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周年回访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min673594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近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灾区户外旅行的自然资源受到了何种程度的影响?震后户外人群有何变化?地震是否导致了某些户外热点地区的转移?2009年3月,本刊编辑亲赴灾区进行考察。
  
  第一站:汶川
  何亦红
  
  路线 成都—都江堰—漩口镇—映秀镇—绵池镇,最后到达汶川县城(国道213线),全长九十余公里。
  路况 全路段柏油路,路况较好。目前实行交通管制,双号进汶川,单号回成都。一路单行线,行驶顺畅,无拥堵,无崎岖路面。沿途山体滑坡和修路路段会有飞石,但每隔几公里都有观测点,有专人看护,保证过往车辆安全。
  考察点 萝卜寨、布瓦寨
  
  大地壁画
  成都至汶川的都汶高等级公路在5·12大地震后完全中断,巨大的山体滑坡将公路掩埋 多处桥梁断裂。当时有专家说要恢复都汶公路通车需要三年的时间。但去年9月1日离地震只过了108天这条公路就恢复了通车。为了控制这条公路的车流量,目前实行的是双进单出我们从成都出发的日期是2月26日正好是进汶川的双号日期。新路路况良好,路的左侧还能看到不时被山体滑坡掩埋的老路。
  
  车沿着紫坪水库边平整的柏油路前行,水边拔地而起的山体支离破碎泥石流从山顶倾泻直下,形成了壮观的流苏,仿佛地球巨大的伤疤。阴雨的天气更增加了悲凉的气氛。我们采访汶川旅游局局长时他提到了“大地壁画的概念,他认为泥石流所形成的图案,也不失为一种另类的大地艺术,是可供欣赏的天然大型壁画,可以说是震后的旅游资源之一。目前已被摄影师拍摄下来集结成画册,以展示这规模宏大的地球之伤。
  在快到映秀的公路旁,“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遗址”几个字用醒目的红色书写在一截扭曲的水泥截面上,这是一段被挤压得奇形怪状的路面,不知从何处飞来,跨过现在的新公路,一头直插进水库里新公路从中间穿过,切出一个双行道的宽度让车辆通行。大地发怒咆哮的时候,笔直的公路成了魔鬼手中的玩具,被拧成了麻花。
  路边我们看到了和板房所不同的另外一种安置房,是黑色的牛毛毡作为外墙,里面是两层竹板。漩口镇蔡家杠村的村民,从山上迁移下来住在这种房屋里面。一个小姑娘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她家烤火,她说目前住的是过渡房新房还要在山上的原址上重建,但是现在要先修路,路修通以后再盖房。现在路还没修好重建就更是小知何日了。
  在汶川参与当地援建的广东人彭天给编辑部予热情的招待,他当初因为徒步川藏线而与我们杂志的编辑结缘,地震的时候,他是作为志愿者进入灾区的,几个月后他再次奔赴这里就再也没离开至今他负责的公司已经在这里工作半年多了,直至援建完成他还要在这里工作两年的时间。面对我们的赞赏,他说自己是普通人,只是希望为汶川的建设做点实事。他把自己的户外装备都背来了,希望有时间能去附近一条风景优美的山沟徒步穿越。
  汶川的条件还是出乎于我们的意料,县城基本没有倒塌,各项生活设施运行正常。我们将和当地旅游局的负责人一同考察汶川的两座羌寨,萝卜寨和布瓦寨。
  
