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sb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比天大”是常香玉一生的座右铭,她视艺术为生命,始终怀着对民族戏曲艺术的炽热情感,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民族戏曲事业。她让豫剧影响力不断扩大,不仅唱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走出了国门,拥有亿万观众和戏迷。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1923年生于河南鞏义,9岁起随父学艺,练就了“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
   她博采众家之长,集豫剧之大成,把豫东、豫西、祥符、沙河、高调等五大豫剧声腔派系熔于一炉,而且广泛采撷了河南曲剧、越调、京剧、昆剧、河北梆子及河南坠子等剧种和曲艺的声腔技巧,形成了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常派艺术。
   常香玉生活十分简朴。那座不起眼的小平房,一住就是17个年头。她一辈子很少穿新衣服,衣服总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枕头是用旧衣服裹的。离开人世时,她穿的仍是平生最喜欢的一套旧衣服。
   1951年夏,全国掀起抗美援朝的热潮。常香玉卖掉了剧社的运输卡车,取下金戒指,拿出多年积蓄,作为捐献义演的基金。半年时间里,她带领香玉剧社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义演捐款金额达15.2亿余元,完成了捐献一架战斗机的任务。
   唱戏先做人、无德艺不立,德艺双馨是常香玉一生的追求。常香玉和她领导的剧团一直坚持“三三三制”演出: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
   只要是为人民而演,哪怕是病得很重,她都要拖着病躯赶来。2003年底,80岁的常香玉身患癌症在北京住院。当得知奥林匹克中心工地有一场专门慰问河南农民工的演出,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遮掩住化疗后稀疏的头发,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只要站得起来,我就要来现场,哪怕说几句话也行。”不顾身体虚弱,她清唱了一段《柳河湾》,成为她一生舞台生涯的绝唱。
其他文献
6月30日上午,在党的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河北省庆“七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代表座谈会在石家庄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在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自觉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改革发展稳定的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李向群,海南琼山人,生于1978年,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军人。   “向群说要参军,我们全家都支持。”念及疼爱的小儿子,71岁的李德清眼眶湿润,“我们家过去很穷,改革开放后才富起来,当时家里6个成年人都在做生意,没有参军的,很想为国家做点事。”   1996年12月,李向群如愿参军,成为原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9连的战士。   1998年8月4日,正在家乡探亲的他从电视里看到长江流域发生
目的调查分析全国首台AP1000核电机组安装后周围生活饮用水中90Sr和137Cs及食品中137Cs放射性水平及变化。方法2012—2019年,选取全国首台AP1000核电机组所在的三门核电站周围的4个生活饮用水监测点,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并测定90Sr和137Cs放射性活度浓度;采集当地产大米、包菜、鲫鱼和鲻鱼,测定分析137Cs放射性活度浓度。结果2012—2019年,生活饮用水中90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