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外资·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_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会成本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运用相当广泛。只有正确认识、测算机会成本,合理分析机会成本对决策的影响,全面考虑各种备选方案,才能有助于决策者最终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本文运用财务管理和管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从机会成本相关理论入手,具体研究机会成本在企业的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以及流动资金管理中的运用,最终达到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给企业带来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从而得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运用机会成本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结论。
  关键词:机会成本 流动资金 筹资 投资
  
  ▲▲ 一、 机会成本的概念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而放弃其他的方案,也就是说,不选其他方案而选最优方案的代价,就是已放弃方案的获利可能;或是企业某一要素在用于生产既定产品时,所放弃的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代价。此时,被放弃的次优方案所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就称为已选中的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
  企业中每项资源往往有多种使用的机会,但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在实际经营中,资源用于某一方面就不能同时用于另一方面。在资金管理中,对于一个会计核算主体而言,某一资金的最佳投资状态是唯一的,若选择最佳投资状态而放弃其他投资机会所丧失的潜在收益,就是企业使用这一资金的机会成本。在决策过程中,从若干个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而放弃另一个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就构成实施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它在企业的流动资金管理、筹资、投资、内部资源配置、收益分配等各项财务活动中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够使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现金持有量决策、应收账款投资决策等方面的分析更加科学合理。而且对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评价,对股票预计报酬率的评价等也需用机会成本进行分析。在对资源运用的互斥方案选择中,仍需要运用机会成本。
  
  ▲▲ 二、 机会成本与传统成本的区别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机会成本和财务成本都可以向企业管理部门提供进行决策和制定计划、方案时所需的成本信息,但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财务成本属于会计学上的成本定义,它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支出或费用,需要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通过财务成本,计算、归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一方面与当期收入配比,从而确定当期损益;另一方面为从价值上和实物上补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耗费提供客观的依据,从而保证再生产能连续进行,凡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必然有财务成本的存在。
  机会成本则属于经济学上的成本定义,它不是一种支出或费用,而是失去的收益,这种收益也不是实际发生的,而是潜在的,不需要得到补偿。运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可以对一定资源的不同使用所能达到的收益进行比较,以便在使用这一资源时,能获得最大的收益。机会成本的测度则是以现行市价为标准的,同一项决策在不同时期面临相同备选方案时,由于所处的市场条件等方面情况不同,其机会成本额大小会有很大差异,并且难以测定。机会成本一般应用于投资方案的决策中,并且具有一定的使用前提。
  
  ▲▲ 三、机会成本在企业管理中的几种运用
  
  (一)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中机会成本的运用
  企业的流动资金经常会被占用在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商业信用、存货等流动资产上,形成了一个资金的经常占用额。资金由于被占用在某一形式上就放弃了可供选择的其他的运用价值,即也产生了机会成本。
  1、持有货币资金的机会成本运用
  货币资金是一种非盈利资产,过多的持有将降低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过少的持有会影响企业的支付能力,给企业带来财务上的风险。所以,就出现了如何合理的确定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的问题,这个最佳值应该是能使货币资金管理的总成本达到最低的持有量。而在确定货币资金管理总成本时,我们必须考虑持有货币资金的机会成本,这个机会成本就是因持有货币资金而丧失的将这些资金投放有价证券可得到的利息。
  一般计量法下,持有现金所付出的机会成本=现金平均占用余额×机会成本率
  其中机会成本率通常为因持有现金需要而售出的有价证券将来应得投资收益率。倘若企业并未将有价证券变现补充企业现金所需,而是预留现金作备用所需,则企业应按常规短期有价证券投资对象的平均收益率来作为机会成本率的估计值,不能因为企业未作短期有价证券投资而忽略机会成本的存在。
  对于如何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下面介绍一种模型。持有现金可能发生的相关成本包括持有成本和转换成本。持有成本是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用及机会成本。转换成本是指企业用现金购买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取得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如果我们假设:
  (1)企业所需要的现金可通过证券变现取得,且证券变现的不确定性很小;
  (2)企业预算期内现金需要总量可以预测;
  (3)现金的支出过程比较稳定、波动较小,而且每当现金余额降至零时,均可通过部分证券变现得以补足;
  (4)证券的利率或报酬以及每次固定性交易费用可以获悉。
  那么,最佳现金持有量是使得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与转换成本之和达到最小的现金持有量。
  设T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F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Q为最佳现金持有量;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TC为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则
  
  某企业现金收支状况比较稳定,预计2007年全年(按360天计算)需要现金200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4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10%,则:
  