  
  云朵上的街市
  萝卜寨和布瓦寨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它们都坐落在山间的台地上萝卜寨海拔1970米,布瓦寨海拔3500米左右,居于距离云朵更近的地方,所以都被称为“云朵上的街市”;二是两个寨子都是罕见的黄泥建筑,萝卜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用黄泥建造而成的民族村落,而布瓦寨的碉楼群则被誉为中国最后的黄泥土碉群”。
  布瓦寨位于杂谷脑河与岷江交汇的布瓦山上。去往布瓦山寨的山路很崎岖,盘山而上,在半山腰能俯瞰汶川县城,整个城池被挟制在两山之间的谷底。而站在山寨的山边也能看到对面的萝卜寨。
  川西高原的藏羌碉群,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石块砌筑而成的石碉,大多分布在阿坝州和甘孜州的农区县;另一种是用黏土夯筑而成的黄泥土碉,主要分布在阿坝州的汶川县,甘孜州的乡城新龙等县和凉山州的木里县。历史上散布在两州的黄泥土碉大多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或被石碉所替代。不过布瓦寨黄土碉群在经历种种劫难之后仍然幸存了下来即使是这次地震,也没有完全被震毁。
  进得村口,可见三座碉楼即是这里的标志,但是最高一座碉楼原有29米,现只剩下11米了。其中的座目前被围满了脚手架,正在维修,不得真颜。村中有一条捷径直插山脚,可以沿小路徒步下山,省却了越野车千转百绕的盘山路。
  布瓦寨的民居同萝卜寨一样主要以黄泥夯筑而成,但是倒塌得并不多,大部分还保存完好。房屋一般是二至三层的平顶房,整体成梯形后墙和屋子的上部多高于前面的平台。底层圈养牲畜,二层用于住人顶层为堆放粮食物品的仓库。
  萝卜寨位于汶川雁门乡境内岷江南岸半山台粱上,距汉川20公里。我们的车停在村口的台地上,向下的山坡上,是已经损毁得比较严重的老寨,刚刚下过一场春雪,残垣断壁上覆盖着些许薄雪。
  萝卜寨是古羌王的遗都,据当地部门考证它已历经近五千年的风雨,而它却未能抗住八级地震。老寨已经基本倒塌,步入狭窄的巷道,昔日清洁的石板路被土灰掩盖成了泥泞的小路:各家灶房的屋顶已经坍塌,只剩下烟熏得黝黑的墙壁裸露在蓝天下:一块嵌在墙上的木门露出写有怪异的“请坐,谢谢”的字样,想来以前是接待旅客的人家。整个寨子空无一人,有的房屋里还有未收拾走的家什,一个男孩回来取课本,一名妇女在废墟中放养了两匹牲口,前来喂食查看。
  几个羌族孩子自告奋勇来帮着扛脚架,带我们徒步穿过村寨登上山顶。一路上灵巧的身体在残垣断壁中飞檐走壁,还不时玩一把躲猫猫,这个巨大的废墟成了他们的游乐场。
  山顶的云朵酒吧高屋建瓴,是一个鸟瞰岷江大峡谷风光很理想的位置。岷江深深切割峡谷,环绕我们脚下的台地蜿蜒而过,而对面的山体同样是令人心痛的呈流苏状的滑坡,如同山脊的披肩,悬垂直下岷江中。在这次地震中,汶川周边约三分之一的山体都遭到了破坏。
  
  虽然房屋都已倒塌,但村中原生态的民族风情还是没有变。身着艳丽的羌族服饰的妇女,叼着烟袋的男子穿街而过,古意犹存。妇女们还是如既往地向来人兜售着手工的绣花鞋,绣花鞋垫,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家去吃腊肉。村口向上的坡地上,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新寨。相信不久的将来,传统的羊皮鼓会再次敲响,美味的咂酒会再次醉倒远方的旅人。
  
