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健康老龄化”作为“旨在促进发展和尊老爱老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理想老化”的社会发展目标,被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列入了21世纪老年发展计划,并成为实现全社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关注老龄人群的健康生活、努力提高老龄人群的文化生活品质成为当前我国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
中国城市老龄人群文化生活现状
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为主题的健康老龄化是现代社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实际调查发现,中国城市老龄人群对自身的物质生活质量评价基本满意,而对自身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的评价并不满意。由于社会、家庭、心理、交往等多种因素,我们发现,除个别城市老年人积极投身自己感兴趣的文体健身活动和知识学习外,大部分城市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主要集中在看电视、玩棋牌,聊天,或者无事可做,普遍反映出老年群体缺少与子女交流的机会,社交范围窄、文化活动单一、缺乏兴趣爱好、表现在精神生活上的寂寞、空虚、无聊和郁郁寡欢则进一步加剧了心理失衡,并逐渐影响到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究竟应该如何提升老龄人群的生活品质呢?不少人认为,老年人在家里安安稳稳地保养身体就是安度晚年,其实,在追求健康长寿的同时,不断充实精神生活,让生命里的每一分钟都充满光彩,这才应该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因此,目前城市老龄人群的休闲形式以及休闲观念都有待改变,如何开展积极有益的文化活动,切实可行地提升老龄人群的精神状态应成为社会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拟从摄影对城市老龄人群文化生活的积极意义,可行性分析,活动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中国城市老龄人群文化生活的拓展提供参考。
摄影活动对老龄人群文化生活的积极意义
摄影活动不仅能够促进老年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还能够促进老年人不断学习新的文化知识,积极融入社交生活,提升晚年生活品质,这对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方式。
摄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拍摄前需要不断走动去寻找题材和观察角度,拍照时需要用手去操控相机,并以多变的身体姿势进行拍摄,在拍摄中还要不断动脑思考,锻炼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摄影活动大部分选择在环境优美的户外进行,这使老年人有机会接触自然,呼吸户外的新鲜空气,经常性的户外运动,也使老年人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充满乐趣。整个摄影过程就是一项大脑和身体的全身心运动过程,这对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摄影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的健身休闲方式。
摄影的过程不仅是享受生活的过程,也是一种体验生活、融人生活的过程。摄影是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最直接、最亲密的接触,通过对点点滴滴美好事物的拍摄记录,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品味,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这种对美的追求,也是老年人精、气、神得到提升的过程,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同时,学习摄影可以使老年人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寻找拍摄目标,发现美好的事物,感受拍摄对象的形质色彩,确定照片的主体和构图,表达自己的拍摄观念,都需要认真观察和思考,观察的越独到,眼界越开阔,思想也就变得越深刻。老年人阅历深厚,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因此他们的影像视觉也更有社会价值,对弘扬社会精神文明,体现自身的存在感都有好处。参与摄影活动,既可以打发闲隙时光,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在精神生活方面得到充实和提升,这对促进老龄人群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许多长期独居的老人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常常感到生活寂寞,难以适应社会,并有逐渐被社会边缘化的感觉。通过参与各种摄影交流活动,则可以结交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的新朋友,从而开辟社会交往的新天地。摄影活动使大家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话题,一起外拍采风,相互学习,相互观摩,切磋探讨,取长补短,既在创作上得到启发和提高,也交流了情感,摄友间彼此的帮助关照,增强了相互间的友谊,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也使老人们从内心感到充实和愉悦。通过各种摄影社团的交流活动,老年人很容易找到了集体感和归属感,既丰富了老年人晚年精神文化生活,又促进了老年人社交参与和社会适应能力,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和谐,文明与安定。
