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技术在多组分中药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mm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是单一或者几种有效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多效应等特点决定了其药代动力学的复杂性。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片面性将限制人们对中药、复方制剂的药理和毒理认识的准确性,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瓶颈之一。代谢组学技术依托先进的高通量测试平台和多种大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同时获得并分析数百种甚至数千种小分子物质的波动情况,为复杂组分的PK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综述了2010年以来多组分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介绍了代谢组学技术在其中的成功应用,重点介绍了两种新的整合了代谢组学和传统PK思想的中药方证代谢组学和中药多组分药代动力学研究策略(Polypharmacokinetics,Poly-PK),并展望了两种研究策略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的发展前景和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其他文献
目的:对蒙药草乌根、草乌叶、草乌花、草乌芽的原药材及其总生物碱提取物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红外光谱的三级鉴定方法(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以及二维相关谱)进行样品的全成分分析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朝霍定A、朝霍定B、朝霍定C、淫羊藿苷、宝霍苷I等5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所采用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Eclipse Plus C18(250
目的: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载体,考察雪菊总提物、正丁醇部位、黄酮单体CB-1及CB-2对该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雪菊4个不同提取部位分别设3个剂量组。MTT法检测雪菊4个不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11月,经过近11年的发展,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已经成为一个以慢性肝病和恶性肿瘤为研究重点,以系统生物学和复
目的:羟基茜草素为茜草的代表性成分,研究其作用的分子靶标对阐明茜草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HT-29细胞培养,以其高表达的GPR35受体为靶标,通过
目的:建立从金银花中分离制备新绿原酸对照品的方法。方法:利用HPD200A大孔树脂对金银花水提液中的新绿原酸富集,经中低压制备色谱分离制备金银花中新绿原酸单体,运用HPLC对新
目的:观察菝葜水提物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发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为寻找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新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分别
各位读者,各位学者:首先,由衷地感谢大家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和支持《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杂志的发展。正如我们所乐见的,自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奖引起全吲科技界强烈振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乌头碱等6种单酯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附子、黑顺片和白附片及生附子与大黄配伍后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测定,从化学成分角度为阐释附子炮制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瘦素的影响。方法:1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