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研究生论文比赛征文启事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_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全身应用头孢吡肟加鞘内注射头孢吡肟及地塞米松治疗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29名,拔除脑室外引流管后,头孢吡肟2 g,静脉点滴,每12小时给药,疗程10~15 d,结合腰穿鞘内给药:头孢吡肟50 mg加地塞米松1 mg鞘内注射,每天一次.结果 该方法临床有效例数为27例,细菌清除例数为27例,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2例. 结论 该方法治疗脑室外
目的 总结脑室囊性病变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经手术治疗的11例脑室囊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摘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脑囊虫5例,脑包虫2例;囊壁切除或部分切除经组织学证实为神经上皮性囊肿4例.结论脑室囊性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虽具有一定特征性,但定性诊断较困难.有颅高压者的治疗应以手术为手段,若能明确诊断者可分别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否则应采用探查性手术。
期刊
目的 分析伽玛刀(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再出血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995年8月~2002年12月间接受γ-刀治疗3年以上,并且随访资料完全的341例cAVM患者再出血情况进行统计. 结果 再出血10例(2.9%),其中3例直接导致死亡. 结论 γ-刀治疗cAVM后再出血率较低,出血较自然病程少,且有一定相关因素。
目的 了解不同剂量125Ⅰ硅胶球囊内近距离照射对C6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探讨术后内置125Ⅰ球囊内照射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5Ⅰ-NaI溶液放入硅胶球囊内,对体外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给予不同剂量的近距离照射,检测细胞死亡率、增殖抑制及细胞周期再分布情况.采用125Ⅰ充填球囊内照射方法治疗脑胶质瘤患者6例.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为60~80 Gy,持续照射5~8 d. 结果 与对照组相
目的 分析189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疗效并探讨提高手术疗效与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89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死亡21例.其余随访6月~3年,平均1.5年,按照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来评定疗效:Ⅰ~Ⅴ级分别为35.45%(67/189),22.22%(42/189),16.93%(32/189),7.94%(15/189),
期刊
近年来,我国各地基层医院神经外科专科相继成立并逐步开展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病等手术,术后癫痫的发生逐渐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虽然国外一些机构已出版了对重型颅脑外伤后癫痫预防的一些指南,但是,我国各地对脑外伤后和术后癫痫的处理仍很混乱。
期刊
到目前为止,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从发明初期的单一接触工作模式发展到包括可以测量粘弹性的相位模式在内的多种工作模式,同时通用型方面也高度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度自动化的SPM家族。在这个家族中,高度环境控制的SPM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各种条件下对样品的原位观察。新近出现的各种显微镜集成的SPM系列是这个家族中的新成员,可以同时完成大范围、高分辨和精确定位等各种研究,在半导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神经外科大会于2006年9月15~1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今年恰逢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成立20周年,大会期间同时举行了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
期刊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微创术治疗92例高血压脑出血,经CT定位,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血肿进行抽吸、液化和引流.结果92例患者中治愈37例,好转43例,死亡12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是一种有效治疗颅内血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