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好酒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b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6月26日是个好日子。舅舅提前半个月就来电话说:“26日是你表侄娶媳妇的日子,你们几个都过来喝喜酒,咱们一家人好好热闹热闹。”
  我是在姥姥家长大的。姥姥家在相隔几里地外的两间房村,从小泡在姥姥家,不光因为我爱吃姥姥家那两只大白鹅下的鹅蛋,主要是因为舅舅家有两个和我般儿上般儿下的表哥表妹。我白天在舅舅家和表哥表妹一起玩儿,晚上才回到姥姥家睡觉,那几年,舅舅疼我胜过疼我的表哥和表妹。
  舅舅喜欢饮酒,哪怕桌上只有清水煮白菜,每天的二两酒是必不可少的。舅舅在很多事情上让着舅母,嗜酒是他的软肋。因为总顾忌着舅母的脸色,舅舅喝得不过瘾,也时常私藏一两瓶酒,背着舅母偷着喝个痛快。舅舅有个习惯,从来不喝凉酒,喝酒要喝温酒,总是把酒烫至四十度左右再喝。那天中午,舅母忙着做饭,忘了给他烫酒了。舅舅拿起酒壶就喝,酒居然是温的!舅舅喝了几口,越咂摸越不是滋味,酒虽是温酒,可越咂摸越觉得有一股尿臊味儿。他看了表哥一眼,表哥见势不妙,撒腿就要跑。“好小子!”舅舅瞬间拎起表哥,照着他的屁股就给了两巴掌。“是你往酒壶里尿尿来不?”表哥只得乖乖地承认了。
  舅舅喝酒被耍的厄运并没有结束。别忘了,還有我这个淘气包呢。
  那天吃饭,我主动对舅母说:我去烫酒。舅母不放心地说:别被热水烫着。我摆摆手:没事,没事,我会小心的。我哪里是给舅舅烫酒,我把热水直接倒进了酒壶里。好了,凉白酒加上热水,是温的了。
  开饭了,舅舅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皱了一下眉,又喝了一口,目光转向了我。他知道表妹胆子小,不敢往酒里掺水,表哥刚挨揍没几天,还没胆量再捣蛋。“是你干的吧?”舅舅看着我,目光柔和,眉头舒展开了,左手摸着我的头顶,右手刮了一下我的鼻子,笑着说:“淘气包!”舅舅总爱叫我淘气包。舅舅没有惩罚我!我一脸得意,斜着眼睛看表哥。
  舅舅那时给村里开手扶拖拉机,平时谁家有啥事,需要用拖拉机拉点东西啥的,都来找舅舅。舅舅是个热心肠,总是有求必应。村里人都知道舅舅爱喝酒,给谁家拉完了东西,人家就给他送点散酒。
  有一次,舅舅喝完酒开着拖拉机,“突突突”,醉眼蒙眬,把村东头的二柱子给撞了,左腿小腿粉碎性骨折。村里取消了舅舅驾驶拖拉机的资格。本来家里就穷,又给二柱子赔付了不少医药费,还不让开拖拉机了,舅舅都熬头死了。舅母天天在耳边磨叨,埋怨他喝酒,埋怨他撞了人。舅舅也心怀愧疚,一狠心,就对舅母说:“你也甭埋怨了!从今后,我戒酒!”
