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流行语及网络语言暴力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8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催生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了。在社会语言学的视野里,网络语言也是现代语言的一部分,是现代语言中的新事物,它增强了现代语言的多样性。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流行语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同时,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本文以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宝宝”为例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作出了反思。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言 网络语言暴力 反思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代社会的变迁。因此,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流行语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同时,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本文以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宝宝”为例,探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作出反思。
  一、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以“宝宝”为例
  “宝宝”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词语。起初,它是父母或其他亲属对家中婴幼儿的昵称。因为孩子是夫妻爱情的结晶,几乎每一个家庭有了孩子后都是如获珍宝。甚至在父母眼里,不管孩子年纪有多大,哪怕他们有了孩子,只要父母在,你永远就是他们的“宝宝”。随着时间的发展,“宝宝”一词的语义开始扩大化,比如恋爱中的男生往往会把女朋友称为“宝宝”,以此表达两人的亲昵及对女友的浓浓爱意。不管后来两人的感情发展如何,至少在热恋期,女朋友对于男生而言确实是如获至宝。
  然而,这个再普通不过的词语,悄然间成了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宝宝”一词的新义是从网络流行语“吓死宝宝了”中演变而来的。据网页资料显示,这里的“宝宝”是指说话者本人,“吓死宝宝了”实际上是说话者在自言自语“吓死我了”。这整句话在网上流传开以后,女生们在受到惊吓时往往引用它来卖萌。后来,“宝宝”一词就脱离了这个语境而被年轻女性独立使用——只要是说话氛围协调,那么女生几乎在任何语境中都可以使用“宝宝”或者“本宝宝”这样的字眼称呼自己,比如“愁死宝宝了”“本宝宝要去上班了”。再后来,“宝宝”一词甚至失去了原来偏指女性的性别色彩,可以用来不分男女地指称对方,以表达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亲密的关系或者是显示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亲昵态度。比如,在一些电子商务的社交平台(如旺旺、淘宝)上,客服过去经常使用“亲”这个字眼表现对顾客的热情与真诚,现在“宝宝”一词也争得一席之地,在缩短店家与客户的心理距离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购物网站外,还有一些网络教学平台的工作人员,也经常称呼学员为“宝宝”。比如,“雅思宝宝”“哲学宝宝”“高考宝宝”等。这个“宝宝”如此流行,甚至在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上,冯巩在小品《快乐老爸》中也引用了一次“吓死宝宝了”。
  经调查发现,网络流行语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主要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个庞大的年轻群体正处于生命的活跃期,他们对社会的变化最敏锐,也最容易冲动。这些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求新、求异、求简、求活。年轻人借助网络流行词语,最大限度地表现出了张扬个性和青春活力。
  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催生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产生。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网络语言的发展折射出了现代社会的变迁。因此,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其间,对网络流行语批评的声音也时有耳闻,但是主流对网络流行语还是采取一种宽容和认可的态度,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可和接受网络流行语。
  二、防止网络语言暴力
  说到网络流行语,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网络语言暴力。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可以依托某一种社会现象,瞬间在网络世界传播开来。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个词语可能会像上文所列举到的“宝宝”那样柔和可爱;但更有可能会像一只魔鬼般狰狞而充满暴力,给当事人带来无尽的伤害——这就是笔者接下来要讨论的“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暴力并不是单指某些特别的话语,而是指所有对听话人产生了某种支配力或是影响力的言语。所谓网络语言暴力,就是指说话者在网络这个虚拟平台上,讲一些肮脏、污秽甚至是扭曲事实的话,以一种语言霸权的形式孤立和剥夺他人的某种权利,从而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一种语言现象。说到网络语言暴力,读者可能会觉得比较抽象,这里我想给大家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莱温斯基是1998年白宫性丑闻事件,也就我们所熟知的“拉链门”的当事人。在饱受网络欺凌之苦后,沉默了十年的莱温斯基于2015年3月走上了Ted大会的讲台,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呼吁大家共同抵制网络暴力。她在演讲中说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1998年,没有人知道这种名叫‘因特网’的新技术会把人类带向何方。自诞生以来,因特网用难以想象的方式将人类联系起来。它让人们找到失散的兄弟姐妹、拯救生命、发起革命,但是我所遭受的黑暗、网络欺凌和被称为‘荡妇’的羞辱也如雨后春笋般疯长。每天,在网络上都会有人,特别是年轻人被辱骂和羞辱,而他们对此束手无策。这些辱骂和羞辱让他们想立刻死去。悲剧的是,有些人,真的因此而死去。这一点儿也不虚拟。ChildLine是英国一个致力于帮助年轻人解决各种问题的公益组织。去年年底,该组织公布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从2012年到2013年,与网络欺凌有关的电话和邮件数量增加了87%。一份来自荷兰的综合分析首次披露,网络欺凌比线下欺凌更容易让人产生自杀的念头。”