  企业或者在确定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时,通过详细的收支预算来确定,如果预算收入高于预算支出,应将超出支出预算(包括预防支出预算)的所有现金都用于有价证券投资或其他可行的投资项目;如果预算收入低于预算支出,则需适时筹措现金以避免现金短缺成本的发生。
  2、应收账款管理的机会成本运用
  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与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相联系,若企业信用政策较严,只对信誉好、坏账损失率低的顾客提供商业信用,则会减少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但这样会影响到企业的销售;反之,较宽松的信用政策,会扩大企业的销售,求得更多的利润,但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数额就会变大、时间会变长,坏账损失的风险就加大。所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核心就是要确定一个最佳信用政策,降低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以下介绍三种计算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方法,通过下例进行阐述。
  假设某企业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万元,平均收帐期(即信用期)为60天,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平均收帐期(即信用期)为30天;该企业机会成本率为15%,变动成本率为80%,销售成本率为86.86%,实现增量收益为15250元。请计算该企业应收账款的增量机会成本并进行信用决策。
  (1)第一种方法: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机会成本率
  其中: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每日赊销数额×收账平均期
  2006年度应收账款占用资金=(1000000÷360)×30×15%=12500元。
  2007年度应收账款占用资金=(1200000÷360)×60×15%=30000元。
  2007年的应收账款增量机会成本=30000-12500=17500元,此数据大于增量收益15250元,因而就机会成本这一点而言不应放宽信用期限。
  (2)第二种方法: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销售成本率
  2006年度应收账款占用资金=(1000000÷360)×30×86.86%×15%=10857.50元。
  2007年度应收账款占用资金=(1200000÷360)×60×86.86%×15%=26058元。
  2007年度的应收账款增量机会成本=26058-10857.5=15200.50元
  此数据正好抵消增量收益15200.5元,因此可以放宽信用期限。
  (3)第三种方法: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2006年度应收账款占用资金=(1000000÷360)×30×80%×15%=24000元。
  2007年度应收账款占用资金=(1200000÷360)×60×80%×15%=10000元。
  2007年度的应收账款增量机会成本=24000-10000=14000元
  此数据小于增量收益15250元,也可以放宽信用期限。
  因此,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销售方式、销售收回的情况、有无新增销售、以及新增销售所占的比例等,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和企业采用的具体相关制度,确定适合本企业的计算方法,以保证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确定的合理性。
  3、商业信用方式下机会成本的运用
  销货方为了提前收回账款,减少坏帐损失的发生,会利用优惠的现金折扣政策来吸引购货方提前付款。如2/10,N/30,它表示购货方最迟30天内付清款项,若开票日起10天内付款则可享受2%的现金折扣。在这种条件下,购货方若在折扣期内付款,则能享受现金折扣,也就不发生资金成本。但是如果购货方在折扣期内放弃了现金折扣,购货方虽可在较长时间内占用资金,形成应付账款,但却要付出机会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购买方会在信用期末付款,此时放弃现金折扣延期付款天数为“信用期-折扣期”,若遇有展期信用时,放弃现金折扣延期付款天数为“信用期+展期期间-折扣期”。运用上式,计算如期付款所负担的隐含利息成本为:×=36.7%
  在附有信用条件的情况下,购买方企业要在利用哪种信用政策之间做出决策,要将放弃折扣的机会成本与银行借款年利率或自有资金投资收益率比较后才能确定。
  若放弃折扣的机会成本(率)小于银行借款年利率或自有资金年投资收益率,则放弃现金折扣。否则,应享受现金折扣。
  在享受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如何付款也有技巧。
  一般说来,若放弃折扣的机会成本(率)>银行借款年利率>自有资金年投资收益率,则运用自有资金支付净购货款,享受现金折扣;若放弃折扣的机会成本(率)>自有资金年投资收益率>银行借款年利率,则运用银行借款支付净购货款,享受现金折扣,同时留有自有资金投资获取较高的收益率,做到尽可能争取企业价值最大化。
  若企业因缺乏资金而欲展期付款,则可能会带来信誉恶化而招致日后的苛刻信用条件乃至丧失供应商及其他贷款人的信用,因而企业需慎重做出选择。若面对两家以上提供不同信用条件的卖方,应通过衡量放弃折扣成本的大小,选择信用成本最小或所获利益最大的一家。
  (二) 企业在投资活动中机会成本的运用
  企业投资是以赚取最大收益为目的,因此选择最佳投资方案至关重要。在比较各种方案时,必须考虑机会成本。
  企业在一般决策方案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中,常用的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方法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等。
  净现值法和现值系数法这两种方法均要计算现值,要用到贴现率。而项目投资决策中使用贴现率标准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能否对项目进行正确的评价。因此,若用该资金的机会成本作为贴现率计算出来的净现值大于零或者现值系数大于1,说明该投资项目本身的投资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该投资项目是可行的。如果净现值小于零或者现值系数小于1,则说明投资项目本身的投资报酬率小于资金的机会成本,项目是不可行的。
  内含报酬率指能使一项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投资报酬率。内含报酬率可以看作企业保证某项投资项目不亏损所能承受的最大利息率,或者是企业所应得到的最低报酬率。采用内含报酬率法时,当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超过资金的机会成本时,则投资方案可行;当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低于资金的机会成本时,投资方案不可行。这里涉及的资金的机会成本主要是指资金若投资其他项目而产生的投资报酬率。
