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鳞癌组织中MACC1和E-cadherin的表达相关性及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结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MACC1)和上皮性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的表达相关性及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30例正常宫颈组织和66例宫颈鳞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MACC1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结果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宫颈鳞癌组织中MACC1的阳性表达率83.3%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8.5%,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不同MACC1、E-cadherin表达、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脉管侵犯的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CC1、E-cadherin和肌层浸润深度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宫颈鳞癌中MACC1增加而E-cadherin表达减弱,两者均能作为评估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MACC1可能通过调控宫颈鳞癌的EMT而促进侵袭、转移.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对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80例老年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带分支大血管支架系统,用于全血管腔内修复主动脉弓,在体外及动物模型评价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新型带分支大血管支架系统由主支架,分支支架和输送系统
<正>孤独症(autism)是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1943年Kanner首次正式报道了11例孤独症患儿,我国最早由南京精神病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肝素酶对比实验在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例PQ中毒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进行TEG肝素酶对比检测,并记录血液净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