摄影是一种融合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文化形式,学习摄影不仅会接触光学、化学、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科技知识,还会接触现代网络以及广泛的文学艺术知识。摄影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拍好照片不仅需要良好的艺术修养,还需掌握必备的现代摄影技术,具体对于相机的操作,曝光的控制,光线色彩的处理、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以及上网图片交流,都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这对促进老年人接受现代新的文化知识,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大有裨益。通过不断学习,老年人能摄影,懂电脑,会上网,他們的思维和交流也会借助网络传播不断延展,从而融入时代,与年轻人一起享受数字信息时代的便捷与快乐,从而体会到晚年的生活乐趣。
普及城市老年摄影活动的可行性
虽然当前中国老年摄影队伍逐渐壮大,但参与摄影活动的城市老龄人群占全部城市老龄人群的比重并不大,而且参与摄影活动的老年人大多集中于离退休的干部、教师和有一定文化修养的职工,无论是人员总数还是职业结构上,老年摄影队伍远未达到广泛普及的程度。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摄影在中国长期作为精英文化观念还未改变,摄影的大众审美娱乐性还未得到充分认识,二是大众普遍认为摄影是一项高消费的活动,三是觉得摄影技术很难掌握,四是没有认识到摄影对身心健康的积极意义,缺乏社会的宣传和引导。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摄影活动已逐渐融入老龄人群的文化生活,在文化、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具备了可行性条件。
摄影经历170多年的发展,已然成为当今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在创造和传播视觉文化中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文字时代到当今的数字读图时代,在数码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摄影正以它特有的方式快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成为一种大众空前参与极具魅力的新型文化活动。数码技术的发展普及和政治氛围的开明,使摄影艺术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发展,艺术经过漫长的“他娱”,现又重新回归“自娱”,它对现在和以后人类生活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作为一种自娱性的、大众性的文化形式,摄影对大众精神生活将产生比其它艺术形式更有益和更有效的文明促进作用。如今,摄影是一项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大众文化,并非精英文化所独有。 早在20世纪胶片摄影时代,由于摄影器材稀缺、价格昂贵、后期消费高等原因,摄影被认为是一种高消费的文化活动,因此很难在老龄人群中普及。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摄影科技的进步,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人们经济收入不断增长,物质生活不断改善,老年人拥有越来越充足的物质条件,拥有一台数码相机甚至一台专业的单反数码相机对大多数城市老年人来说已不是梦想,其实,老年摄影在器材上可量力而行,并没有多高的标准要求。
摄影术的诞生,把艺术文化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技艺,压缩在了轻轻一按之中,科技的发展使相机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数码相机的小型化和智能化,使严苛的技术难度不再成为操作的障碍。如今信息畅通,文化多元而丰富,各种摄影书籍,学习视频和社群交流也为摄影学习提供了多种方式和渠道。老年人参与摄影重在娱乐身心,并没有过高的专业要求,何况摄影的技术门槛逐渐降低,学习方式更加多元,轻松掌握摄影技术并不是一件难事。
社会养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城市老年人生活有了保障,社会环境安定,加上摄影艺术自身的特殊魅力,因此吸引了不少老年人的兴趣。目前各地纷纷建立起老年摄影社团、老年摄影家协会、老年摄影联谊会等不同形式的老年摄影组织,有官办性质也有纯民间的,这对老年摄影的兴起与壮大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也给大批城市老年人学习摄影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摄影正日益成为中国城市老龄人群一种新型的文化休闲方式。
当前中国观念开放,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科技进步,相机的普及和技术的简便,都为城市老龄人群参与摄影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只要社會和家庭的支持和鼓励,广大老年朋友积极转变文化观念,充分体会到摄影的乐趣以及对身心健康的益处,自然会主动的参与到摄影活动中来。
对老龄人群参与摄影活动的建议