  访汶川旅游局局长王旭英
  王旭英,四川汶川县旅游局局长,土生土长的当地羌族人。汶川的旅游,在大地震后无疑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打击。面对本刊的采访,王局长并没有过多地诉说灾难,而是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推荐了多条旅游路线。
  《户外探险》:我们都知道,去年的
其他文献
在登山界,与其说Eiger是一座山峰,不如说它是一座丰碑,对大多数登山者以及和登山有关的人来说,Eiger都有着无法抵御的吸引力。在过去的100年里,艾格峰北壁吸引了无数登山者,在这座陡峭的山峰上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的传奇。每个登山人都在寻找一次能够指向未来的攀登:小队伍、默契的配合、借助最少的工具优雅地攀登一条美丽而艰险的新路线。这是登山者的更(最)高境界,这是我们的理想。可是以我们目前的状态,距离
酷爱花卉的西方人,常常把自己庭园里的花草比做自己的“孩子”,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的西方人追寻着威尔逊的足迹来到中国,他们在探秘西部秘境、试图寻找那段消失的历史的同时,更多的是想来看看这些美丽的“孩子”们的故乡究竟是什么模样。从威尔逊第一次到中国西部,整整100年过去了,当年威尔逊笔下和照相镜头中的中国西部。不审同百年前一样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吗?作为被称为“园林之母”的中国,我们自己又是否了
天山山脉是亚洲中部最大的山脉,东起新疆哈密,西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横向绵延一千七百多公里,在中国境内的部分把广袤的新疆大地划分成南疆与北疆。天山所有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大型山峰均分布在西段,其中处在中国境内或边境线上的有7443米的主峰托木尔峰、岩架海拔6995米的汗腾格里峰(由于冰帽厚达十数米,通常被登山界认为是纬度最高的7000米级山峰)、6627米的雪莲峰、6731米的却勒博斯
是谁打破了香恬小镇的宁静?  2012年1月19日,新的一个攀登年刚刚拉开序幕,一贯宁静的香恬小镇却炸开了锅。托雷峰50年的攀登史中,世界从未像这天一样把关注的眼光都投到了这个偏僻得荒谬的小镇。来自北美的一对年轻人,海登·肯尼迪(Hayden Kennedy)和杰森·克鲁克(Jason Kruk)被小镇警长保护着,关押在人口稀少到几乎不可能有罪犯的监狱里。而监狱外面,约有40位扬着冰镐和马鞭的彪形
泰北茂密的雨林中坐落着的小城清迈,满城遍植的鲜花让这里拥有“泰北玫瑰”的称号。山区原生态的自然条件和遍布的河流让清迈也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户外之城。在古树参天的雨林中,名为“丛林飞行”的旅游项目在当地是一项极受游客欢迎的刺激运动。在清迈大街小巷的民宿、酒吧门口,总能看到张贴着醒目的“丛林飞行” (Jungle flight)的大海报。就像去普吉岛必须潜水,来清迈,在原始雨林中体验一把飞翔的感觉也是
土生土长的上海人,25岁,上海第一代跑酷玩家,上海最大跑酷社团“极跃社”第一任社长。  OUTDOOR:你曾说跑酷已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现在你还是这样认为的吗?  邱东坤:依旧如此,生活就像是由障碍和挑战所组成的,人生就是学会克服的过程。只是形式上,它可能已经不再是我惟一的生活方式了。  OUTDOOR:“极跃社”是目前上海最大的跑酷社团,它是哪年建立的?  邱东坤:“极跃社”是2004年的10
那是一个遥远的梦境。巨大的绿色植物编织出一个又一个精美的华盖,交互重叠。以温柔的姿态遮蔽天幕。林间一条曲折小径。被错落的叶面簇拥,无声息地通向幽静之门。鼻翼中是潮湿的生命的味道,雨林蕴含无限生机和无数可能,它舒张温暖的肢体,接纳我们,去触摸。去寻找,去发现。亚航的飞机载着我们一行10人降落在吉隆坡附近的专用机场,随着玻璃自动门在身后无声地关合,我们被抛入闷湿的热浪,夜幕无法带来一丝凉意,乏力地挂在
距离>45000公里  地点>全球  时间>61天  方式>生物燃料环球  人物>Pete Bethune(皮特·贝修恩)    2008年3月6日,新西兰业余航海家和环境保护家皮特·贝修恩驾驶以人体脂肪为动力的快艇“地球竞赛”号,进行一次全长45000公里的环球航行。他打算挑战英国“有限无限探险”号于1998年创造的75天环球航行的世界纪录。    人类脂肪当燃料的“地球竞赛”号被称为世界上最快
“那天晚上,睡在帐篷里,我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中我又回到了那片被高山环抱的童话之地——木里。它是如此的美丽与安详。我还梦见中世纪的黄金与富庶,梦见涂着黄油的羊肉和松枝火把,一切都是那样安逸、舒适与美好。”  ——(美)约瑟夫·洛克    85年前的1924年,美国学者约瑟夫·洛克跟随着一伙赶马人,悄然来到了万山丛中的木里。木里,在四川境内横断山脉深处,与泸沽湖仅一山之隔。木里在藏语里的意思是美丽
最近视点:  结婚坐轿车已经不是稀奇事,4月16日上午,重庆沙区滨江路上,新郎王璞用自行车迎娶新娘杨玉楠,听说此事之后,俱乐部的车友们一呼百应,很快就有四十多名车友“报名”参加迎亲队。自行车车友身着赛车装,头扎彩色气球招摇过市,引得众多市民观看。据介绍,为了这次“单车婚礼”,车友们足足准备了半个月,还曾经排练过一次。   4月18日上午,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在校博士生江泱组织由25辆普通自行车组成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