  舅舅也算争气,从那天起,虽说心不甘情不愿,也真的就滴酒不沾了。可我有一次看到,舅舅拿起家里还剩一点酒根儿的酒瓶,偷偷放到鼻子下使劲地闻。吃饭的时候,舅舅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摸一下酒壶。
  我六岁那年,村里发了一次大水!连着下了两天的暴雨,河水上涨,浑呛呛的河水急速往下游奔腾着,煞是壮观!村里几个半大孩子趁家长不注意,跑到河边玩水,谁知河边泥土松软,几个孩子一不小心滑到了水里。舅舅正从河边经过,看到了这个情景,快速跳下水,一手拽住一个孩子,把两个孩子推上岸边,又赶紧去救另两个孩子。幸运的是,另两个孩子随着水流冲走的时候抱住了水中一块凸起的大石头,正在那哭呢。舅舅赶紧游到石头边,救下了两个孩子。
  舅舅筋疲力尽,浑身冰凉。舅母心疼舅舅,赶紧到村里的小卖部打了酒,让舅舅喝酒暖身子。
  舅舅破戒了!是舅母主动买酒让舅舅破戒的!舅舅又有酒喝了!重新喝酒的舅舅和从前不一样了,每次都严格控制酒量,不会喝多。舅舅还经常劝村里那几个也爱喝大酒的老哥儿们,以他自己酒后开拖拉机撞人为反面教材,劝大家不要酗酒,喝酒要有节制。
  舅母一看舅舅现在喝酒很自觉,也就不限制舅舅了。家里一有高兴的事儿,舅舅就会让舅母炸一碟花生米,摊一盘儿鸡蛋,美哉美哉地喝起来。喝到兴头上,舅舅就会直着脖子红着脸,拿着架势,有模有样地唱起京剧《智取威虎山》:“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高亢嘹亮的嗓音,鼓舞人心的唱词,直唱得舅舅脸红脖子粗,直唱得小小的我们热血沸腾。
  后来,我家搬到了隆化县城。我和表哥表妹各自都在本地上学了,只有寒暑假我才能回到姥姥和舅舅家住上一个月。每次我回去,舅舅都特别高兴,都会让舅母多弄两个菜,他又“嘚哒嘚哒”地喝上了。表哥大学毕业后留在无锡的大学母校任教,后来在无锡买了楼房,把舅舅一家接到无锡去住。
  母亲七十大寿时,舅舅一家特地从无锡赶回来。席间自然少不了饮酒。
  大哥拿出了承德当地产的白酒,舅舅马上让表哥把从无锡带来的祁玉酒打开。等表哥给大家都满了酒,舅舅站起来举着酒杯对大家说:“你们知道品酒的要领吗?一观其色,二闻其香,三品其味。品的时候要轻啜一小口,让酒液先在舌尖上停一两秒,再把舌头翻滚,让酒液弥漫口腔。最后,把口腔中的余酒慢慢咽入喉中。这时,你就能体味到酒的全部味儿。”我使劲拍了一下舅舅的肩膀,对他说:“行啊舅,你都要喝成酒仙了。”舅舅冲我嘿嘿笑道:“也不看看你舅是谁!”
  整个酒宴的氛围变得快乐起来。
  舅舅又举起第6杯酒,对我们说:“你们知道这玉祁酒为什么叫中华老字号吗?这里面有故事呢,它是皇上御封的酒。你们知道是哪个皇上御封的酒吗?”
  我们都摇摇头,不说话,等着舅舅的下文。
  舅舅乘着酒兴,眉飞色舞地给我们讲了玉祁酒的由来。我对舅舅崇拜得五体投地:“看俺舅,不光喝酒,连酒文化都研究起来了。”
  表侄结婚那天,我们承德的几家子亲戚专程赶到无锡,参加他的婚礼。
  婚宴上,喜酒都是清一色的玉祁老酒。
其他文献
念高中那阵子,需要到二百多里外的县城上学。  家里离县城很远,回家自然不方便,也就是寒暑假可以回来。那时的交通也不像现在这样方便,一天内通车的次数有限,万一赶不上,也就只有等第二天了。回家的方式有两种,或者坐汽车,或者坐火车。坐汽车可以直接到达家门口,坐火车则需要倒车,先坐火车到达平庄,然后再倒三十里地的汽车坐到黑水,最后步行五里地到家。可能是由于先天体质的原因,我对汽车很不感冒,坐上车不超过二十
期刊
每一只风筝,都洗涤了发霉的心事。每一朵桃花,都镶嵌了少女羞涩的绯红。每一滴汗水,都喷吐着麦子醉人的清香。隐含泥土芬芳的春风,沿着云朵的边沿,持续吹拂……  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莫过于遇见。每天,在滚滚红尘中行走,遇见一棵树,遇见一只狗,遇见一本書,遇见一枚邮票,遇见一曲音乐,遇见一轮明月,遇见一片山林,遇见某个人……与之擦肩而过,或者回头凝望,然后,忘掉,或者在某一刻想起,浮起一丝笑意。  张爱玲说
期刊
