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智慧课堂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_8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以国家级课题《“智慧课堂与幸福教育”实践研究》为依托,成功构建了以“创设情境——互动对话——总结巩固——尝试创新”四个环节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其成果获得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厅一等奖。现结合自己参与课题研究实践,就如何构建 “智慧课堂”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什么是智慧课堂
  所谓“智慧课堂”,简单讲就是充满智慧的课堂,它是教育思维和教育情感互动的产物,是师生智慧互动共生的过程与结果。智慧课堂的具有自主性、预设性、生成性、思维性、探究性、互动性、创意性、情境性、多元性、发展性等综合性特征。
  二、智慧课堂的建模
  围绕智慧课堂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来建构。
  三、智慧课堂需要教育智慧
  (一)什么是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对教育意义、教育理想、教育关系、教育方式、教育目的的追求和审视。教育智慧并不是关于“教育是什么”的知识,也不是一套操作技能,不是教育技艺,它是植根于教育实践的知道怎样去做的知识,是选择教育活动进行教育判断所必須的智慧,是深思熟虑的明智的推断。
  (二)教师教育智慧的构成
  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师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的有机统一。
  1.理论智慧
  理论智慧是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文化知识、教育知识、理论、原理和规律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观念(包括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质量观、价值观等),它是关于“是什么”和“应是什么”的智慧,作用是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材料和工具并指明方向。教师的理论智慧体现了教师力求把握教育普遍规律的愿望和能力。
  2.实践智慧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一种在一定教育观念支配下,将教育理论的普遍规律教师特殊的教育经验有机地整合在一个既定的教育情景之中,能恰当处理随机生成的具体问题的智慧,它是关于“怎样做”的智慧,是决定教师工作绩效的最直接的因素。教师的实践智慧体现了教师应对教育构成中不确定因素(生成性因素)的愿望和能力。
  3.情感智慧
  教师的情感智慧是指教师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承受挫折、自我激励和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它是关于“如何做得更好”的智慧,是教师获取理论智慧、实施实践智慧的动力和调节系统。
  (三)教师教育智慧的作用
  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魄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教育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教育智慧是教师得以从繁重、琐碎、枯燥的工作和缺乏尊严的工作方式中抽身出来,进入理想生活方式、美妙生存状态的唯一选择。
  (四)教师教育智慧生长的途径
  1.教师职场生活:教师德性修养和智慧生长的现场
  (1)教师职场生活是教师德性修养的现场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与养成的;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提高还需要在与学生的相处中进行;再次,教师也要向同事学习,教师与同事要尽可能建立团结、合作、尊重、宽容、谦让、真诚、互助同事又自主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义与利的关系。
  (2)实践与反思是教师教育智慧生长的途径
  教师的教育智慧又是实践性的。它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生成和生长,又在实践中应用和享受,实践是它的源泉。教师的教育智慧(特别是实践智慧与情感智慧)是不能够被“教会”的,它只能通过教师自己的体悟与反省而获得。这种反思主要包括:
  一是对自己专业历程发展的反观,对成长有较大影响的事件进行回顾,审视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规划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
  二是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检查、评估和总结,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监控和诊断,对自己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优化和完善;
  三是将教育实践的反思与自己教育观念的改造结合起来,在教育实践中进行自我诘难,从而筛选、淘汰自己教育实践中不良的行为习惯,使自己不断趋向教育智慧的境界。
  2.“做”论文:教师教育智慧生长的重要策略
  所谓“做”论文是相对于纯粹的“写”论文而言的,它是一种为做而写、边写边做、做写相互渗透、有机统一的写作方式。它是基于实践的、通过实践的、是研究实践的是为了实践的、是实践结果的论文。它将教师的“教”、“学”、“研”、“思”等具体的教育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系统化、显性化和固态化,其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研究和反思,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写作是教育智慧生长的一种有效途径。
  总之,智慧课堂目标的预设与生成应遵循课程教学的内在规律。智慧课堂需要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呼唤“智慧型”教师。智慧课堂不只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呈现,而是师生智慧共启、智慧共生、智慧共享、智慧共创的双向互动,而学习合作、实践反思是智慧型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前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那么作为农村小学,如果才能真正做到
期刊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低年段学生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要认识常用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可见低年段是识字教学的关键阶段。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难持久,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刺激和吸引,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考虑儿童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培养孩子的自主识字能力。  一、创设良好
期刊
常态课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出教师常态下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其教育理念,而且也决定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关注常态课教学,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研讨常态课时,教师首先需要悬置自身有关教学活动的各种价值预设和判断,以便全面的描述和发现问题;其次,教师们要在观摩活动结束后,通过讨论的方式进一步发现和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最后,教师应对研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各种教育价值观进行批判和反思,以促进教师获得
期刊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autonomouslearning)这个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关于发展终身学习技能和培养独立思维者的辩论。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和自我强化(self-enforcement)。根据“自主学习”的概念,外语教学的目标应朝着培养学习
期刊
小学三年级学生刚从不写作文的二年级升上来,初学写作,面临诸多困难。表现情况为:一、不知道写什么,无话可写;二、该怎么写?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大方面:一方面词汇少。由于孩子的识字量有限,导致他们在积累词汇方面受到局限。另一方面头脑中没有写作技巧和方法。这些原因正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年龄特点造成的,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所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是狭窄的,言语是不丰富的,写作技巧是缺乏的。面对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孩子
期刊
【摘要】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在学习的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語文学科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期刊
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多数学习成绩好,而且学的轻松;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多数成绩上不去,学的还挺苦。因此,我在教学时格外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阅读能力的内涵  1.认读能力  认读不是孤立的读出字音,也伴随着初步的理解。认读时,必须要逐字逐句的读,朗读要读准字音,默读要看清楚每个字每个词。  2.理解能力  较好的阅读能力,不仅指能顺利的读,而且能较充分地,正确的把握阅读
期刊
学校管理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艺术。在肩负起校长责任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如何实施好这门艺术。因为校长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发展,影响到学校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更会影响到学校所负担的教育教学质量。在这些年的校长经历中,我收获了很多的管理艺术。  一、人文管理激发工作热情  人文管理,它以理解信任为基础,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以情感关怀为内容,以各种完善的规章制度为手段,关
期刊
教学活动曾经被简述为“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这样 不利于对课堂教学的全面理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活动是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强调了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这对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活动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