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作文教学探微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_ideali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突破思维定势,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审视当前的作文教学,功利化思维导致作文教学模块化,“高考体”盛行,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教师要让学生摆脱“万能秘笈”,引导他们审题、立意、选材、表达,让他们的作文更具深刻性、丰富性。模块化教学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讲评模式化,与高考作文评价维度“同频”,要求中心突出、思想清晰、思想深刻,模式化评语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一、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写作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创新之乐,通过多层次的写作竞赛,诸如优秀作文比赛、创新作文比赛等,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写作带来的快乐。教师要向校刊推荐优秀习作,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要善于抓住作文中的创新亮点,给予学生适度的鼓励,调动他们的创新欲望。
  教师要精心设计批语,有针对性、恰到好处地激励肯定学生,并指出不足,促使他们逐步提升写作水平。虽然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写作训练,但其写作水平仍没有质的提高,这会影响他们的创作热情。教师要采用激励的手段予以点评。对学优生要客观评价,不能让他们滋生骄傲心理;对于学困生,教师要适当上浮分数,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通过多层次的评价,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积极投入写作。教师在评价时要围绕创新点去评价作文,从构思、谋篇、语言等多角度展开评价,既要肯定学生的创新点,也要肯定其语句亮点,营造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二、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
  学生的潜意识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思维定势,这种“惯性”往往会支配他们的行为,学生往往将新的事物、新的问题纳入已知框架。在写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的束缚,选择突破口,提升学生的辩证、逻辑、发散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生要学会运用辩证的思维审题,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就会使立意更加明确。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成败论英雄”“学会放弃”等观点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探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生态、饮食、交通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分析中提升思维能力。如果学生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写出的文章自然认识浅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思多问,抓住关键点进行分析,从而拨开迷雾发现问题的本质。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探寻问题的答案,增加思维的灵活性,不断有创造性的发现。教师要顺应情境,讓学生大胆想象,由一物多思催生新形象、新思路;教师要鼓励学生一事多议,对同一问题展开讨论,表达自己独到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文多写,以记叙、议论、散文等不同的文体进行写作,能另辟蹊径,进行独特表达。
  灵感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借助丰富多彩的生活培植学生的灵感,让他们进行有创意的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去观察、发现,在与生活的碰撞中催生写作的灵感。学生要多阅读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要学会批阅式阅读,产生思维的火花。
  教师可以以情入境,呈现有关情感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而产生不吐不快之感。教师要引导学生思、悟,通过多层次的追问,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学生要养成记录生活的习惯,在阅读中摘录好词佳句,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心路历程,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要引领学生探讨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讲真话、述真情,通过写作训练唤起学生的灵感。
  三、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教师要突破固有思维的制约,不断拓展写作教学的新思路。在审题上要求新,要引导学生敢于批判,尝试采用逆向立意的方法。正向立意满足大部分人的需要,无可非议,但有时显得从众,会让学生失去自我;逆向思维可以发现新的角度,有一定的思维价值。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对多个符合主题的立意进行筛选,这样方能避免落入俗套,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
  对于同一文题,学生要在文体上有所创新,产生独到的表达效果。学生可以运用新闻、创意广告、病历等特定的文体写作,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故事新编”,学会续写、改写故事,或借历史反映现实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表达,巧用诗文名句、打磨润色词语、灵活运用句式、善用修辞手法等,生成新颖独到的表达。
  总之,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拓展写作思路,从而促进学生创新写作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地理教学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过程,为了推进初中地理教育改革,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纳入初中地理教学课程中是十分必要的。乡土地理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进行课程学习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地理人文的兴趣,了解家乡地理状况,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强的实践性,促进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吸收。文章通过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有效方式,以供参考。  关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开始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另外,积极引进网络教学,使教师的
期刊
小学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及美术素养的基础阶段,对其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该教学需不断优化授课手段.中国民间蕴藏着诸多优秀的艺术资源,教师可
大部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脑海中想到的,落实到纸上就变了味,或者无从下手。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学生积累的素材太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注重的只有学生的成绩,写作就像八股文,是有固定的模板和人物事迹的,这样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本文将从学会观察生活、阅读积累素材、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三个方面探析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活化元素。  一、学会
期刊
写作能力是初中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之一。在写作中,学生要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将自己的思想转变为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同时,写作也需建构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书写。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初中作文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基本的写作能力,本文对此展开探讨。  从小学到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在写作教学中,很多学生却对写作常常
期刊
自信心是一种良好的社会性心理品质.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促进孩子思想情感发展,健全孩子人格的重要内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表现得不自信,而导致其自信缺失的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学生输出语文知识、表达自我情感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检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途径。通过写作,学生运用掌握的字词句讲述事件、描绘景色,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逐渐发现,学生写作水平不仅取决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更受学生写作兴趣、独立性、创造性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唤醒教育是指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知识、接受教师教导的“好孩子”模式中唤醒,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
期刊
作文教学要立足学生生活,要引导学生表达真实情感、书写独特体验,教师要改变重知识轻能力、注重方法指导轻视情感抒发的传统教学模式,避免让写作变成一场“文字秀”。否则,学生会对写作心生厌倦之情,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惧怕写作。  教师要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获得亲历的体验,融入自己的想法,回顾过去的经验,生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式作文为学生构建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情境,能促使学生表达真实感受,让作文成为学生真实生活
期刊
幼儿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均较强,对周围的很多事物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多带领他们参与区域游戏,可促进幼儿的身心成长与认知发展.区域
一、引导学生品鉴教材,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rn1.引导学生学会品词析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rn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高度关联,因此通过实施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来提高高中生的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