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布局对成渝地区创新融合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来源 :决策咨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a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是传统产学研合作的二次升华和创新范式的高级形态,更加强调打破行业、领域、地域壁垒,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多元创新力量,高度协调知识、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开展多学科融合、多技术集成、多团队合作、多组织协调的立体式、网络式、开放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研究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理论基础上,借鉴和归纳总结国内外先进城市群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经验做法,从主要特征、动力承载、核心作用和实现路径四个方面阐述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发展规律,提出对推动成渝地区创新融合发展的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双股钢丝前交叉韧带前后挤夹固定治疗胫骨嵴撕脱骨折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中心收治膝关节胫骨嵴骨折12例,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10~50(19.5±10.0)岁,受伤时间4 d~2年,均为Meyers–Mekeever分型Ⅱ型和Ⅲ型骨折。采用关节镜下改良双股钢丝前后挤夹固定治疗。术后功能锻炼,负重时伸直位支具固定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在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布局一批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纲要》首次提出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概念,并大致明确了其布局区域、领域、目标,基于《纲要》指引,本文建议:依托成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结合全球科技与产业发展新趋势,以“研究院+专业研究所”模式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先进制造、先进通信网络等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筑强战略科技力量,抢占科技竞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省注重用督察手段规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擦亮发展底色.进入新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将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本文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适应当前“三新”发展阶段为出发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由“督问题整改”到“督问题整改”与“促高质量发展”并重为落脚点,通过梳理总结督察相关政策、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基础上,思考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督察要点,包括绿色发展政策机制、绿色发展空间管控、产业绿色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