  实际工作中,决策者还可以在互斥方案中进行筛选,最终必然会选出一种作为最优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的收益应计入机会成本加以考虑。机会成本法是对原有的全部方案法的修正或改进,是在全部方案法下进一步考虑方案的机会成本的一种差别分析法。
  (三) 企业在筹资活动中机会成本的运用
  企业筹资决策中,一方面在长期融资方式选择中,采用留存收益资金融通方式是不少企业融通自有资金的首选方式。而对于留存收益的资金成本率则是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确认的。从投资者角度而言,留存收益可被要求作股利分配给投资者,投资者获得此部分收益或作其他有价证券投资或存人银行获得利息收入,因此投资者同意将这部分利润再投资于企业内部,是期望获得更高的收益。投资者由此丧失自行投资的收益,则这些可能的自行投资收益成为留存收益的机会成本,最终作为留存收益的资金成本。
  而留存收益的机会成本率确定方法较多,包括以市场利率、投资市场平均报酬率、普通股资金成本(不考虑筹资费用)等方法。以市场利率、投资市场平均报酬率确定机会成本率虽有普遍意义,但却忽略了留存收益资金运用的具体对象以及其所有者的期望。因而我们更倾向于以普通股资金成本(不考虑筹资费用)作为留存收益资金成本即机会成本率。一是因为留存收益的主要所有者是普通股股东,二是普通股股东对留存收益的资金回报率有同样的期望,从这两个角度来讲企业使用留存收益资金应达到普通股股东的期望,因而将股东对普通股资金报酬率期望值作为普通股资金成本,从而也作为留存收益的资金成本,成为股东所丧失其他投资机会的代价补偿的认定。
  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对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评价,对股票预计报酬率的评价等也要用机会成本的财务管理活动并未在本文涉及。由于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在运用机会成本时应在考虑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后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测算,而这些方法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通过对企业运用机会成本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流动资金管理、筹资、投资等方面机会成本的运用进行研究。表明机会成本是财务决策的关键要素之一,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运用好机会成本能帮助企业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管理当局全面把握决策方法。不考虑机会成本,则可能将一个不可行的方案作为可行方案来采纳,给企业造成机会损失,甚至会给企业铸成大错。因此,对企业来说,各个经营决策环节都会运用机会成本,应该要树立机会成本的观念,然后把这种观念灌输到企业各个经营决策分析中。现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且风云变幻的经济环境中,机会成本已成为决策者必有的理念,要实现经济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必须正确理解机会成本的特性,正确分析各种财务决策中的机会成本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和持久的发展态势。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机会成本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责任编辑:刘璐)
其他文献
本文从换热器管板角接接头的结构特点出发,分析了换热器的制造工艺对渗透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残疾人因交通事故致健侧损伤的法医学伤残鉴定中应考虑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此类损伤鉴定中出现的问题和不同意见深入分析,讨论三种不同的鉴定结论中,哪一种更为客观、
新疆地处欧亚中心,外向型经济历史悠久。2008年,新疆进出口贸易额达222.17亿美元,列全国第12位、中西部地区第1位。这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人才战略密不可分,西部大开发的十年,人才
应用宫颈分泌物中高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phosphorylated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1, phIGFBP- 1 )及宫颈长度对高危早产孕妇预测早产
森林植被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部分,有着地球之肺的美誉,但与此同时,大量的森林病虫也对森林的生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破坏。如今,已经被确认的主要森林病虫害已有200余种。由于生态系统单一与脆弱,对于森林系统的保护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问题。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我国在森林病虫防治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为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因为国内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环境问题,树木种类繁多复杂,我国的森林病虫防治仍然面临着
2016年全年猪价高位运行,让生猪养殖企业迎来躺着都赚钱的好日子。因为本轮猪价上涨是有史以来最景气的行情,所以整个行业资金充裕,一旦亏损来临,行业将面对淘汰过剩产能压力
精细表征储层特征和储层结构是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中后期的主要技术需求。基于不同类型砂体的相似孔渗特征将辫状河沉积体系中河道充填和心滩砂体聚类为储渗单元,提出了储渗单元
为深入研究电渗排水对土体工程性质的影响,采用铁丝为电极,在模型箱内对南京市某河道淤泥质土进行电渗排水模拟试验。电渗前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对比分析表明:电渗后土体的液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低下,依然是传统的增长模式,技术装备、信息化水平、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不少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一些中小企业意识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