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建筑文化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le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建筑是与众不同的,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独具生命力的顽强体系,它诠释的是社会文化和观念的形态,代表着对生命的渴望。
  [关键词]建筑 文化 生命 体系
  [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046-01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之一。勤劳而勇敢的中国先民们在与大自然的不懈斗争中,从“穴居”“巢居”进步到“筑室”而居,出现了居住建筑。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其他方面的建筑也相继兴起。
  中国的建筑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一个独立且生命力极其顽强的体系。历经时间与空间的冲击,它仍然保留着原有的本质。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在这过程中,它不断地接受并吸收中国文化精华,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风向标。正如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老先生在他的《清式营造则例》中谈到:“中国的建筑直至成熟繁衍的后代,竟仍然保存着它固有的结构方法及布置规模,始终没有失掉它原有面目,形成了一个极特殊、极长寿、极体面的建筑体系。”
  正是由于中国建筑体系的完整性,我们才能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解读,更深刻地去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
  建筑作为一种语言,它诠释着社会文化和观念的形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生命、敬畏生命的民族,中华民族对于生命的延续和繁衍看得极重。随着野蛮原始充满血腥的部落时代的结束,封建儒家将“礼”作为社会准则的同时,仍然没有忘记对生命的渴望。一方面,儒家大肆鼓吹“饮食男女”是人之“大欲”“大恶”,惟有藏其心方可有“礼”。而另一方面,他们又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此可见,他们同样无法逃避对于生命的认识。
  由此,中国古代的建筑除了完成主人的任务使命,它还深深地打上了生命的印记,它代表了对生命的渴望。
  正是由于建筑没有客观永恒存在的必要,所以中国人没有像西方人一般发展出用石头兴建的建筑。中国人很讲究天人合一,因而建筑自然而然地就和人的寿命一样,它随着主人的生命节拍而存在。主人的起起落落就决定着建筑的生命,当主人处于人生的低谷时,建筑也就相对而言是寒舍、陋室,但当主人飞黄腾达时,建筑也就生机盎然。当主人撒手人寰之后,建筑也归于沉寂,终因岁月之磨蚀,无人照料而破败。因此,使用可以腐朽的木材要比使用不会腐朽的石头更加具有生命的意义,木材作为建材也就成为必然了。
  提到建筑材料木头,就不能不联想到土。中国人历来讲建筑工程为土木工程。可见,土与木是中国古代建筑必不可少的建材。《尚书
其他文献
乳腺癌是常见女性恶性肿瘤,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乳腺癌根治术,手术后对女.陸造成严重损伤。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更趋向于保乳手术,外科手术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保乳手术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手术方式,我院对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手术治疗,术后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将治疗报告总结如下。
目的 观察运用健脾活血清热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西药治疗,4个疗
2002年10月至2009年5月,我院采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23例,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7~76岁.左侧8例,右侧15例.其
输血是现代医学重要的一部分,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重要治疗手段,输血工作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更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危,其程序涉及范围广、
给出了一种动态测试某飞机飞行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的新方法.基于Matlab的RTW工具箱提供的实时目标接口功能,采用VxWorks作为运行平台,利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建立了飞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必须全面抓好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优化本科培养方案,积极建设教学团队,抓好教学主要环节,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等值面提取算法,该算法基于Ray-Isosurface intersection方法,通过模拟三维扫描仪的工作过程来提取等值面.算法应用GPU的并行计算能力来完成主要的计算密度
从热处理工艺对室温、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和试验温度对拉伸性能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CrNiMoBNb16-16钢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温度(20~650 ℃)的提高
探讨泌尿外科膀胱术后冲洗引流袋的改进方法及护理注意事项.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及围术期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10年10月接受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术前经超声心电图检