父亲特别像一位将军,运筹帷幄,戎马半生。父亲指挥着他的“兵士们”,运粮草,抢阵地,车马劳顿,转战南北。我每次去父亲的大本营,总是见他调兵遣将,各方兼顾,就连床头的那台收音机,也不知疲倦,似乎永远都在播放,哪怕是广告或杂音,内容无所谓,只要它发出响,就传递出热闹和喜庆。而这,是父亲所看重的。  这样的印象,我一直以为是兴隆和红火,如今再看,却应该是父亲的颠簸和挣扎。父亲的职业生涯,本来非常安逸,且让
期刊
夏日的午后,空气闷热而躁动。阳光舞动着它刺眼的白爪嚣张地扫遍每一个角落,没有一处的阴暗,即便是树荫下,也难逃它的追逐。在这样一个周日,我无比烦躁,漫步来到公园的河边。  几天不来,想不到这里竟变成花海了。微风过处,阵阵馨香扑鼻而来。我喜欢这样的紫,大气脱俗婉约而又不失清丽。  母校操场一角的那棵紫薇也会如期开放了吧?很多美丽的时光都是那棵紫薇陪伴我度过,如今,站在这怒放的紫薇花下,我不觉浮想联翩。
期刊
一进家门,三岁的稚孙扑向我,“奶奶真漂亮!”他和刚上学的姐姐盯着我的红外套又说,“奶奶的衣服真漂亮,红摄(色)的!”刚会说话的他,姿次色是,带着童音奶味拎不清。  我穿上与平日反致的亮色想与近冬节气的萧索找些颜色,且由近千公里的山东济南赶至江苏水城贻孙,本身也是件忙中有乐的欢愉事。  “究竟奶奶漂亮,还是衣服漂亮?”“都漂亮!”小个子孙儿开心地跳着,右脚和着左脚蹦向左,左脚随着右脚蹦向右。半年未见
期刊
在动身去丹巴前,几个战友把我领到一幅四川地图前,说是走“成都——四姑娘山——丹巴——新都桥——康定——成都”的环线。我忍俊不禁,那指点江山的架势,像红军研究战略部署。  车程有些漫长,随着海拔渐高,我有了高原反应——嗜睡,连翻越四千多米的巴郎雪山也浑然不觉,朦胧中只感觉冰冷,赶紧翻出毛衣套上。恍惚间车停了,司机说“方便一哈”,我正憋得难受,一跃而起,慌张找了个地儿,“解决”后一抬头,才发现几步外竟
期刊
上个世纪的70年代,我入伍到部队才8个多月,就获得了回家休假的机会。  那天一大早,我背上行囊告别了军营,来到了南京长途客运站。  客车开动了。我坐在座位上,靠着椅背,望着不够明亮的窗外,不时地有近处的灯光和远处的楼房灯光闪过……渐渐地,东方露出鱼肚白,几颗星星在晴朗的天空中慢慢不见了。面对这次回家,虽然我兴奋得几乎一夜没有合眼,但却不知疲倦,不感困乏。相反,那颗心儿早已飞向了生我、养我,让我想念
期刊
“我踏遍沙漠/再垦绿洲/……遇见你/作一股清泉/把我的心灵渗透……”分别了一个星期之后,我终于忍不住情感的迸发,写下了这首诗,并把它呈现在你的面前。  你拿着这首诗认真地读完,说:“你的诗写得不错啊!”  “知道写给谁的吗?”  “写给谁的?”  “写给你的。”  “那到你成名的时候,我就拿着这首诗找你。你别装作不认识呀!”说完,你笑着跑了。  我心里犯了嘀咕,心想:你一定要等到我成名的时候才找我
期刊
那时候,一条长长的桃花岭和桃花岭两头延绵的四五十里路,阻断了我进城的梦想,好几次我只能借上山砍柴割草的間隙爬上村后高高的天灵岩,向东远眺群山外依稀可见的白茫茫一片的县城。  小学四年级时,学校组织春游才第一次去县城,天还漆黑漆黑时,父母就叫醒我,吃了东西到学校集中,一个年级二十几个同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老师手电筒的指引下,走路去县城春游。  一路蛙声,一路流水伴着我们向县城进发,记不得那时的心里在想
期刊
山叫天马山,堡叫马鞍寨。  枫树比较敏感,已接收到秋的信息,五角形的叶子,被微凉的山风逼出金黄的颜色,在绿色铺就的大山里独占鳌头,十分骄傲地迎风挺立;有些叶子,与风共舞,竟忘了收势,旋转着扑入大地的怀抱。生命总是那么奇特,一些在消亡,一些却在疯狂地生长,它们娇嫩的生命似乎有着无所畏惧的力量,敢于面对,敢于接受严冬寒霜的挑战。树木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们大多数都高大伟岸,努力向上,争取得到阳光更多的青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