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识谱教学质量“四法”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h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识谱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7—0118—01
  识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如何有效地进行识谱教学,对改善小学生的识谱现状,提高识谱教学的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自身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聆听,培养音乐感觉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聆听,学生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培养其审美能力的基础。识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自然就会有一些感觉。如,我在教唱新歌前首先会让学生欣赏歌曲,让学生以聆听为先,重视“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教室时我会将要学的歌曲进行播放,这时歌曲的旋律、节奏,在学生头脑中有一定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的作用,可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
  二、从游戏出发,培养识谱兴趣
  1.以形式多样的游戏帮助学生认识音符。在游戏《雁儿飞》教学中,请几位学生分别扮作“大雁”,手拿或头戴“雁子”的图片、头饰,边飞边听音乐。当飞到钢琴前时,听到老师弹什么音,就把“雁子”放到相应的位置上,并把听到的音符唱一遍,也可配上节奏唱。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方式灵活,学生乐于参与,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运用图形谱辅助识谱教学。低年龄段音乐教材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二年级上册《时间像小马车》一课中,我将音符画在一节节的“车厢”里,音高处,火车开得高,音低处,火车开得低,一节车厢代表一拍,一目了然。
  三、采用多变手段,进行识谱教学
  1.先学歌曲,再进行“识谱”。教学中往往学生听了歌曲范唱后就想学着唱词,若这时打断学生的兴趣,而让他们先唱曲谱后学词,学生肯定很不乐意。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通过听老师范唱或录音机演唱,把所学的歌听熟,并能整首跟唱后,再让学生听唱曲谱。这样学生在会唱歌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印象,再来学习曲谱,有利于学生识记音符的音高,既为学生学习歌谱建立了自信心,又保持了学唱歌曲的积极性。
  2.先学节奏,再进行识谱。
  (1)寓节奏训练于游戏之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可采用在玩中学习节奏的方法。例如,教师可出示节奏卡片,让学生按节奏模拟动物叫声做节奏练习,然后将学生分成三组,模拟三种动物叫声,统一节奏,合起来练习。
  (2)通过学生熟悉的各种动作来理解节奏。如,在《爷爷、爸爸和我》一课中,让学生分别模仿爷爷、爸爸、小朋友走路时的不同节奏,感受各种音符的时值。
  (3)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知识训练节奏。如,学生很喜欢跳橡皮筋,如果把他们跳橡皮筋时边跳边念的儿歌贯穿在节奏训练中,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
  3.先攻难点,后整体识谱。在整首歌曲中,有些乐句旋律较难一些,如果把这些部分加以重点练习,突破难点后再进行全曲视唱歌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一年级下册《同坐小竹排》这首歌中,有一个四度音程,学生不太好把握。这时可让学生先用“啦”进行音程模唱,然后做向上构唱,接着再增加难度,让学生模唱旋律,再学唱整首歌谱。
  4.训练唱名音程感,进行唱名背唱。小学生缺乏“唱名音程感”,这与少唱谱、从不背谱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能力水平,教他们背唱一些较合适的歌曲,如《小雨沙沙》《音阶歌》等歌曲。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制定教学计划,确定音乐教学进度中识谱的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识谱教学。
  5.利用柯尔文手势,训练音准。利用柯尔文手势对学生进行音高训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用手型的变化和手位的高低来学唱简单的音程。当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do——mi”的音程演唱中,发现学生“mi”音偏低时,可以将手势稍稍向上抬一下,提醒学生唱的高一些;当学生唱的过高了,就向下压一下手势,通过动态调节手势的高度,来调节学生演唱的音高。
  四、结合器乐,强化识谱教学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提倡学生学习一些简易的乐器。在教学中,通过口风琴或竖笛等乐器的吹奏,使学生不仅能正确地奏出乐谱中的各种音符,而且还能通过反复的听音训练,使学生在多听中潜移默化地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地增强识谱能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又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编辑:王金梅
其他文献
摘 要:空竹是我国的一项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通过在中职校园中的传播与发展,这项民俗传统体 育项目肯定会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并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来分析空竹运动项目在中职校园中传承与发展的影响。本文将从空竹发展的现状入手,探讨在中职校园中应该如何传承与发展空竹这项民俗传统项目。  关键词:空竹 中职 传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
〔关键词〕 德育;途径;师表形象;课堂教学;班级管理;  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7—0032—01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这些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小学德育工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一、从师表形象入手  子曰:“其身正,不令
摘 要:伴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体育事业开始慢慢的关注起来。由于帆板运动是一项需要借助风力来完成的水上体育项目,同时在比赛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复杂天气,所以帆板运动员应具备较强的心里素质以及专业意识。本篇文章中根据专项意识的作用及意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如何有效的培养帆板运动员专项意识的方式与方法,希望可以为帆板运动员在训练中的专项意识培养提供些许的帮助,同时希望可以帆板运动员
山皮土因其颗粒组成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均匀性均较高的特点,引入Excel趋势线采用以4次多项式为主的分析,能较好地处理试验曲线,并得到指导施工的关键参数。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通过自主编制导读单、设计竞赛题目、制作微课等形式,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意识,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幼儿;科学教育;启蒙;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5—0121—01  杜威曾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也是使他们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科学探索活动是幼儿园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认识和解释客观世界,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那
摘 要:谈到竞技排球,中国人不禁会津津乐道的说道中国女排五连冠的事迹。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竞技排球事业红极一时,可是随着世界各国对排球训练的加强和提升,中国排球事业逐渐走向没落,之后的十几年间,中国的排球人不停在探索和寻找回归的方式和方法。2016年,郎平和她的女排在巴西奥运会上再一次问鼎,洗刷了中国女排过往的败绩,终于成就了中国竞技排球新的高峰。尽管如此,我国的竞技排球还是存在许多问题,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