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的温度(3)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ju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我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
  ——题记
   明天就要期中考试了,可我的鼻炎又犯了。迫不得已,今天要去医院做雾化和激光治疗。吃不好,睡不好,复习不好,这可都是考试的大忌呀!父亲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焦虑,摸了摸我的头,轻声说:“没事,我和你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他的手是那样温暖,他的言语是那样温和。
   刚上车,便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我深吸了一口气,一阵又一阵浓郁的香味在狭小的空间里飘荡着,是父亲递过来的小笼包和豆浆的香味。我欣喜地接过袋子,呀,有些烫手:原来父亲一直把食物揣在怀里,用他的体温暖着,生怕我吃了凉食肚子疼。霎时,父爱似潮水般漫过了我的心,父爱的温度笼罩在我的周围。待我回过神来,父亲早已把车开出停车场了。
   不经意间,我又看见副驾驶座上放着一个鼓鼓的包,看不到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到了病房才知道,那个包里放了小枕头、小床单和小被子。为了不耽误治疗时间,父亲急急忙忙铺上床单,放好枕头,让我脱掉外套后躺下,父亲给我盖好被子,我躺在床上,静静地望着父亲忙碌的身影。被子上带着父亲掌心的温度,帶着父爱的芬芳。
   紧接着,父亲拿起我的复习提纲,他念一句我跟读一句,几个来回下来,我就能背完一个题。父亲坐得离我很近,他每说一句话,我就能感到一片温热的气息包围在我的身边。他的声音浑厚、洪亮、底气十足,仿佛天生带着炽热的温度。
   不知不觉,治疗结束了,我还沉浸在父爱的暖流中。
   (山东平阴县第四中学八·5班,指导老师:闫霞)
  简评
   父亲是一个细心的人,对于考前焦虑的“我”,给了生活和精神上的关照,为“我”明天的考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父亲,点赞!父亲在照顾“我”的同时,还帮助“我”复习功课。无微不至,更让人敬佩。小作者善于观察,并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他文献
成长是一次旅行,成长的旅程中有父母爱的陪伴,父母的爱让我成长的旅程变得温暖无比。   小时候,爸爸妈妈对我要求严格,他们每天都会让我做一些家务活。比如:擦桌子、扫地、摆碗筷等。虽然我有时候做得不够好,妈妈还要“加工”一次,但他们仍然会表扬我。这样,我小小的成就感也就被满足了。   当我再大一些时,表扬对我来说作用已经不大了,于是妈妈想出一个新办法——只要我完成一项家务活,妈妈就会满足我一个小愿望。
期刊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美食,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更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每到除夕或者一些喜庆的日子,全家人都会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吃饺子。   饺子形如元宝。除夕夜,人们会往饺子里包硬币或糖,希望吃到的人能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甜甜蜜蜜。饺子象征着更岁交子,
期刊
我的记忆中有一样不可或缺的美食。。桂花糕,这是外婆最拿手的一样甜品。  记得小时候,一到桂花盛开的季节,我就向外婆撒娇,闹着要吃桂花糕。外婆总是笑盈盈地拍拍我的头,说:“好勒,外婆这就做!”。  外婆搬出许多模具,准备好材料。做桂花糕不是一件容易事儿,要先把桂花倒入水中捣碎,再加入糯米粉拌匀,过滤,最后倒入模具,经过蒸、翻、晾、切几个步骤,才可以吃到那香甜的桂花糕。  刚做好的桂花糕呈淡黄色,闻起
期刊
冬日暖阳徐徐地照进屋子,一直在埋怨父亲的我,终于懂得了父亲的苦心,打开了与父亲隔阂的大门,感受到了父爱的温度。  严冬又至,家里本该通上暖气,但我家的暖气管道竟直冒冷气,家中毫无生机与暖意……我束手无策,把怨气全都撒到父亲身上,抱怨他对家庭琐事总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态度。  北风呼啸,我怀揣一颗冰冷的心,走向那个冷冰的家。  走到楼梯间,听到一片嘈杂,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积水和一节节凌乱的管子。我并没有生
期刊
为兴趣而坚持,为梦想而奋斗   被称为“天才科学家”的曹原,自幼就聪明伶俐。在课堂上,他的学习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同学,无论什么课程都是一听就懂;在课堂外,他喜欢动手做实验,拆卸、安装电子元件,研究电子线路。为了锻炼动手能力,他还在家里搭建了一个实验室。由于缺乏实验所需的硝酸银,曹原决定自己制作,他买来硝酸,把妈妈的银镯子放进去,人工“合成”了硝酸银。   读大学时,曹原多次想起中学老师黄佳堂告诉他的
期刊
左读范文  一朵小花   面对一朵小花,我能对它说什么呢?今年北京的春天,总共下过两场半雨,且只是略略地湿了下街道,因而干燥的景况是可想而知的了。干燥的春天,沙尘飞扬,街的花坛上,那土便是水泥灰一般,一丁点儿的湿润也没有。这当然让我对北方的植物产生一种深刻的同情,要在这样的土地上生长、开花,并把生命的枝丫努力地探向天空,这又是要有怎样的坚韧呢?   独自由南国漂泊到京都,在这里度过如许孤寂的时光,
期刊
左读范文  陌上花开缓缓归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轻爽而浪漫。“三月风情陌上花”,古远的诗句似乎随风从天边飘来,从历史的深处飘来,拂过阡陌,袭上心头。诗是清乾嘉诗人赵翼的,可昂首远望眼前的陌上风情却是不折不扣的现代人,由眼帘入心扉。   漫步陌上,心情是诗意的,优雅而散淡,不忍匆促,只因陌上花开;花是自然的,朴素而恬淡,不落尘俗。“三月风情陌上花
期刊
阿來与花,是否有着前世的姻缘?至少,我没见过像他那么痴迷于花的男子!我与他多次同行参加中外文学交流活动,无论是在新疆、黑龙江,还是在俄罗斯、意大利或是阿根廷,当一行人热热闹问地在风景名胜前留影时,阿来却是独自走向别处,将镜头聚焦在花朵上。花儿在阳光和风中千姿百态,赏花和拍花的阿来,也是千姿百态。这时的花儿成了隐秘的河流,而阿来是自由的鱼儿。印象最深的是他屈膝拍花的姿态,就像是向花儿求爱。   未认
期刊
宪宗继位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宦官重又得势,王叔文被赐死,柳宗元、刘禹锡等一共八个人都被贬出去了,贬到荒僻的外州去做司马,就叫作“八司马”。  柳宗元去做司马的地方就是永州,在今湖南零陵附近,山水是不错的,可是当时还是很荒僻的一个地方。司马是刺史下的一个属官,自己什么政治理想都不能表达的,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柳宗元在永州的生活很不如意,他的妻子不久前去世,而且没有孩子,又没有兄弟,所以他是孤独
期刊
文题速递   就你读过的某部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方法步骤   读后感,顾名思义,先有“读”,而后才有“感”,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而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常见的读后感,采取述读(前提)——发感(论证)——感点(桥梁)——结感(升华)四步作文的方法。但这样的写作,将“读”与“感”割裂开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