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从“忽然想起”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Bird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荷塘月色》的研究文章可谓汗牛充棟,但似乎很少有人从文气这个角度来进行探究。其实,作为文章大家,朱自清的散文是很注重文气贯通、一气呵成的。
  《荷塘月色》里有两处贯通文气的“忽然想起”,是很值得揣摩的:
  第一处在文章第一段的开头第二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从这里来看,作者“心里”的“颇不宁静”程度可能非同一般,否则也就不会延续“几天”了;而作者“今晚”本想采用“在院子里坐着乘凉”的办法,将心中的“颇不宁静”予以平复,但看来并没能真正平复;因为即使“在这满月的光里”,家里的一切依然还是原来的“一番样子”,否则也就不会祈祷那“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以供受用了。
  试想一下,这里如果没有“忽然想起”这四个字引出,那么文章似乎就得顺着“颇不宁静”来写:“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怎么样的“颇不宁静”……这样文章之“气”就转了,也断了,就游离于“荷塘月色”之外了。
  大家毕竟是大家。朱自清用“忽然想起”这四个字,轻轻一笔就将“文气”引导到描写那“另有一番样子”的荷塘之月色、月下之荷塘上去了。
  这样一转,文章沿着“颇不宁静——寻求宁静——暂得宁静”这样一路写来,似乎也就顺风顺水了。但是,当作者写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时,文气似乎又断开了——荷塘、月色都写完了,如何与下文“采莲的事情”勾连呢?——“忽然想起”再次宕开一笔:既延续了眼前的“热闹”,又用“忽然想起”引出当时的风流、嬉游、有趣与“热闹”。而且,上面一段主要是写“荷塘的四面”的树木,若非“忽然想起”就很难与下面的“采莲的事情”衔接起来。但所引梁元帝《采莲赋》部分毕竟没有直接写到“莲花”和“采莲”的事: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褠,菊泽未反,梧台回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注:括号中的文字未引用)
  于是他也来个“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因为那里面有“莲花”和“采莲”,这才与他眼前的荷塘照应起来。
  在这里,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眼前的宁静之境还是不能消解他心中的“颇不宁静”,所以只好回到历史中去,借助想象的翅膀,用虚拟的光晕暂时压抑现实的丑陋,平复心中的烦忧。而“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似乎又在不经意间回应解释了开头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同时,“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既呼应了“忽然想起”,又解释了“忽然想起”是由荷塘、月色而来,也与开头“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呼应;更重要的是,读者读到这里,似乎觉得作者“颇不宁静”的“心里”宁静了——气足神完,圆熟完满。
  这样看来,此文之“气”全应在解决“颇不宁静”上:先是心里有了“颇不宁静”,然后想办法来消除这“颇不宁静”,接着找到了消除之法——夜游荷塘,但仍未能消除,于是想象历史场景——惦念江南,表面上得以解除颇不宁静。如果缺失了这两个“忽然想起”,就没办法找到解除之法,文章之“气”也就散了。
  [作者通联:江苏昆山震川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中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整本书阅读”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逐渐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并且被纳入到国家课改的整体布局中。“整本书阅读”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在笔者看来,“整本书阅读”的积极作用不仅在于其符合语文教育的实践规律,更在于其尊重了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从文艺学视角,我们也可以发现文学理论也为“整本书阅读”提供了理论支撑与价值建构。  一、“整本书阅读”是向文本内在层次的回归——从作品
《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其文“细密详赡,富于文采;微婉蕴藉,意味深长”,历来为人赏玩不尽。唐代刘知几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史通·六家》),清代刘大櫆则称赞它“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论文偶记》)。《烛之武退秦师》就是选自《左传》的一篇课文,无论是在叙事、写人、记言上,都明显地体现出了这些特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婉曲从容的历史故事,诸多光华熠熠的人物形象,向来引人寻绎不尽
在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时,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发挥教学目标的作用,要求教师能够找准文本教学点,并使教学点得到实际内容的支撑,让学生据此得到更大的收获。很多时候,情绪教学点的建立,是一种常规且有效的做法,现在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为例,简要分析一下情绪教学点的导入方式、核心环节实施方法,以及据此而进行文本深化分析的策略。  一、以情绪应用为目标的新课导入  文本教学点可以有多项选择,比如可以
一个国家的整体性繁荣,有赖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三维建设,任何一维的错位与忽略都有可能祸及其他。  刚刚闭幕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建设”摆在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一样重要的位置,并且提出“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借此强调全民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宏观而论,着手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同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共同建设”。任何国家的繁荣,都有赖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同舟共济
一、背景——问题的提出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在讲解课文时,多数学生希望老师多讲,这样可以省去思考的过程,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过程是在浪费时间。而面对老师的提问,多是保持沉默;即便站起来回答,也多是三言两语,不愿多说。一些学生甚至觉得与其让我思考语文的问题不如做一个数学题目来得实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像一盆冷水,渐渐浇灭了老师教书的热情。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
张华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学体式。其不论以记人为主,还是以记事为主,都要求交代明白,详略得当,线索分明。这就说明“记”要之于“叙”,“叙”就是叙述,而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表达方式,是各类文章写作的基础。叙述就是作者在文章或作品中对人事件、环境所作的交待、介绍和说明。客观事物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活动过程、变化情况,主要依靠叙述进行交代和介绍,于是,叙说和交代就成了叙
当读到《<指南录>后序》第六段末句——“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并由此读罢其后的第七段,我清晰地感知到伟岸的人物那“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永远发光”的形象,感知到思想的先驱那“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是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的精神,更感知到编者将它列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第一版块“烈士的抉择”第一篇,以旨在理解“诗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忠
在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有一颗耀眼的明珠,那就是古诗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文的教学承担着上承传统文化、下启现代智慧的作用。长期以来,高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更多的将任务锁定在字、词、句的翻译与理解上,而这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学生掌握古诗文知识的需要,同时也瞄准了应试的需要。应当说面向考试评价是必须的,但是只面向考试又是不够的,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已经来到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大门之前,如何在古诗文的教学中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一些微型课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分别从课程设计、学生活动、导语、板书等方面对微型课的教学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结合教学评价标准对微型课的讲授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   關键词 微型课;课程设计;学生活动  微型课的特点在“微”,授课时间一般是15分钟,答辩5分钟,常常在教师招聘、资格认定、职评晋升、能力评估等方面以其方便快捷而备受青睐。近期听了一些老师的微型课,很有感触。在此分享
小库尔特·冯内古特他本人亲身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因而其大多数作品都以二战时期为背景,书写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痛灾难和无法磨灭的阴影。研读冯内古特的作品,会使读者对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有更好的认识。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冯内古特的《茫茫黑夜》,对战争下的“价值扭曲”“自我丧失”以及“黑色幽默”进行了阐释和说明,使读者在以后的阅读中,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二战后西方世界的作品有更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