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伊斯兰堡住所附近,有一块板球场,名字叫做夏利玛。夏利玛板球场北面紧靠马格拉山,南面是一条幽静的公路,东西两边,都是绿树环抱。每到傍晚,这里总是人头攒动。孩子们分成好几伙打着板球;年轻的小伙子带上耳机,一边听音乐,一边环绕球场慢跑;上点儿岁数的很难坚持高强度运动,就只好三三两两地,边聊边走;甚至还有一些漂亮的姑娘们,穿着五颜六色的巴袍散落在板球场各处,这是除商场和集市外,我能见到最多姑娘的地方,所以对于跑步的热情陡然提升,难得地坚持下来。好几次当我穿梭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都会有种错觉,这哪儿像是巴基斯坦的的贫穷与危险呀,分明是北欧某国的悠闲与惬意。
只是这样的场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将不复存在,因为斋月来了。
伊斯兰教历的九月,是封斋与修行的月份。一个月里,在日出之后直到日落之前的这段时间内,戒饮食(不能吃饭也不许喝水)、戒丑行与秽语,还要戒房事。试问不吃不喝一整天还要正常上班工作后(当然很多人工作时候也都是心不在焉,基本处于放羊状态),还有几个人有兴趣驱车前来运动场,在闷热与潮湿的天气里再跑上一小时呢。
所以在斋月的傍晚,你只会在路上看到飞驰的汽车,偶尔有行人也是脚步匆匆,恨不得飞回家里,绝不会有人向平时那样,悠哉地在路上闲逛,或者拽住你没完没了地闲聊。所以,当我在几乎是专属我一人的夏利玛板球场慢跑时,平时那些运动狂人们,不是在自己家里大快朵颐,就是在基本全都改成自助餐的饭馆儿里,守着餐盘不放。那场景好像军训时期,一群累得半死的恶鬼围在餐桌前,饕餮大战。
去年的斋月,我就经历过一次这种运动场上的孤独。少了花朵一样的姑娘们,我的运动热情大减,坚持了不到一个礼拜,就不再去夏利玛板球场了,而是改去市中心的一个7人制足球场,那儿经常有一群当地的年轻人,每天下午踢足球。
我兴冲冲地老早就赶到足球场,换好装备,做好热身。大约40分钟后,热爱足球的年轻人们三三两两地到齐了。因为还不太了解巴基斯坦人的足球风格,在头20分钟我基本处于无球状态。20分钟过后,我逐渐适应,开始活跃起来。只是,这种活跃才持续了10分钟不到,这帮人就散伙了,距离太阳落山至少还有1小时。我问你们怎么这就走了呀,天黑还早呢。一哥们儿转过头,两眼放着绿光,一字一句地回道:“回、家、吃、饭”。
足球场受阻,我又找到一个热爱网球的哥们儿,死皮赖脸地要他教我打网球。但一向平易近人、有求必应的哥们儿却板起脸:过了斋月,天天陪你打。我急了,过了斋月我还打个鸟网球,你不陪,介绍一个网球教练给我也行,大不了我付双倍价钱。可依然被哥们儿拒绝:网球教练也是人呐!
这么一圈儿折腾下来,斋月就已经过半。在后半个月里,我本来就不太坚定的运动意志终于崩塌:斋月不运动!每天傍晚,我不再流连于板球场或足球场,而是穿梭在各种憋了一天直到天黑才开业的饭馆里,跟各种人去蹭伊夫塔(开斋饭)。后来我发现,原来伊夫塔也是种运动,其紧张刺激一点儿都不输运动场。不仅手要快,及时把各种食物搜罗到自己的盘子里,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个不小心,你钟意的那盘菜就变得空空。只是这种运动,付出的体力要远远小于摄入的热量,半个月下来,体重秤的指针就无情地向右偏了好几格。
好在斋月马上就过去了,我又回到热闹的夏利玛板球场,又见到那些挥舞着击球板的孩子,又见到那些绕着板球场一圈儿又一圈儿的男女老少们。当然,最让我感到亲切的,还是那些热爱运动的姑娘们。
只是这样的场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将不复存在,因为斋月来了。
伊斯兰教历的九月,是封斋与修行的月份。一个月里,在日出之后直到日落之前的这段时间内,戒饮食(不能吃饭也不许喝水)、戒丑行与秽语,还要戒房事。试问不吃不喝一整天还要正常上班工作后(当然很多人工作时候也都是心不在焉,基本处于放羊状态),还有几个人有兴趣驱车前来运动场,在闷热与潮湿的天气里再跑上一小时呢。
所以在斋月的傍晚,你只会在路上看到飞驰的汽车,偶尔有行人也是脚步匆匆,恨不得飞回家里,绝不会有人向平时那样,悠哉地在路上闲逛,或者拽住你没完没了地闲聊。所以,当我在几乎是专属我一人的夏利玛板球场慢跑时,平时那些运动狂人们,不是在自己家里大快朵颐,就是在基本全都改成自助餐的饭馆儿里,守着餐盘不放。那场景好像军训时期,一群累得半死的恶鬼围在餐桌前,饕餮大战。
去年的斋月,我就经历过一次这种运动场上的孤独。少了花朵一样的姑娘们,我的运动热情大减,坚持了不到一个礼拜,就不再去夏利玛板球场了,而是改去市中心的一个7人制足球场,那儿经常有一群当地的年轻人,每天下午踢足球。
我兴冲冲地老早就赶到足球场,换好装备,做好热身。大约40分钟后,热爱足球的年轻人们三三两两地到齐了。因为还不太了解巴基斯坦人的足球风格,在头20分钟我基本处于无球状态。20分钟过后,我逐渐适应,开始活跃起来。只是,这种活跃才持续了10分钟不到,这帮人就散伙了,距离太阳落山至少还有1小时。我问你们怎么这就走了呀,天黑还早呢。一哥们儿转过头,两眼放着绿光,一字一句地回道:“回、家、吃、饭”。
足球场受阻,我又找到一个热爱网球的哥们儿,死皮赖脸地要他教我打网球。但一向平易近人、有求必应的哥们儿却板起脸:过了斋月,天天陪你打。我急了,过了斋月我还打个鸟网球,你不陪,介绍一个网球教练给我也行,大不了我付双倍价钱。可依然被哥们儿拒绝:网球教练也是人呐!
这么一圈儿折腾下来,斋月就已经过半。在后半个月里,我本来就不太坚定的运动意志终于崩塌:斋月不运动!每天傍晚,我不再流连于板球场或足球场,而是穿梭在各种憋了一天直到天黑才开业的饭馆里,跟各种人去蹭伊夫塔(开斋饭)。后来我发现,原来伊夫塔也是种运动,其紧张刺激一点儿都不输运动场。不仅手要快,及时把各种食物搜罗到自己的盘子里,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个不小心,你钟意的那盘菜就变得空空。只是这种运动,付出的体力要远远小于摄入的热量,半个月下来,体重秤的指针就无情地向右偏了好几格。
好在斋月马上就过去了,我又回到热闹的夏利玛板球场,又见到那些挥舞着击球板的孩子,又见到那些绕着板球场一圈儿又一圈儿的男女老少们。当然,最让我感到亲切的,还是那些热爱运动的姑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