城市老龄人群在参与摄影活动时需把握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方式,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老年人参与摄影活动,首先应给自己定个位。摄影活动不仅是一项文化艺术活动,也是一种新型的文化休闲方式,通过参与摄影活动达到愉悦身心,锻炼身体,融入社会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参加摄影活动健康安全应放在首位,尤其参加户外拍摄时,要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量力而行,不要过度劳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摄影活动。其次,老年人参与摄影活动,要心态平和,心胸开阔,不宜过于功利和争强好胜,作品得到好评固然好,作品不被认可,也不气馁,享受摄影贵在参与,重在过程,本着愉悦身心,提升自我的平常心态,让摄影真正为自己带来健康快乐和充实的文化生活。
老年人参与摄影首先会考虑买什么相机,其实,设备对老年摄影活动并不重要,相机只是一个记录工具,独到的观察和表现才是最重要的。老年人购买相机应从轻便上考虑,一般卡片式便携数码相机就可以满足休闲拍摄的要求,需要深入学习时可考虑入门级单反相机,器材以够用为原则,不建议购买繁重昂贵的专业器材,不要攀比设备,更不要走入器材发烧的歧途。
学习摄影首先应从掌握相机操作开始,现在的数码相机都为初学者提供了许多智能化的自动程序,通过参考说明书,逐项熟悉常用操作按键很快就能掌握。如想进一步深入学习,可通过一些简明教材和网络视频进行学习,也可以参加摄影社团活动与摄友们展开经常性的拍摄交流或向专业人士请教,有条件的还可通过老年大学系统学习,除此之外,通过摄影网站,摄影展览以及文学,绘画,音乐等形式提高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也是提升创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总之,多学,多看,多问,多思考,多交流,多练习就可以使自己的摄影水平不断提高,并从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关注老龄人群文化生活将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普遍性。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有条件、有必要转变观念,在积极为老年人提供物质生活保障的同时,努力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摄影日渐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易于普及的大众休闲文化,对城市老龄人群精神文化生活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阳光工程,有必要向全社会老龄人群进行提倡和普及。在这个问题上,希望政府和社区加大重视,投入专项资助以扶持老年摄影文化的健康发展,并通过社会导向、社区组织、家庭支持三管齐下,积极引导老年人转变文化观念,以摄影参与的形式丰富自身的文化生活,为构建和谐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关注老龄人群的健康生活、努力提高老龄人群的文化生活品质成为当前我国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
中国城市老龄人群文化生活现状
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为主题的健康老龄化是现代社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实际调查发现,中国城市老龄人群对自身的物质生活质量评价基本满意,而对自身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的评价并不满意。由于社会、家庭、心理、交往等多种因素,我们发现,除个别城市老年人积极投身自己感兴趣的文体健身活动和知识学习外,大部分城市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主要集中在看电视、玩棋牌,聊天,或者无事可做,普遍反映出老年群体缺少与子女交流的机会,社交范围窄、文化活动单一、缺乏兴趣爱好、表现在精神生活上的寂寞、空虚、无聊和郁郁寡欢则进一步加剧了心理失衡,并逐渐影响到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究竟应该如何提升老龄人群的生活品质呢?不少人认为,老年人在家里安安稳稳地保养身体就是安度晚年,其实,在追求健康长寿的同时,不断充实精神生活,让生命里的每一分钟都充满光彩,这才应该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因此,目前城市老龄人群的休闲形式以及休闲观念都有待改变,如何开展积极有益的文化活动,切实可行地提升老龄人群的精神状态应成为社会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拟从摄影对城市老龄人群文化生活的积极意义,可行性分析,活动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中国城市老龄人群文化生活的拓展提供参考。
摄影活动对老龄人群文化生活的积极意义
摄影活动不仅能够促进老年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还能够促进老年人不断学习新的文化知识,积极融入社交生活,提升晚年生活品质,这对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方式。
