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湖周边土壤汞污染现状与风险评价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m_j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解万峰湖周边土壤中汞污染现状和环境风险,对13个不同位置土壤中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并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综合研究和评估了土壤中总汞的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结果显示,13个采样点土壤中汞含量差异较小,土壤汞含量为0.004~0.618mg·kg-1,平均含量为0.141mg·kg-1,仅三江口和吉隆土壤汞含量超过贵州土壤汞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显示万峰湖周边土壤总体无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很低。
  关键词:汞污染;土壤;万峰湖;风险评价
  中图分类号 X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6-96-03
  Status and Risk Evaluation of Mercury Pollution in Soil around the Wanfeng Lake
  Yang Yang1 et al.
  (1Deparment of Ge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ollution status and environmental risk of soil mercury around the Wanfeng Lake,this thesis measures and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soil mercury located in 13 different positions.The geo-accumulation index method and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were used to research and evaluate comprehensively the pollution levels and ecological risk of the mercury in soi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little difference among the contents of soil mercury,ranged from 0.004~0.618mg·kg-1,in the soil of 13 sampling points,and the average content was 0.141mg·kg-1.However,only the contents of soil mercury in San Jiangkou and Ji Long exceed its background value of Guizhou.Therefore,the geo-accumulation index method and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method showed that there is no mercury pollution in soil around the WanFeng Lake,and its potential risk is much lower.
  Key words:Mercury pollution;Soil;The Wanfeng lake;Risk assessment
  土壤是重金属的重要汇集源[1],重金属进入土壤环境后难以被降解,通过食物链等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并不断富集,直接或间接地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湖泊周边土壤中赋存的重金属在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作用下,可以缓慢的发生土壤-水界面的迁移过程,从而造成水体中的重金属非点源污染。汞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态并易流动的重金属,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剧毒性等特点,是全球性环境污染物之一[2-3]。贵州是我国汞矿的主要产地,汞矿在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汞污染[4]。万峰湖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和安龙县境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04°31′~105°01′,北纬24°37′~25°23′,是黔、滇、桂3省区交界处,是由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一级电站大坝将南盘江拦截而形成的水库,属珠江流域上游区,担负着珠江流域沿江城市生活饮用和工农业用水的供水。目前,万峰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湖泊富营养化上,而对于该地环境介质中汞污染的研究鲜有报道。鉴于汞的迁移性和富集性,笔者对万峰湖周边土壤中汞的污染现状进行了测定分析,并进行了风险评价,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万峰湖环境中汞污染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制备 2014年2月赴万峰湖周边地区进行土壤采集,以万峰湖主航道为主线,从上游三江口到下游红村码头采集13个周边土壤(采样点见图1)。每个样品自表层土壤(0~20cm),以四分法进行采集,封存于聚乙烯袋内。采集回的样品置于阴凉处自然风干,剔除土样中的动植物残体、石子等杂质,经四分法缩分,研磨后过100目筛,保存备用。
  1.2 样品处理与分析测定 称取土样0.2g(精确至0.000 1g)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10mL王水(HCl∶HNO3=3∶1),混匀,沸水浴消解2h,并不时进行摇匀。冷却至室温后用水定容至50mL,摇匀。放置过夜取上清液,用AF-640型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测定样品中的汞含量。所用化学试剂为优级纯或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1.3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为了保证分析数据的质量,在分析土样的同时,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程序测定土壤标准物质ESS-3(GSBZ50013-88)中的汞含量。同时测定实验空白,并按10%的比例随机测定样品平行样,平行样分析结果相对偏差均低于1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万峰湖周边土壤汞污染现状 万峰湖周边土壤中的汞含量见表1。由表1可知,其值在0.004~0.618mg·kg-1,平均含量为0.141mg·kg-1,其中最大值在三江口,最小值在歪染和革步。贵州土壤中汞的背景值[5]为0.158mg·kg-1,13个采样点的土壤汞含量为背景值的0.026~3.912倍,由图2可知,除三江口和吉隆超过土壤汞含量背景值外,其余均未超过,超标率为15%。万峰湖周边土壤中汞含量分布无明显规律,上游三江口和下游吉隆周边土壤汞含量高于其他样点,分析原因可能是汞污染来源不同所致。三江口位于主航道上游,是支流的汇合点,污染物汇集此处,致使该地周边土壤汞含量高于其他点;吉隆周边是耕种地,含汞农药和化肥的施用也会造成汞污染。此外,周边居民使用含汞燃煤或是排放含汞废水废渣等也会导致各样点中汞含量的不同。
  2.2 万峰湖周边土壤汞的风险评价 鉴于德国学者Muller提出的地累积指数法(Geo-accumulation Index) [6]与瑞典地球化学家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7],分别考虑到汞的土壤地球化学行为和环境毒素,能较为合理的反映万峰湖周边土壤中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根据万峰湖周边土壤中汞含量的实测值,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
