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盐中毒抢救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king_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确诊后,立即给予美兰治疗,并给予维生素C葡萄糖静脉滴注。结果:20例患者中16例患者于用药12小时后症状缓解离院,2例患者在24小时后症状缓解离院;2例意识障碍患者住院后经脱水、呼吸兴奋剂等对症治疗在ICU住院2天后出院。无一例并发出血及死亡。结论:在正确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后,立即采用美兰与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亚硝酸盐;中毒
  【中图分类号】R15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87-1
  
  亚硝酸盐中毒又称肠原性紫绀病,多因误食亚硝酸盐而引起,也可因胃肠功能紊乱时,胃肠道内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食入富含硝酸盐的蔬菜,则硝酸盐在体内还原成亚硝酸盐,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多见于儿童。亚硝酸盐中毒潜伏期短,一般为数十分钟或1~3小时,症状以紫绀为主[1]。皮肤粘膜、口唇、指甲下最明显,除紫绀外,并有头痛、头晕、心率加快、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严重者有心律不齐、昏迷或惊厥,常死于呼吸衰竭。该病发病凶险,如果救治及时得当,患者会及时转危为安,但是若抢救不及时,则很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对于亚硝酸盐中毒的抢救非常重要,现对我院亚硝酸中毒患者的抢救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手指的20例亚硝酸盐中毒患者,男8例,女12例,年龄在6-49岁,平均年龄30.2±2.5岁。其中5例在进污染食物后20min内发病,其余均在食后2h内发病。10例患者为将亚硝酸盐误为食盐加工做菜而引起中毒,另外10病例均为食用含亚硝酸盐过量的当地一种小吃而导致集体中毒。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有口唇呈灰紫色、头晕头痛、乏力、心慌、恶心、精神不振等。重症病例还会出现呼吸急促、昏迷等。
  1.2纳入标准:经血常规检查、肾功能测定及血清离子检查确诊为亚硝酸盐中毒的患者。
  1.3治疗方法[2]:首先给患者应用亚甲兰(美兰)注射液20mg加50%葡萄糖注射液20ml,10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并给予亚甲兰注射液30mg溶入5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同时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 4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催吐洗胃导泻排毒疗法。催吐时嘱患者饮水,后以压舌板或棉签刺激咽喉部致反射性呕吐。洗胃时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导泻时应用硫酸钠每次15~30g加水200ml口服。
  2结果
  20例患者中16例患者于用药12小时后症状缓解离院,2例患者在24小时后症状缓解离院;2例意识障碍患者住院后经脱水、呼吸兴奋剂等对症治疗在ICU住院2天后出院。无一例并发出血及死亡。
  3讨论
  亚硝酸盐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亚硝酸盐中毒时亚硝酸盐使正常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同时还阻碍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导致机体组织器官缺氧,直接扩张血管平滑肌,使血压下降。因此解毒方法就是治疗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方法,即采用适当的还原性物质,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而发挥正常携氧能力。亚甲蓝是亚硝酸盐的特效解毒剂,它能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亚铁血红蛋白,恢复血红蛋白的正常携氧功能;维生素C可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使血红蛋白恢复携氧功能,与亚甲蓝具有协同作用。
  亚硝酸盐中毒的治疗关键是把握正确的抢救流程和抓住抢救重点。轻型患者按“高流量吸氧—催吐—洗胃—导泻—亚甲蓝—维生素C”流程治疗,而重型患者的治疗重点是复苏抗休克、防止脏器功能衰竭。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蔬菜,如菠菜、大白菜、甘蓝、韭菜、萝卜、芹菜、甜菜含有大量硝酸盐,若存放于温度较高处,在硝酸盐还原酶作用下,硝酸盐可还原成亚硝酸盐。蔬菜在腌制过程中,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高,在8~14天时有一高峰,以后又逐渐降低。煮熟的蔬菜存放于温度较高处,由于某些细菌的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也可产生亚硝酸盐。有的井水含硝酸盐较多,俗称“苦井”水,食物用此种水烹调,并在不卫生的条件下存放,也极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对以上事项多加注意,以预防亚硝酸盐的中毒。消费者要提高对有毒物质的防范意识,要从正规商业网点购买食盐,不要购买私盐,不要使用来历不明的“盐”类物质,严禁食用工业用盐。各餐饮经营单位更要加强内部管理,严禁购买、使用工业用盐。餐饮业因加工要求工艺确需使用的,必须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加强亚硝酸盐的使用、贮存的管理,限量使用,并且外包装上应有明显标志,以防误食误用[3]。
  参考文献
  [1] 王广东.急性亚硝酸盐中毒8例[J].四川医学,2009,(03):444.
  [2] 周建军.30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15):87-88.
  [3] 许宏霞,刘玉元.一起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报告[J].中国乡村医药,2009,(01):43.
其他文献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神经血管性头痛,目前尚不能根治,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氟桂利嗪是临床上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的常用药物,但单用时疗效还不是十分理想,仍有部分患者疗效较差甚至无效。有文献报道,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联用普萘洛尔后,疗效显著提高。鉴此,笔者尝试使用山莨菪碱联合氟桂利嗪对4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并做了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骨质增生丸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院内制剂,由熟地黄、肉苁蓉、骨碎补、鹿衔草、杜仲等药组成。本方具有滋阴补肾,强筋健骨,活血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骨质增生引起的不适之症。为考察其质量稳定性,本试验根据医院制剂申报要求及骨质增生丸药品质量标准,采用室温留样观察法,对骨质增生丸3批制剂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为使用和贮存该产品及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实验依据。
藏医学大概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是藏族人民长期与各种疾病进行斗争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这个医学具有风格独特,特色鲜明,理论完整,实践丰富,强调整体观念,适应高原环境,疗效突出,使一种科学的医学体系。千百年历史变革中曾为高原民族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借此笔者想简单的介绍“三大因素”,而很多患者带来健康。
【摘要】目的:了解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采集数据库,检索医院2008-2009年中成药使用数据,对年用药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成药的剂型、价格、功效等因素直接影响用药情况。结论:我院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疗效确切,剂型先进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优势。  【关键词】中成药;用药频度;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药房发药窗口是医院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部门,发药窗口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形象。药师是药学服务的直接实施者,有责任和义务强化自身素质,提高业务能力,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充分发挥其在药物治疗和医疗保健方面的作用。而发药交待作为调剂工作的最后一环对患者的正确用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杜绝差错的关键环节。
【摘要】子宫是女子的生殖器官,大家都很熟悉并不陌生。然而,子宫是中医传统名称这一点却很少有人知道。从《神农本草经》开始,中医学就已经将子宫一词引入自己的理论中,这时西医还没有传入我国。其后《格致余论》等多部著作中都有对子宫的描述,这些都说明子宫是中医的传统名称。  【关键词】子宫;中医传统名称;中基教材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073-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对照组(46例)给予抗炎、抗病毒、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静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治疗组患儿咳嗽、气喘、肺部啰鸣音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两者的差异有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