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在功利中丧失人情味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shua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家书店的工作人员把长时间看书而不买书的孩子撵出门外,理由是:书店是卖书的地方,不是看书的地方。这样的理由令人咂舌,让人不禁发问:中国人宽容厚道的品质哪儿去了?难道真的被时光的洪流挟卷着一去不复返了吗?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商人信奉的准则之一,这本无可厚非;但若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这生意就做得太过冰冷无情了。书店的工作人员将不买书的孩子拒之门外,不仅违背了“顾客是上帝”的原则,更缺少对孩子应有的理解与关心。历史上名扬四海的徽商、晋商,所凭借的不仅是他们聪明睿智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是那时刻为顾客着想的人情味。反观当下,冷漠的书店工作人员身上哪里还有先辈们一丝一毫的人情味呢?
  无独有偶,南京地鐵站驱逐站内避暑的行人,其间不乏老人和儿童;上海一家本应为全民服务的招待所却拒绝为低保人员服务……种种行为都折射出当下社会中人心的麻木与冷漠,人情味正在被功利心一点一点地蚕食。的确,我们创造了令他国羡慕的GDP增长指数,然而,在這节节攀升的国民生产总值背后,人们的幸福指数为何没有同步增长?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个时代太过快速、高效,物质生活的多姿多彩轻易就掩盖了人们精神世界的贫瘠。人们身上的美好品质与物质财富之间逐渐呈现出一种反比趋势,以致我们常常发出人心不古的感叹,常常怀念先辈们所生活的那个物质匮乏但却极富人情味的时代,怀念旧时的大杂院、小胡同、农家小院,虽然简陋,却有至真至纯的人情。
  书店撵人拒客,地铁站闭站赶人,莫不反映出当今社会的冷漠与自私,而我们在厉声谴责之后,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为人们所诟病的地方,争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注入几分人情味呢?
  时代的步伐日益匆忙,社会的发展日益迅速,竞争也日益激烈,倘若我们无法在这功利的潮流中保有几分人情味的话,又怎能在这烟波浩渺的宇宙中生活得诗意盎然呢?
其他文献
小城的夏季湿润多雨,午间小憩后,沏一壶清淡香茶,开一盏晕黄暖灯,倚一弯摇晃藤椅,执一卷泛黄旧书,静听窗外呢喃的燕语……幸福似乎触手可及。  这是爷爷眼中的幸福。但在有些人眼中,这未必就是幸福。正如一千個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人眼中的幸福也不尽相同。  有人说,幸福是优渥富足的物质生活。的确,精致的珍馐美味、考究的服装首饰、高档的屋宇别墅……谁能否认这是一种幸福呢?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本
小班下学期,我班新增了许多玩具和活动区域。我发现孩子们喜欢把各区域的玩具混合起来玩,这给活动后的整理带来了麻烦。该不该阻止孩子混合使用玩具呢?我有些犹豫。  那天,又到了区域活动时间,只见宁宁拿着娃娃家的勺子去建构区舀了很多雪花片。一边舀一边说:“今天我们来了很多客人,要烧很多菜给他们吃。”话音刚落,就听见那边天天在喊他:“快点来,宝宝肚子饿了。”宁宁闻讯疾步回到娃娃家。而晓雨则来到建构区拿了几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