摄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拍摄前需要不断走动去寻找题材和观察角度,拍照时需要用手去操控相机,并以多变的身体姿势进行拍摄,在拍摄中还要不断动脑思考,锻炼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摄影活动大部分选择在环境优美的户外进行,这使老年人有机会接触自然,呼吸户外的新鲜空气,经常性的户外运动,也使老年人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充满乐趣。整个摄影过程就是一项大脑和身体的全身心运动过程,这对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摄影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的健身休闲方式。
摄影的过程不仅是享受生活的过程,也是一种体验生活、融人生活的过程。摄影是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最直接、最亲密的接触,通过对点点滴滴美好事物的拍摄记录,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品味,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这种对美的追求,也是老年人精、气、神得到提升的过程,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同时,学习摄影可以使老年人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寻找拍摄目标,发现美好的事物,感受拍摄对象的形质色彩,确定照片的主体和构图,表达自己的拍摄观念,都需要认真观察和思考,观察的越独到,眼界越开阔,思想也就变得越深刻。老年人阅历深厚,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因此他们的影像视觉也更有社会价值,对弘扬社会精神文明,体现自身的存在感都有好处。参与摄影活动,既可以打发闲隙时光,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在精神生活方面得到充实和提升,这对促进老龄人群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许多长期独居的老人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常常感到生活寂寞,难以适应社会,并有逐渐被社会边缘化的感觉。通过参与各种摄影交流活动,则可以结交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的新朋友,从而开辟社会交往的新天地。摄影活动使大家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话题,一起外拍采风,相互学习,相互观摩,切磋探讨,取长补短,既在创作上得到启发和提高,也交流了情感,摄友间彼此的帮助关照,增强了相互间的友谊,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也使老人们从内心感到充实和愉悦。通过各种摄影社团的交流活动,老年人很容易找到了集体感和归属感,既丰富了老年人晚年精神文化生活,又促进了老年人社交参与和社会适应能力,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和谐,文明与安定。
摄影是一种融合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文化形式,学习摄影不仅会接触光学、化学、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科技知识,还会接触现代网络以及广泛的文学艺术知识。摄影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拍好照片不仅需要良好的艺术修养,还需掌握必备的现代摄影技术,具体对于相机的操作,曝光的控制,光线色彩的处理、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以及上网图片交流,都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这对促进老年人接受现代新的文化知识,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大有裨益。通过不断学习,老年人能摄影,懂电脑,会上网,他們的思维和交流也会借助网络传播不断延展,从而融入时代,与年轻人一起享受数字信息时代的便捷与快乐,从而体会到晚年的生活乐趣。
普及城市老年摄影活动的可行性
虽然当前中国老年摄影队伍逐渐壮大,但参与摄影活动的城市老龄人群占全部城市老龄人群的比重并不大,而且参与摄影活动的老年人大多集中于离退休的干部、教师和有一定文化修养的职工,无论是人员总数还是职业结构上,老年摄影队伍远未达到广泛普及的程度。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摄影在中国长期作为精英文化观念还未改变,摄影的大众审美娱乐性还未得到充分认识,二是大众普遍认为摄影是一项高消费的活动,三是觉得摄影技术很难掌握,四是没有认识到摄影对身心健康的积极意义,缺乏社会的宣传和引导。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摄影活动已逐渐融入老龄人群的文化生活,在文化、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具备了可行性条件。