  2.2.1 地累积指数法 地累积指数法反映万峰湖土壤中汞的污染程度,其计算方法为:
  [Igeo=log2Ci/kBi]
  式中:Igeo为Hg的地累积指数;Ci为土壤中Hg的实测值;Bi为土壤中Hg的地球化学背景值(以贵州土壤汞背景值为参比值,即Bi=0.158mg·kg-1)[5];k为考虑到造岩运动可能引起的背景值变动而取的系数,一般取1.5[6]。
  地累积指数法评价标准见表2。由表2可知,85%的采样点地累积指数小于0,没有污染;15%的采样点达到偏中度污染,包括三江口和吉隆。研究区地累积指数Igeo平均值为-2.143,在Igeo≤0范围内,表明研究区总体属无污染。
  2.2.2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能对研究区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其计算方法为:
  [Er=Tr?Ci/C0][]
  式中:Er为Hg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Ci为土壤中Hg的测定值;C0为Hg的参比值(以贵州土壤汞背景值为参比值,即C0=0.158mg·kg-1);Tr为汞的毒性系数(Tr=40)[7]。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标准见表2。由表2显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除三江口和吉隆外,其余采样点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都小于40,处于低生态风险;三江口和吉隆采样点达到重度潜在生态危害。研究区潜在生态危害指数Er平均为35.720,低于40,说明研究区土壤中汞的潜在生态风险很低。
  总体来说,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所得的结果一致,万峰湖周边土壤中无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很低。由于实验的有限性,仅对研究区土壤中的总汞进行了风险评价,未研究不同形态汞对环境造成的生态风险。由于不同形态的汞生物有效性和环境毒性迥异,所以会在评价土壤汞的生态风险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8-9]。
  3 结论与讨论
  (1)万峰湖周边土壤中汞含量差异不大,汞含量范围值在0.004~0.618mg·kg-1,平均含量为0.141mg·kg-1。除三江口和吉隆外,其余样点土壤中汞含量均未超过贵州土壤汞背景值。万峰湖周边土壤中部分汞污染有可能来源于大气汞的干湿沉降、人类活动中含汞农药和化肥的施用以及废水和废渣的排放等。
  (2)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万峰湖周边土壤中汞污染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得到的评价结果一致,即三江口和吉隆汞污染偏中度,潜在生态风险为重度,其余样点无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低。整体来说,万峰湖周边土壤无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很低。
  参考文献
  [1]刘俊华,王文华,彭安.土壤性质对土壤中汞赋存形态的影响[J].环境化学,2000,19(5): 474-477.
  [2]曲蛟,袁星,丛俏,等.钼矿区选矿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与评价[J].生态环境,2008,17(2): 677-681.
  [3]Zhang L,Wong M H.Environmental mercury contamination in China: sources and impacts [J].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2007,(33): 108-121.
  [4]花永丰.汞的地球化学[D].北京: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勘查总局,1999.
  [5]夏增禄.土壤元素背景值及其研究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7.
  [6]Muller G.Index of geo-accumulation in sediments of the Rhine River [J].Geojournal,1969,2(3):108-118.
  [7]Hakanson L.An ecological risk index for aquatic pollution control a sediment logical approach [J].Water Research,1980,14(8): 975-1001.
  [8]李永华,王五一,杨林生,等.湘西多金属矿区汞铅污染土壤的环境质量[J].环境科学,2005,26(5):187-191.
  [9]李强,张瑞卿,郭飞,等.贵州重点地区土壤和水体中汞的生态风险[J].生态学杂志,2013,32(8):2140-2147.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门冬胰岛素30多被用于进行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本文主要探讨对于老年初诊2型糖尿
摘 要:以辽西地区大铃铛枣为试验材料,在减压与常压条件下进行了大枣的还原糖和VC含量的比较试验,研究减压储藏对大铃铛枣还原糖和VC含量的影响,探讨此方法能否保持营养品质,缓解果实衰老。结果表明,减压储藏能够抑制还原糖量的上升,减缓衰老程度,但是对VC含量提高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大枣;还原糖;VC;减压储藏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3-04
目的:研究在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3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使用门冬胰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被重视。我国为了能更好的丰富社会大众日常生活,提出了风景园林建设项目。风景园林的建设不仅有利于美化环境,还可用于饭后散步、缓解工作压力的场所。但对于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目前还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为了能更好的提高风景园林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以下详细的讲解了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和方案。  关键词:园林施工;风景园林;质量管理  目前,因为我国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0.4 U/kg起始剂量
<正>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2017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
会议
提出了利用时间序列重构的吸引子轨迹矩阵奇异值分解的方法检测信号中的突变信息.利用该方法对任选的一数值信号和旋转机械静动件早期碰摩故障数值仿真信号进行了检测,并将检
【摘 要】网络用户的采纳后行为对服务提供商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为弥补学术研究在用户转换意愿上的空白,本文以移动音乐软件为例,基于PPM模型,探讨了用户转换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丰富与深化了用户转换意愿理论体系,有助于解释和预测用户行为规律,同时为移动音乐软件的营销策略和产品设计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用户转换意愿、移动音乐软件、PPM模型  一、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智能
文章主要介绍了计量业务管理系统开发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系统应该具有的模块功能。
针对异型材挤压塑性成形及模腔建模理论的焦点课题,借助近代复变共形映射理论和金属塑性成形理论成果,将三维金属异型材挤压塑性流动问题转化为二维轴对称成形问题,求解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