的朗读材料人物角色多,选择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很合适,值得大家学习。”“你们的声音很响亮,大家也很想读齐,但有些困难,因为段落比较长。建议对这样的长段落可以轮流朗读。”在评价中进行有效引导,效果明显。再如多音字的读音,在展学达标后,老师评价之后引导用据义定音等方法辨析,顺势而为,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单元预习达标课的教学环节简洁但不简单,教师的教与导可以无痕但不能无为,巧用各种“微技术”,设计与实施在细处,方能达到简教丰学的效果。
其他文献
教师应该从学习主体——学生人手,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教授学习方法,创设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想学,爱学,乐学。  一、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第斯多惠曾指出:“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人们可以提供一个物体或其他什么东西,但是人却不能提供智力。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  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应是自己的事,但在小学生的眼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认为这是家长、老师的事
期刊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写景诗(抒情诗)、纪事诗(咏怀诗)、咏史诗(怀古诗)、咏物诗(言志诗)、边塞诗(征讨诗)等。这些诗作具有音乐美、意境美、形式美、语言美的特点。教学时要多元解读古诗作品,深度建构古诗的理想教学境界,使师生在诗情画意中朗读触景,驻足悟情,欣赏习语,流连鉴美,从而引导小学生吸收我国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一、多元解读,读出古
期刊
《蚁国英雄》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7课《生命的壮歌》中的第一个故事。课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教学中,我从语言形式人手,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把文章读成几个词,再通过理解和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习得文本所体现的写作方法。整堂课的教学,我以奠基固本,突出主干,凸显主体,理清主线为宗旨,重点立足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两组关键词,引导学生关注写作方法,最终将教学目标有效落实。下面,就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期刊
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怎样才能让低年级学生迈好写话的每一步,打下坚实牢固的“桩”呢?不妨以课堂为基点,利用教材资源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一、巧设语境——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话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表达则需要环境。低年级教材中配置了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图像逼真,便于儿童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去认识事物,学习相关事物的字、词、句等语言知识。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
期刊
“用故事写人”的训练,我除了让学生写白己的同桌、家人、崇拜的名人外,还把更多的训练时间放在对社会“小人物”的训练上,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芸芸众生,因为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一、用心观察,善于捕捉  我给了学生半个月的时间去寻找要描写的“小人物”,并把观察到的点滴随即记录在“人物素描本”上,如果只是一面之缘,那就只能记录一次,但要具体,如擦肩而过的路人、看
期刊
小学语文教师应多创设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因材施教,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让语文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激情朗读,感受文中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要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必须加强朗读,因为好的朗读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有强烈的感染作用。指导学生朗读时,宜以声人情,声情并茂,使情感涌向高潮,使学生与作者间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如《孔繁森》一文教学中
期刊
2016年的春天,林州市“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研究在林州市教体局、教研室的指导下,再度掀起课改实验的热潮。小学语文教研员张贵栓老师在课改路上殚精竭虑,深入课堂实践,总结出了“四型三读”单元整体备课结构模式。北京新学校研究院蒋钢主任看了林州的课后讲道:“林州的‘四型三读’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值得借鉴和推广。”这几年,“语文主题学习”倡导的课内大量阅读改变了林州教育,改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就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我就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泉城》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对于培养孩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一些看法。  一、要注重学习语言表达  1.教师少讲解,少提问,让孩子多读书,多思考  语言的学习,重要的就是学语言的表达。在《泉城》的教学中,我先将文中描写泉声和形状的词语“白浪翻滚、银花盛开、
期刊
我在教学中尝试着利用各种识字方法的优势,进行优化组合,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作了不倦的探索。  一、小扣柴扉轻轻开——借助形象思维,在尝试中自主识字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最佳时期,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识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每个汉字的特点,运用编谜语、编口诀等方式识记生字。如学习“鸡”字,小朋友说:“像鸟不是鸟,又想变成鸟。”学习“朋”字,小朋友说:“两个月亮手拉手。”学生发挥了他们无穷
期刊
中高年级的文本与低年级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题材丰富——有写人叙事的,有描景状物的,有阐明哲理的;体裁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古典诗歌、小说、说理性文章等。教学方法也不再拘泥于教师篇篇精讲,不再局限于文本的内容阅读,而是对语文素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应该有更大地体现。本文就苏教版第12册语文教材结合白己的实践谈谈浅见。  一、教中善“比”  所谓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