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rge-Weber综合征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fis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urge-Weber综合征是一种以面部毛细血管畸形、软脑膜血管瘤和眼血管畸形为特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鲜红斑痣皮损累及整个三叉神经眼支或双侧分布提示合并潜在的神经系统及眼的损害.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是诊断Sturge-Weber综合征最敏感的方法.治疗上,鲜红斑痣采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癫痫和青光眼采用药物或手术控制。

其他文献
例1女,36岁.因右拇指逐渐屈曲,不能伸直,指掌皮变硬2年余,于2008年1月14日来我科就诊,2个月前因类似临床表现曾在我院外科门诊手术切除治疗.
患者男,73岁,因左乳晕包块半年,伴皮肤发红、增牛2个月就诊.患者2年前无意中触及左侧乳头下方有一小包块,约黄豆大小,无疼痛,无发热,未予重视,包块逐渐增大至钱币大小,未诊治过.约半年前左乳晕内上象限出现一小包块,绿豆大小,突出皮面,无痛痒不适,无破溃、渗血和渗液,逐渐增大,且近2个月来发现包块和左乳头皮肤出现增生和发红,无特殊不适,于2008年2月中旬来我科门诊就诊,考虑Paget病?左乳头鳞状
患者男,54岁.胸背部红斑、斑块、结节6个月.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发现胸前出现淡红色斑片及斑块,并且发现双侧部分眉毛及睫毛脱落.即到当地就诊,具体诊断不详,给予"皮炎平霜"外用,未见好转。
患者女,33岁,因四肢、腰、臀部发生丘疹伴瘙痒2个月,于2007年8月来院就诊.2个月前患者四肢、腰、臀部出现散在的丘疹,而来我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皮炎、药疹?给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外用复松霜等治疗后瘙痒无好转,皮损逐渐扩大,并形成大小不等的环形红斑,中心出现脐凹,内含黄色角质物。
马托色菌毛囊炎是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真菌病.因其外观酷似寻常痤疮、毛囊炎,临床极易误诊.我们自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共发现误诊23例,现报告如下。
研究显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不但是细胞氧化还原的辅酶,而且是单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多聚单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和去乙酰化酶的底物,在多种细胞生理学功能中超重
聚(ADP-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核酶,在维持基因组稳定和调节基因转录等多种生理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ARP-1在缺血性脑损伤后过度激活,而PARP-1基因敲除小鼠或PARP-1抑制剂能在多种脑缺血模型中减轻脑损伤.因此,PARP-1在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PARP-1在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为脑缺血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其来源不足显著限制了可能的临床应用.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不仅可在体外促进MSCs的黏附、增殖和分化,而且作为细胞载体,在其细胞移植后还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和营养因子的分泌以及调节神经元、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生物学特
结节性痒疹为一病因未明的慢性瘙痒性发疹性皮肤病.其特点为突出于皮面的角化过度的丘疹、结节,剧烈瘙痒,呈对称性分布.此病顽固,影响患者心身健康,其发病机制不明确.目前关于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显示,结节性痒疹和精神因素密切相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IL-31等在结节性痒疹中起到介导瘙痒的作用.局部糖皮质激索封包疗法、维生素D3、辣椒素等药物以及紫外线等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期刊
对苯二胺是染发剂的主要功能成分,也是染发皮炎的主要致敏物质之一.研究表明,树突细胞的激活、某些细胞因子及γδT细胞等可能参与对苯二胺引起的变态反应.人类乙酰转移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的基因多态性也可能与染发皮炎的发生有关.对染发皮炎可能涉及的免疫因素、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