  笔者认为,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网络空间的自由性、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广阔的自由世界。一些网民认为,在与他人进行网上沟通时,对方并不了解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背景,这时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德的认同感就不再具有约束力,导致双方对交流的后果毫无顾忌——平时不好意思说,不敢说,或者是不应该说的各种脏话,在网络上都被肆无忌惮地说了出来。这样,网络上就出现了大量肮脏、色情、充满暴力和辱骂的言论。即便这时有人出来阻止或者反对这种现象,他们往往会受到攻击,被认为是多此一举的压制自由。二是法律制约的缺乏。网络语言暴力的现象经常发生,而施暴用户却不敢承担责任,这与他们生活在虚拟的天堂里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这些语言暴力者在其他现实媒体中也使用这种方式攻击其他人,甚至诋毁他人,就很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然而,网络世界是不同的,尽管某人的言论已经对他人构成了事实上的“语言暴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指控其罪行,即便真有相关的法律,也会因为惩罚犯罪者的司法成本太高而不能予以真正的法律制裁。
  三、结语
  语言是一条不断变化发展的长河。在社会语言学的视野里,网络语言也是现代语言的一部分,是现代语言中的新事物,它实现了现代语言的多样化。它不仅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显出魅力,还在现实生活中大光其彩,成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并与其他语言相得益彰,共同促进语言的繁荣昌盛。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在网络上用语言表达自我的存在,各种观念的冲突导致语言暴力频频在网络平台上发生。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希望读者能够正确地看待网络语言,并且从自身做起,使用文明的网络用语,避免网络语言暴力的出现,为打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语言环境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铁范.网络语言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05,(9):26~30.
  [2]张朝阳.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暴力.http://charles.blog.sohu.com/13420816.html2006-09-15.
  [3]王順菁.网络语言的特点和优势[J].新闻记者,2004,(5):57~58.
  [4]陈原.社会语言学[M].学林出版社,1997:154.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职高专语文教学具有专业教育的性质,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语文教学,具有特殊性,主要体现为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教学结构的不同。当今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要改进高职高专语文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帮助学生拓展就业空间。  关键词: 高职高专语文教学 面临困境 改革方向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能性人才为目的专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而非
摘 要: 培养技术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学生除了需具备大学理论知识外,更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这必然要求有一支好的师资队伍,不仅理论知识扎实,更重要的是实践经验要丰富。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本文阐明了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探讨了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实践师资队伍 专业技术  引言  高职院校把教学作为首要
摘 要: “医学仪器概论与标准”课程可以学科建设为平台,以增强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起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主要从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阐述该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实践证明,课程改革的效果显著,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 医学仪器中理论与标准  《医学仪器概论与标准》是生物医学工程
摘 要: 萨皮尔和布龙菲尔德都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先驱,虽然二者都著有《语言论》一书,但是他们的影响反映在不完全相同的领域。本文通过对两本著作中关于语音系统、语言性质、语言成分划分、建立的哲学基础及语言变化规律的认识等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位作者的重要语言学观点,找出二人观点的不同之处,呈现语言学研究的不同视角。  关键词: 萨丕尔 布龙菲尔德 《语言论》  萨丕尔的代表作《语言论》出版于1921年,
摘 要: 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丰富的文化因素,文化差异给汉英旅游翻译造成较大的困难,旅游翻译需要考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分析了由文化因素而导致的翻译问题并探究了旅游翻译的原则,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旅游英语翻译 目标语 原语  一、简介  跨国旅行现今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旅游翻译扮演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作为一种文化宣传的工具,发挥着
摘 要:建立与外部市场连接的内部标准经济核算管理系统,产出部门之间的独立核算,多维全面的财务绩效评估系统,全面分解和实施经济责任指标,以及通过使用信息平台,完成整个系统的成本核算和分析,实现价值链的实现,实现经济核算管理的全过程,并推广军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经营理念。  关键词:经济核算;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  经济会计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