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策略(三)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angming9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布局策略—— “引”“析”“提”“聯”“结”五字成文法
  “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照搬材料原文,而是根据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引述时应注意:
  1.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使引述详略得当。
  2.要概括。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精要的语言进行高度概括。
  “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依据。
  “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对材料的分析,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现象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有规矩;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表述观点的角度:
  1.原因: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
  2.结果:从结果会怎么样的角度思考
  3.态度:从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对待的角度思考
  4.方法:从如何去做的角度思考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四、材料运用策略
  1.文章忌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试卷我们就不知“这”作何云。
  2.忌“引材料”时生搬硬套(照搬)。
  3.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
  4.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既然要求根据材料作文,就必须以材料为根据来生发联想,不能置材料于不顾,天马行空。作文是以材料为基础的,因而对材料的处理最好是在文章的开始,或者是第二部分,而后在文章的中间和结尾照应出现,使得文章形成一个完好的整体 。
  5.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应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原则,由此及彼,生发开去,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使文章真实而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陶潜笔下令人魂牵梦萦的桃花源,那份原生态的美引得无数人心驰神往。而今,我们对泛滥的“原生态”并不陌生,可其中的真又有几分?怕是“原生态”早已不“原”不“生”了。当今社会,需要呼唤真正的原生态。  真正的原生态,是原汤原水、原汁原味、天然纯净的。  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中国民众真应“佩服”那些“原生态”制造者惊世骇俗的
期刊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苏格兰北部边远地区,近百年来终于有学生达到牛津录取线,但该学生因不具备一定的创造潜质而被拒绝。当地议会将此事反映给英国中央议会,议员们找到教育大臣,甚至请首相布莱尔疏通,牛津大学仍然拒绝接收。对此,布莱尔发了一句牢骚,不想牛津大学立即取消授予其荣誉博士学位的原定计划,并对政府行政干预学校事务的这一严重事件提出抗议。  据说,在牛津的学子中,先后出现了46位諾贝
期刊
无数次思绪暗涌,无数次遇见熟悉的面孔,无数次突然回忆,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分别以后的我们,也许那份氤氲在心底沉甸甸的雾,能够随著时间消散。  仿佛又回到了那年的立夏,窗外聒噪的蝉鸣,夹杂着夏季特有的暖风的味道。趴在桌子上睡觉的男生,被热浪拍醒,继续做着那一張张试卷;女生支起书本,伏在书后整理着凌乱的头发。教室响起了笔尖的沙沙声,窗外树梢间的叶子摇曳着,叶影被日光打在斑驳的墙壁上,脑中密密麻麻的作业和
期刊
有如在火一般可爱的阳光里,偃卧在长梗的,杂乱的丛草里,听初夏第一声的鹧鸪,从天边直响入云中,从云中又回响到天边;  有如在月夜的沙漠里,月光温柔的手指,轻轻地抚摩着一颗颗热伤了的砂砾,在鹅绒般软滑的热带的空气里,听一个骆驼的铃声,轻灵的,轻灵的,在远处响着,近了,近了,又远了……  有如在一个荒凉的山谷里,大胆的黄昏里,独自临照着阳光死去了的宇宙,野草与野树默默地祈祷着,听一个瞎子,手扶着一个幼童
期刊
审明题意就是能准确全面地理解题目的含义,并确立与之相符的中心主旨。考场作文能准确审题、正确立意,作文也就成功了一半。  一、单则材料的审题  1.抓关键词句。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例】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贫困
期刊
2015年4月份的一天,我收到一条短信:“老师,我考上海体院,专业课成绩得了第一名。”  这是一个叫昊的男生发来的,他是我2014届“文武班”的学生,当时他是外校来借读的。他对学习毫无兴趣,基础很差,在教室里根本坐不住,时不时溜到学校小卖部去买东西吃,然后就忘了回来,一直等到我打电话给他,他才不紧不慢地从外面回来,还笑嘻嘻地对我说:“老师,你不用担心我,我不会出事啦。”看着他满脸的痞子气,我真是气
期刊
山碰上了春天,就生机盎然;赶上了夏天,就山花烂漫;邂逅了冬天,就银装素裹。改變的是形态,坚守的是内涵。  水,落入山涧,就变成了小溪;坠入陡崖,就形成了瀑布;飘在空中,就凝成了水滴。改变的是形态,坚守的是内涵。  人亦然。滚滚红尘,物欲横流,无论时间、地点、环境怎样改变,我们都要坚守诚信。唯有诚信,人和人之间才会和睦,社会才会开满幸福之花,香远益清、灼灼其华。  坚守诚信,成就人生。古有陈太秋与友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麦家说人生必须配备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想象?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展示了著名作家
期刊
为下面的这则寓言补写一句揭示寓意的话。  雄孔雀都珍爱自己的尾巴,它们在山里栖息的时候,总是选择好放置尾巴的地方,然后才安稳地休息。捕捉孔雀的人大都在下暴雨时来到森林里孔雀栖息的地方,这时孔雀的长尾巴被淋湿,分量很重,孔雀担心把尾巴拖脏拖坏,就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当捕捉它的人走到近前,它也绝不肯飞翔,唯恐损坏了它的漂亮尾巴。  这是一道较开放的补写试题,既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考察了学生的思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临终老人对大儿子说:“约翰,宾夕法尼亚大街的商铺留给你。”休息片刻后他对小儿子说:“哦,汤姆,纽约广场旁边的别墅留给你。”最后他郑重地对女儿说:“法尼娅,帝国大厦第100层至102层留给你。”看着儿女们满意的表情,老人安详离世。  律师说:“真羡慕你们,老人应该是个大富翁吧?”  老太太说:“我丈夫是个送奶工,他刚才说的不是商铺、别墅、大厦产权,而是里面的牛奶订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