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俞永新研究员,中共党员,是我国著名病毒学、生物制品学专家。1929年3月出生于福建仙游,福州大学生物系毕业后来我所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疫苗研究开发、疫苗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工作已达48年之久,为我国疫苗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他现任英国《Journal Medical Virology》编委、卫生部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病毒学会理事、卫生部自然疫源性疾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n 他首次在国内外研制成功一种减毒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活疫苗。该疫苗具有效果好、副反应轻、接种次数少、价廉等特点,目前已在国内三家企业批量生产,年产量达3千多万人次。由于在国际上尚无同类产品,国外一些企业曾多次来我国洽谈疫苗的出口和技术转让事宜,1998年转让给韩国普兰公司,这是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人用生物制品首次向国外转让。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这种疫苗也十分重视,1998年在泰国召开的国际乙脑控制会议上,建议在改进生产条件后将这种疫苗出口到亚洲一些乙脑流行的国家应用,同时WHO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已根据我国的乙脑生产和检定规程草拟了WHO的乙脑减毒活疫苗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指南。该成果1989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均为第一名次)。1990年被《科技日报》评为1990年十大科技成就之一,并被评为1994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之一。rn 出血热在我国的流行甚广,年发病人数5万~8万人,病死率在5%~15%,本病在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也普遍流行,对本病无特异治疗和预防药物,疫苗研制是许多国家的研究重点。1990年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研制被国家列为“八五”攻关课题。由俞永新牵头国内6个单位协作,研制成功三种类型出血热灭活疫苗,即沙鼠肾细胞、地鼠肾细胞和纯化乳鼠脑疫苗。1993年和1994年获新生物制品证书并开始投产。目前分别在国内5个厂家规模生产和广泛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保护率在94%~97%,降低发病率91%~100%,取得很大的社会效益。细胞培养疫苗具有接种后不良反应轻、中和抗体水平高、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国外尚无同类制品。该成果1996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均为第一名次),被评为1997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之一。rn 他研制成功狂犬病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80年代前我国用于预防的疫苗是羊脑粗制疫苗,这种疫苗接种后引起脑脊髓炎变态反应率高达1/2000,早已被WHO狂犬病专家委员会列为淘汰的疫苗。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牵头,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4个单位参加的协作组于1980年研制成功这种细胞疫苗并取代羊脑粗制疫苗,经大量使用后不良反应轻、无神经性变态反应,效果好。目前年产量达600多万人份,满足被狂犬致伤的预防免疫,狂犬病例由80年代的年6000多例降至近年的300例以下。他作为主持人之一的该研究成果于1980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rn 他在虫媒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上亦作出了重要贡献,曾组织指导所属国家虫媒病毒专业实验室与国内一些单位合作开展虫媒病毒的研究,取得一些突破,曾获1980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rn 他共发表论文130多篇,主编和参加编写论著7部。应WHO邀请作为临时顾问参加专业会议并作论文报告9篇,应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作大会论文报告16次,发表的论文被国外著名刊物《Virology》,《Vaccine》等引证10多次。他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部和省级一等奖4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4次。rn 俞永新科学作风严谨,实事求是,注重科学道德,团结协作,对培养青年人积极努力。1991年获国家医学卫生事业突出贡献奖。1998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和亿利达科学技术奖。200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受到江总书记的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