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电教系统组团参加第五届全国智慧教育高层论坛

来源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g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报讯 9月7日至8日,第五届全国智慧教育高层论坛暨2018全国智慧教育交流展示活动在浙江宁波举行。
  论坛由中央电化教育馆和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宁波市教育局、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承办。本届论坛的主題为“数字驱动、智能发展”,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演讲,深入探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慧教育的发展策略,分享交流全国各地智慧教育建设取得的成果。论坛还安排了“智能终端与智慧教育”讨论式主题沙龙,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中,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来自全国30多个省和60多个地级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及装备电教机构负责人,各相关企业代表等600余人参加了论坛。
  宁波市委常委、副市长刘长春致开幕辞,向来宾们介绍了宁波教育概况和宁波智慧教育建设已经取得的重要成果。
  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对教育信息化2.0做了深入解读,从坚定信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机制创新、应用驱动、示范引领等方面,为今后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并指明了方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教授的《融合信息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2.0》、台湾中央大学洪兰教授的《从大脑看智慧教育的落实》、深圳大学曹晓明副教授的《“智能+”校园:新时代学校发展新样态》、阿里云专家仲承的《阿里云IOT助力教育智能化》等,分别从理论与技术层面为与会者带来了听觉的盛宴。
  宁波市智慧教育研究与发展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曦在论坛上分享了宁波智慧教育建设成果,着重介绍了以“行政+市场”“公益+市场”“开放+市场”和“政府+市场”为核心的“五大体系”。
  上海市电教馆馆长张治、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施建国、包头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刘军以及其他省市的校长从不同维度对智慧教育做了阐述,分享了他们的实践经验和体会。
  南京市电化教育馆组织部门负责人、各区电教中心负责人等12人,由副馆长张元宁带队,参加论坛并到两所学校参观学习,直观了解和现场体验了宁波“甬上云淘”“甬上云校”“宁波教育数据分析系统”等智慧教育建设成果,为南京市智慧校园建设开拓思路。
  (南京市电化教育馆)
其他文献
知书明理,是学生培养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教育对人的基本要求。知书明理,其字面意思就是有文化、懂礼仪。知书,要求人们多学习、多读书,以此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阅读便成了人们学习的基本方式。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小学生来说,上好阅读课是最为关键的,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往往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开始的。因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能够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抓好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充分激发
期刊
众所周知,复习课教学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上好复习课,是我们每个教者必须直面的话题。  也许有人会说,复习课还不好上嘛,无非就是讲讲知识点,做做练习题吧。诚然,复习是好应付,但要真正上好复习课,上出有效、高效的复习课,并非易事。  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有人将上一节新授课比作种一棵树,而将上一节复习课比作管一片林,形象贴切。复习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求知识的归结,最终还要落实题型
期刊
近几年,徐市小学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德慧相彰、身心兼美的徐小学子为目标,以“5+X”好习惯培养为抓手,扎实开展以“小习惯,大文明,好人生”为主题的养成教育,守正出奇,持之以恒,努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着力打造文明校园,尽力奠定孩子幸福人生。  一、开展主题活动,促使“习惯的种子”落地生根  从2017年起,徐市小学就围绕“懂礼仪、知感恩、守规则、讲诚信、会整理、爱阅读”,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
期刊
一根教鞭一双眸,  一声教诲一份柔。  一片丹心一生守,  一间教室一春秋。  ——十八载教育感悟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不同于他人的潜质。教育到底为了谁?我认为,教育是为了朴质自然的教育,为了健康发展的孩子,为了心心相印的求真!  一、顺其自然,不可急于求成  教育,从来就没有捷径,更没有“亩产万斤”的神话,急于求成,只会本末倒置。教育的朴素在于宁静、真诚;教育的无痕在于潜移默化、润物
期刊
数学是一门相对较为活跃的课程,教学上也有很多的方法。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与导入,有助于调动课堂氛围,进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的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个基础,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只有在小学阶段就打好数学基础,往后的学习才会更加简单。学习数学,首先得认识什么是数学,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得知道1+1等于多
期刊
心理学表明,小学高年段正是学生从形象思维走向逻辑思维的重要过渡阶段,这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语文教师要从高年段学生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能够自觉思维、自主思维,带着思考走进课堂,在课堂进行有目标追求的思维碰撞。高年段学生基本养成了预习习惯,也具备了初步的预习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预习中的思维品质,探究预习环节中思维力提升的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一、预习情境激发思维热情——提升思
期刊
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更加关注师德建设和师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师德建设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关键在于法规、政策、要求和理念的落地生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底线,追求无限,才能将其转化为师能,合二为一,生发出巨大的力量。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这样一句话:做正确的事远比正确地做事重要。近年来,我校积极倡导“
期刊
本报讯 日前,由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指导中心主办、南京市教育局承办的2018年江苏省小学课程基地建设推进研讨会在南京市红山小学举行。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作为特色课程基地学校,参与了此次活动并进行了经验交流。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江苏省教科院副院长王国强、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陆岳新、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倪娟、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副局长沈峰等省市区领导
期刊
在践行英语新课标的同时,笔者发现,现在大家过度关注语言的交际功能,却常常忽略语言形式的对错,学生的英语交流过程也因缺乏语言的基本规则而充满尴尬和无奈。小学英语从五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增设了一个Grammar time,但是这个板块常常会被教师们简单地处理成读一读、找一找。今天,笔者就以刚刚上过的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 的第二课时为例,来谈一谈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粗
期刊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俗语的内涵在于阐明规则与秩序的重要性。“规”指的是圆规,“矩”指的是曲尺,没有“規”和“矩”,当然无法做成方形和圆形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该俗语告诫人们:任何事物若无一定规则,不仅会出错,而且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适用于教育。规矩是教育的规章、制度与秩序,是教育活动应该遵守的客观规律,是指导与约束教育行为的科学方法。尊重规矩,是教育行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