摄影经历170多年的发展,已然成为当今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在创造和传播视觉文化中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文字时代到当今的数字读图时代,在数码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摄影正以它特有的方式快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成为一种大众空前参与极具魅力的新型文化活动。数码技术的发展普及和政治氛围的开明,使摄影艺术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发展,艺术经过漫长的“他娱”,现又重新回归“自娱”,它对现在和以后人类生活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作为一种自娱性的、大众性的文化形式,摄影对大众精神生活将产生比其它艺术形式更有益和更有效的文明促进作用。如今,摄影是一项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大众文化,并非精英文化所独有。 早在20世纪胶片摄影时代,由于摄影器材稀缺、价格昂贵、后期消费高等原因,摄影被认为是一种高消费的文化活动,因此很难在老龄人群中普及。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摄影科技的进步,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人们经济收入不断增长,物质生活不断改善,老年人拥有越来越充足的物质条件,拥有一台数码相机甚至一台专业的单反数码相机对大多数城市老年人来说已不是梦想,其实,老年摄影在器材上可量力而行,并没有多高的标准要求。
摄影术的诞生,把艺术文化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技艺,压缩在了轻轻一按之中,科技的发展使相机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数码相机的小型化和智能化,使严苛的技术难度不再成为操作的障碍。如今信息畅通,文化多元而丰富,各种摄影书籍,学习视频和社群交流也为摄影学习提供了多种方式和渠道。老年人参与摄影重在娱乐身心,并没有过高的专业要求,何况摄影的技术门槛逐渐降低,学习方式更加多元,轻松掌握摄影技术并不是一件难事。
社会养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城市老年人生活有了保障,社会环境安定,加上摄影艺术自身的特殊魅力,因此吸引了不少老年人的兴趣。目前各地纷纷建立起老年摄影社团、老年摄影家协会、老年摄影联谊会等不同形式的老年摄影组织,有官办性质也有纯民间的,这对老年摄影的兴起与壮大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也给大批城市老年人学习摄影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摄影正日益成为中国城市老龄人群一种新型的文化休闲方式。
当前中国观念开放,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科技进步,相机的普及和技术的简便,都为城市老龄人群参与摄影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只要社會和家庭的支持和鼓励,广大老年朋友积极转变文化观念,充分体会到摄影的乐趣以及对身心健康的益处,自然会主动的参与到摄影活动中来。
对老龄人群参与摄影活动的建议
城市老龄人群在参与摄影活动时需把握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方式,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老年人参与摄影活动,首先应给自己定个位。摄影活动不仅是一项文化艺术活动,也是一种新型的文化休闲方式,通过参与摄影活动达到愉悦身心,锻炼身体,融入社会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参加摄影活动健康安全应放在首位,尤其参加户外拍摄时,要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量力而行,不要过度劳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摄影活动。其次,老年人参与摄影活动,要心态平和,心胸开阔,不宜过于功利和争强好胜,作品得到好评固然好,作品不被认可,也不气馁,享受摄影贵在参与,重在过程,本着愉悦身心,提升自我的平常心态,让摄影真正为自己带来健康快乐和充实的文化生活。
老年人参与摄影首先会考虑买什么相机,其实,设备对老年摄影活动并不重要,相机只是一个记录工具,独到的观察和表现才是最重要的。老年人购买相机应从轻便上考虑,一般卡片式便携数码相机就可以满足休闲拍摄的要求,需要深入学习时可考虑入门级单反相机,器材以够用为原则,不建议购买繁重昂贵的专业器材,不要攀比设备,更不要走入器材发烧的歧途。
学习摄影首先应从掌握相机操作开始,现在的数码相机都为初学者提供了许多智能化的自动程序,通过参考说明书,逐项熟悉常用操作按键很快就能掌握。如想进一步深入学习,可通过一些简明教材和网络视频进行学习,也可以参加摄影社团活动与摄友们展开经常性的拍摄交流或向专业人士请教,有条件的还可通过老年大学系统学习,除此之外,通过摄影网站,摄影展览以及文学,绘画,音乐等形式提高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也是提升创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总之,多学,多看,多问,多思考,多交流,多练习就可以使自己的摄影水平不断提高,并从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关注老龄人群文化生活将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普遍性。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有条件、有必要转变观念,在积极为老年人提供物质生活保障的同时,努力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摄影日渐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易于普及的大众休闲文化,对城市老龄人群精神文化生活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阳光工程,有必要向全社会老龄人群进行提倡和普及。在这个问题上,希望政府和社区加大重视,投入专项资助以扶持老年摄影文化的健康发展,并通过社会导向、社区组织、家庭支持三管齐下,积极引导老年人转变文化观念,以摄影参与的形式丰富自身的文化生活,为构建和谐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